渭南全面启动城市公立医院改革

今年起,渭南全面启动城市公立医院改革,并选择在市中心医院试点。目前已实现90%病人在县域内就诊。
3月18日下午,渭南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将2015年的重点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并对全市县级医药卫生体制实施改革工作的县区进行了表彰。同时,今年将全面启动全市城市公立医院的改革。
据了解,2012年渭南全市启动了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分级制定了《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对全市医疗机构床位、人员进行了核定,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初步建立公立医院投入补偿机制;实行院长责任制和任期目标责任制,推行全员聘用、岗位管理和绩效工资制度。并围绕“三统一”制度,在全市政府举办下的县级以下医疗机构实现基本药物全覆盖,以及实行零差率销售。采取分级诊疗制度,实现了50%的病人在基层医疗机构首诊、90%的病人在县域内就诊,在全市推行医疗服务县镇一体化和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缩小城乡就医差距,努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去年年底,全市已有9个县(市)被纳入国家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第二批试点。
“今年将在城市公立医院实行改革,并选择在市中心医院进行试点,将会让更多的群众有病能在家门口看。”市医改办副主任王晓锋说,今年的改革主要涉及医疗保障体系、医保支付方式、人事调动机制及药品采购等6方面医疗改革内容。
此次改革的目的是建立现代性医院管理性的运行体制,市县两级实现一体化医疗体制,县级医疗实现大病的治疗。“目的是给老百姓提供一个优质便捷高效的就医环境。”王晓锋说,此次还将加快推进分级诊疗制度的建设。采取优质资源下沉,医保支付、价格杠杆等措施,构建“基层首诊、分级诊疗、急慢分治、双向转诊”的就医秩序。
“把优质的医疗资源,医生和医疗设备等投入到基层医疗机构,深化市与县、县与镇、镇与村之间的联系,形成一体化医疗机制,给老百姓提供一个在家门口看病的条件。”王晓锋说,今年将做好市、县、镇三级医院的对口支援医疗工作,进行对口医疗帮扶,如把县级业务骨干医师派到镇上医疗机构坐诊。县
级医院医务人员在晋升主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职称前应到农村服务一年,提高县级公立医院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到年底,基层医疗机构“首诊”率将达70%。通过改革,建立医疗机构一体化、远程会诊等方式,让老百姓可在家门口享受到好的医疗就诊条件。
新品测评


保险方案



热门文章


_副本.jpg)

先生
女士
获取验证码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