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医保整合方案;;;;;医保整合两大选项

在新一轮的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当中,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和新农合三大基本医保制度的整合是备受外界关注的事项之一。但是,按照国务院确定的“时间表”,这项本应于今年6月底之前完成的改革至今尚无结论。
虽然距离国务院要求今年6月底前完成三大医保职责整合的时限已经过去了4个多月,然而,这项涉及两大部委职能转变的工作依然没有官方时间表。
日前,多位接近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下称“国家卫计委”)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下称“人社部”)的专家向《中国经营报》记者透露,由于整合后管理权依然难定夺,加之中央层面的考虑,三大医保整合的时间将继续向后推迟,整合方案或将于今年年底完成。
“国务院正在研究,现在已经不在部委层面了。”国家卫计委体改司一位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年底出台的时间表应该是准确的,“再不出来对社会没法交代了。”
不过专家认为,管办分开、医保经办放开,进而让商业保险机构充分参与是下一步医保管理体制改革更为重要的环节。
近日,由国家卫生计生委组织编写的《中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发展报告(2002-2012年)》(下称“报告”)正式发布。这份对新农合十年发展历程进行全面总结的报告,针对逐步实现三大医保制度的整合,报告提出了两个思路。
报告指出,医疗保障制度多元分割,有损公平和效率。对此,医保的两个管理部门—卫生计生委和人社部观点一致。
显而易见的是,现阶段城乡、地域之间社会经济发展的差距仍然存在,三大医保的筹资方式、筹资水平也不同,城乡不同人群之间保障水平还存在较大差异。同时,机构、制度之间的隔阂,使不同的医保之间难以建立信息共享机制,重复参保现象增加,导致财政负担和管理成本增大。此外,参保人在不同的医保制度之间进行转移接续也存在障碍。
针对上述问题,报告提出两种融合路径—一是先将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整合为城乡居民医保,再与职工医保整合为全民医保制度;二是先将城镇地区的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以家庭为单位整合为城镇基本医保制度,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城镇医保参加人口增加,新农合参加人口减少,待城镇化完成之时再考虑建立统一的全民医保制度。
第一种路径首先是基于新农合与居民医保的覆盖人群性质接近、筹资水平接近,整合以后可以提高基金的抗风险能力,消除城乡非正式就业人群的二元结构;在此基础上,探索居民医保和职工医保整合路径,消除就业人员和非就业人员的制度隔阂。
但报告认为,这种整合路径必须正视城乡之间的差距,“整合进度不能操之过急”。
第二种路径的优势在于,城镇职工医保和城镇居民医保的参保人医疗消费习惯和医疗费用水平较为接近,二者的年龄结构和疾病风险分布具有互补性,整合以后可以解决两种医保年龄结构失衡、负担畸重畸轻的问题。
按第二种思路,意味着新农合在一定时期内仍将独立存在。卫生计生委的报告认为,这种独立存在将对农民有利。
6月份,国家卫生计生委在发布其“三定”方案时曾表示,在管理体制明确前,其将继续承担新农合管理职责。与此同时,报告认为,城乡统筹并非简单的城乡医保制度合并,在城镇化不充分,城乡居民收入和支付能力仍有差距的前提下合并,可能造成“穷帮富”现象。
新品测评


保险方案



热门文章

_副本.jpg)

最新文章




先生
女士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