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险告别“2.5%时代”保险利率市场化前行

央行日前宣布的利率市场化新举措无疑在“金改”的道路上添上了重要一笔,在此背景下,已论证多年的人身险预定利率市场化改革终于正式获批。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昨日从保监会相关人士处获得证实,保监会内部会议文件显示,寿险费率市场化改革方案已获国务院同意。改革方案相关细节,将于近期公布。而普通型人身险费率改革将首先启动。
2013年3月,保监会在寿险公司内部下发《关于开展人身保险费率政策改革试点的意见》及具体实施办法等文件,至今已近五个月,本报记者此前从保险机构人士处了解到,国务院正对寿险费率市场化改革予以关注。
部分保险机构负责人在日前召开的保险业深化改革培训班研讨会上也提出,保险业市场化改革时机已经成熟,市场化改革有利于提高行业竞争力,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人身保险预定利率、商业车险费率等改革,逐步实现市场化的定价机制。
普通人身险“先行”
在保险业深化改革培训班研讨会上,保监会主席项俊波表示:“前端的产品预订利率由保险公司根据市场供求关系自主确定,后端的准备金评估利率由监管部门根据我国长期国债到期收益率曲线等因素进行调整。”
另保监会内部人士在会议上的发言显示,推行费率改革依然按照“先试点、再扩大、后全面实施”的途径,目前的试点实行先从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开始。
“鉴于当前金融市场化改革支持实体经济的政策大背景,我们认为保监会很快就会启动寿险预定利率市场化改革,以与央行保持政策上的一致性。”中金证券保险研究员唐圣波表示。
所谓预定利率即是指保险公司在产品定价时,根据公司对未来资金运用收益率的预测而为保单假设的每年收益率,通俗地说就是保险公司提供给消费者的回报率。由于高利率保单所带来的普遍“利差损”,1999年,保监会颁布精算规定,我国人寿保险产品定价必须采用《中国生命表》,预定利率不能超过2.5%,至此人身险预定利率进入“2.5%时代”。之后,由于预定利率过低,投资收益不佳,人身险产品相对而言吸引力降低,这让人身险预定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呼声再次高涨。
根据今年3月保监会的人身保险费率政策改革试点的征求意见稿,人身险预定利率市场化改革将实行“四步走”的步骤进行。其中第一阶段即为开展普通型人身保险和项目挂钩保险产品的费率政策改革试点。而对于在第一步是只针对传统人身险产品,还是包括分红险等新型产品成为征求意见过程中的争论焦点。
如今,普通人身险产品“先行”符合分析师普遍预期,即央行此次仅放开贷款利率下限,但存款利率不变,稳健的方案将传导至保险业,第一阶段改革将仅针对传统寿险产品。“这主要考虑到对系统性风险的监管担忧。”唐圣波认为,针对非传统寿险产品(如分红险和万能险等)的改革将随着银行利率市场化的深入而逐步推进。
新品测评


保险方案



热门文章




先生
女士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