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今日;仍完善和推进我国的医疗制度

就“俄罗斯免费医疗”话题,国家卫生计生委国际司司长日前表示,真正的免费医疗制度根本不存在。中国应立足国情,从实际出发,努力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卫生需求。(11月3日《人民日报》)
正如国家卫生计生委国际司司长所言,即使是号称实施免费医疗的国家,实际上医疗费用已经在个人和企业的各种税收或者缴纳的保险中体现了。不仅如此,所谓的免费医疗也未必是最好的医疗制度,从经济学的原理上讲,这有可能导致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方面的问题。但不管怎样,我们探讨各国医疗制度的利弊,归根结底是为了完善和推进我国的医疗制度。
如果以此为标准进行比较的话,我国的医疗保障体系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新医改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是毋庸置疑的,但正如日前,零点调查集团公布的一项调查所显示的那样,新医改4年多以来阶段性成效不明显,超9成被访者认为看病费用仍居高不下,87.4%的人表示看病更贵了。对此,媒体和公众进行了多方面的讨论,得出的共识就是医改还有很多硬骨头要啃。
具体而言,看病贵只是表征,背后的问题很多:以药养医的现象未得到根本性矫正,医疗保障层次还较低,特别是小病、大病慢性病两极的保障不够,医疗投入不够公平,医疗资源远远不能满足公众需求,特别是充分而多层次的民营、公立医院医疗体系没有建立起来这些问题的背后都有深刻的原因,推进任何一项改革都触及既得利益。
譬如以医疗投入为例,近年来正常投入增长不能说不快,但是公众为何依旧感觉看病贵?也就是公平和效率的问题。财政对医疗的投入无论多高,关键是这些钱是否花在了刀刃上,公众能否真真切切享受到。一个基本的事实是,当前公费医疗的存在,始终是投入医疗的财政资金,不能公平地惠及社会。最新的一则新闻是,日前广州市卫生局党委书记、副局长回应质疑时,尽管否定了去年广州市卫生局人均公费医疗支出达到2.87万元的说法,但澄清的人均1.396万元的公费医疗支出,依然远高于普通百姓的人均医疗费用。与此同时,由于公费医疗存在花费越高、个人承担的费用比例越低的制度设计弊端,使得“小病大看”等现象非常普遍。这些体制性弊端加大了政府的财政负担,也加剧了社会不公。
而本质上,财政对医疗领域的每一分钱投入,都来自于纳税人。换言之,尽管没有免费的医疗,但如果这些钱能更加公平地用于普通患者,公众看病贵的问题应该可以减轻不少。当然,如何确保这些钱用得有效率,还涉及更庞大的医疗监督体制问题,这是后话。
无论如何,要让投入到医疗中的财政资金更公平地惠及每个人,全面推动公务员医疗改革就是绕不开的坎。目前相关试点不少地方也都在进行,但效果不甚理想。如果仅靠各个地方和单位自己的意愿去推行,要取消全国的公费医疗不知道到猴年马月。取消公费医疗,根本上需要相关部门的决心,特别是需要中央机关和省一级机关单位率先垂范,上行下效改革必然效率更高。
新品测评


保险方案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先生
女士
获取验证码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