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元意外险

1元客运意外险能否视为保险合同
1元客运意外险能否视为保险合同
律师李滨出差购票时,客运站在票款外多收了1元钱,作为乘客意外伤害保险。李滨认为这种行为属于强制销售,有欺诈之嫌,便将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分公司(以下简称保险公司)告上法院,要求返还1元保险费并支付9999元惩罚性赔偿金。
此案昨天在朝阳法院开庭。
去年11月,李滨到天津出差。在长途客运站购买车票时,工作人员在票款之外多收了一元钱,并出具了一张国寿乘客意外伤害保险凭证和收据。阅读后得知,该凭证可视为保险合同,保险费为1元,意外险的保险金额为1.5万元,意外医疗保险的保险标的金额为3000元。同时,他发现,该保险凭证上没有保险公司的公章、地址、保险合同条款,也没有他所乘车的班次号及时间,更没有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等详细信息。李滨认为,保险公司没有留存任何购买该险种乘客的个人信息,一旦事故发生或保险凭据在事故中损毁,乘客根本无法得到理赔。这其实是保险公司利用运输企业的强势力量,在强制捆绑销售乘客意外伤害保险。
保险公司的代理人表示,李滨出具的保险凭证并不能证明是强制搭售,如果乘客不自愿购买,可以拒绝,客运站也不得强迫乘客。否则将视为签字认可。此外,保险公司会留存乘客所购保险的存根,因此并不存在信息不全、无法理赔的情况。
目前此案还在进一步审理中。
慧择网为您推荐以下交通意外险:
生命“迷你彩虹”短期交通工具意外保险 | 意外伤害飞机40万 汽车8万 意外医疗1000元 |
1元保险600万保障是真是假
是套路,不要被欺骗了。
首月1元 ,不代表后面也这么优惠;而且这类保险并不是那么让人放心买。
一、首月1元≠每月1元
首月 1 元,只是为了先把你骗进来,后面的保费还是要一分不少交给保险公司的。
比如某平台“首月 1 元”的产品费率表:
算下来,月交的保费要贵于年交!
以上述产品 30 岁缴费为例:
月交总保费:首月 1 元 + 26.3 元 * 11 月 = 290.3 元
年交总保费:277 元
月交比年交保费了多 10 多块,而且年龄越大,差距越大。
61 - 65 岁人群,月交总保费为 1919.4 元,年交保费 1841 元,足足贵了 78.4 元。
因此首月一元保费只是 保险公司的一个噱头。
二、健康告知“深藏不露”
医疗保险的健康告知是买保险的第一步,对于后续理赔也十分重要,出险能不能顺利理赔,主要看这一步。
而很多产品在投保过程中,对健康告知的提示并不明显,甚至直接跳过。
比如:我们去翻了某平台的一款“首月 1 元”医疗险,打开这款产品的投保页面,填完基本信息,勾了下面这个选项后,就直接跳到支付页面了。
整个操作流程完全没有弹出 健康告知 的页面,这“便捷”程度让人细思极恐!
市场上的保险产品太多了,很多人不知道哪些产品适合自己。每月初,我们都会更新一次榜单,里边都是市面上最有性价比的产品。
微信关注bob体育半岛入口 微信公众号,对话框回复 “小白” 可以免费获取。
1元旅游保险为出行助力
一天1元旅游险保险是针对境内、境外游出行客户提供的旅游意外险,除了提供旅游意外伤害以及搭乘各类交通工具的意外伤害保险,更有误工补贴、急救交通补贴、异地转诊交通补贴、遗体返送交通补贴、异地直系亲属探望补贴等超值补充保障。
在高铁部分热门线路上,乘客只要关注了通过“太平洋保险E服务”微信账号,就可以在手机上完成超级旅游险的购买。可谓,足不出车,随手便可以为自己购买的旅途上风险保障。这就是太平洋保险在线在高铁上业内首发该险种的微信端保险销售。
目前,高铁的客流也已经从初期的旅游、商务高端人士逐步扩大到中等消费群体、白领、学生等,此类高铁群体具有一定的消费能力和对新鲜事物的接受力,对保险产品普遍具有很高的接受度和需求度。
“一元一天”超值旅游险是针对境内、境外游出行客户提供的旅游意外险,除了提供旅游意外伤害以及搭乘各类交通工具的意外伤害保险,更有误工补贴、急救交通补贴、异地转诊交通补贴、遗体返送交通补贴、异地直系亲属探望补贴等超值补充保障。它保费金额适中,只要一元一天,客户可以根据其出行、旅游的保险需求,想玩几天就买几天。也是太平洋保险在线商城上大受欢迎的热卖产品之一。
通过整合四方资源,只要客户通过微信平台扫描二维码完成保费支付,财付通就对通过高铁渠道首次购买该产品的用户提供2元补贴。因此,对于乘客来说,只需花费一元,即可获得超值意外险的保障。
一天1元旅游保险保费金额适中,客户可以根据其出行、旅游的保险需求,想玩几天就买几天。另外消费者需要注意的是,价格不应成为选购保险的唯一参考,购买保险产品时还应根据自身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
新品测评


保险方案



热门文章

_副本.jpg)

最新文章




先生
女士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