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险保费上调
6月份健康险保费同比大增51.9%
根据银保监会最新发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保险行业共取得健康险原保险保费收入3019.45亿元,同比增长15.44%。而在今年1月份,健康险保费同比下降16.97%,此后的几个月保费同比增速一路上涨。这说明,健康险市场在历经了政策变化和业务结构大调整之后,重新走上了较快的发展之路。
从今年上半年各月度的健康险保费与去年同期的对比情况来看,今年1月份和2月份的同比增幅分别为-16.97%和-20%,3月份到6月份的增幅分别为29.46%、48.86%、28.7%和51.9%。可见,今年的健康险单月保费同比增速由负转正且增速正在加快。其中,6月份健康险保费增速创今年新高。
去年基数大滑坡
从1月份保费同比下降16.97%到6月份的同比增长51.9%,健康险保费增速“逆袭”的原因何在?
某健康险公司研究部负责人表示,尽管上半年各月增速变化很大,但从今年健康险市场的发展来看,应当用“稳定”来形容,同比增速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去年基数的大滑坡。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到6月份健康险保费收入分别为532.34亿元、342.66亿元、686.52亿元、467.71亿元、419.56亿元和570.66亿元。可以发现,除了2月份的健康险保费收入较低,其他各月度保费收入皆比较稳定。
而去年上半年各月度的健康险保费收入分别为641.11亿元、428.4亿元、530.31亿元、314.2亿元、325.98亿元和375.69亿元。从中不难发现,健康险保费去年从第二季度开始呈断崖式下跌,4月份的保费收入不足1月份的一半。这主要是受《中国保监会关于规范人身保险公司产品开发设计行为的通知》(134号文)的影响,去年第一季度保险公司还能销售中短存续期产品(包括万能型护理保险),但在去年第一季度末彻底停售。因此,从去年二季度开始健康险保费明显下跌,基数骤降,也是今年保费同比增幅扩大的原因之一。
专业健康险公司的经营范围较有限,只能经营健康险,而这类业务所有寿险公司皆可开展,且财险公司也可经营短期健康险。因此,健康险公司面临的竞争压力很大,在求增速的发展理念下,储蓄色彩最浓的护理险就多被设计成了中短存续期产品,随着监管政策的调整,这类产品也就没了生存空间。
除了可比基数发生变化的原因,相关研究还指出,健康险销售情况今年第二季度以来显着改善,表明保障型产品需求仍旺盛。同时,保险公司今年第二季度聚焦保障型产品、加大费用投放力度、调整佣金分配制度、优化培训机制等策略均收效良好。
险企结构调整力度不一
万能险保费在规模保费中的占比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保险公司的业务结构,从目前我国6家专业健康险公司来看,太保安联健康和复星联合健康两家公司没有万能险业务,仅有原保险保费收入,而其他4家险企的万能险保费占比则呈现“三降一升”之势。
具体来看,人保健康今年上半年的万能险保费占规模保费之比为4.13%,去年同期为26.04%;平安健康今年上半年的万能险保费占比为1.40%,去年同期为9.48%。这两家险企的万能险占比皆明显下降。不过,从原保险保费收入来看,人保健康今年上半年收入105.83亿元,同比下降了36%;平安健康收入17.5亿元原保险保费,同比上涨了78.23%,业务发展速度较快。此外,昆仑健康的万能险保费占比从去年上半年的60.61%下降至今年上半年的59.43%。
不过,与上述险企万能险占比下降的态势相反,和谐健康的万能险保费大幅上升。去年上半年其万能险保费占比为3.52%,今年上半年则飙升至98.91%。
业内人士指出,除了专业健康险公司,今年其他险企也在健康险上充分发力。例如,人身险公司中的新华保险大力发展健康险业务,打造创新型健康险产品,布局健康管理产业链。从2010年到2017年,新华保险健康险业务的保费收入年复合增长率达32.8%,占总保费收入的比重由4.7%提升至28.6%。与此同时,财险公司也在短期健康险领域发力,尤其是借助互联网平台将百万医疗健康险系列产品的发展推向了新高度。
中保协日前发布的今年上半年互联网财险业务报告中指出,意外健康险的增长速度很快。在非车险中,意外健康险累计保费收入为72.89亿元,同比增长了73.38%,保费占互联网财险整体业务的22.33%。
未来三年
复合增长率或超30%
不仅目前我国健康险保费高速增长,业界对于健康险未来的发展也有较高的预期。天风证券的研究报告指出,预计未来三年健康险的保费复合增长率将超过30%。
同时,中保协日前发布的《中国商业健康保险问题研究及政策建议课题报告》指出,如果以2012年-2017年间保费收入五年复合增长率达38%为依据,可以预计到2020年健康保险市场规模将超越10000亿元。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经营健康保险的险企共有149家,包括6家专业健康保险公司、75家人身险及养老险公司和68家财产险公司,在售产品共4283款。虽然目前市场上的商业健康保险险种己有四千多个,但产品之间雷同程度较高。重大疾病定额给付保险(简称重疾险)的市场份额尤其显着,约占90%左右,而高额医疗费用保险、收入损失保险、长期护理保险、综合医疗保险以及专业医疗服务保险等的市场占比较小。
中保协指出,我国居民的健康意识逐渐增强,对健康类的保险需求不容忽视。如中高端医疗险,在续保条件、免赔额、保额、全家保、保险责任拓展及智能核保等方面创新,推动了意外健康险种的销售。
6月份健康险保费同比大增51.9%
根据银保监会最新发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保险行业共取得健康险原保险保费收入3019.45亿元,同比增长15.44%。而在今年1月份,健康险保费同比下降16.97%,此后的几个月保费同比增速一路上涨。这说明,健康险市场在历经了政策变化和业务结构大调整之后,重新走上了较快的发展之路。
从今年上半年各月度的健康险保费与去年同期的对比情况来看,今年1月份和2月份的同比增幅分别为-16.97%和-20%,3月份到6月份的增幅分别为29.46%、48.86%、28.7%和51.9%。可见,今年的健康险单月保费同比增速由负转正且增速正在加快。其中,6月份健康险保费增速创今年新高。
去年基数大滑坡
从1月份保费同比下降16.97%到6月份的同比增长51.9%,健康险保费增速“逆袭”的原因何在?
某健康险公司研究部负责人表示,尽管上半年各月增速变化很大,但从今年健康险市场的发展来看,应当用“稳定”来形容,同比增速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去年基数的大滑坡。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到6月份健康险保费收入分别为532.34亿元、342.66亿元、686.52亿元、467.71亿元、419.56亿元和570.66亿元。可以发现,除了2月份的健康险保费收入较低,其他各月度保费收入皆比较稳定。
而去年上半年各月度的健康险保费收入分别为641.11亿元、428.4亿元、530.31亿元、314.2亿元、325.98亿元和375.69亿元。从中不难发现,健康险保费去年从第二季度开始呈断崖式下跌,4月份的保费收入不足1月份的一半。这主要是受《中国保监会关于规范人身保险公司产品开发设计行为的通知》(134号文)的影响,去年第一季度保险公司还能销售中短存续期产品(包括万能型护理保险),但在去年第一季度末彻底停售。因此,从去年二季度开始健康险保费明显下跌,基数骤降,也是今年保费同比增幅扩大的原因之一。
专业健康险公司的经营范围较有限,只能经营健康险,而这类业务所有寿险公司皆可开展,且财险公司也可经营短期健康险。因此,健康险公司面临的竞争压力很大,在求增速的发展理念下,储蓄色彩最浓的护理险就多被设计成了中短存续期产品,随着监管政策的调整,这类产品也就没了生存空间。
除了可比基数发生变化的原因,相关研究还指出,健康险销售情况今年第二季度以来显着改善,表明保障型产品需求仍旺盛。同时,保险公司今年第二季度聚焦保障型产品、加大费用投放力度、调整佣金分配制度、优化培训机制等策略均收效良好。
险企结构调整力度不一
万能险保费在规模保费中的占比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保险公司的业务结构,从目前我国6家专业健康险公司来看,太保安联健康和复星联合健康两家公司没有万能险业务,仅有原保险保费收入,而其他4家险企的万能险保费占比则呈现“三降一升”之势。
具体来看,人保健康今年上半年的万能险保费占规模保费之比为4.13%,去年同期为26.04%;平安健康今年上半年的万能险保费占比为1.40%,去年同期为9.48%。这两家险企的万能险占比皆明显下降。不过,从原保险保费收入来看,人保健康今年上半年收入105.83亿元,同比下降了36%;平安健康收入17.5亿元原保险保费,同比上涨了78.23%,业务发展速度较快。此外,昆仑健康的万能险保费占比从去年上半年的60.61%下降至今年上半年的59.43%。
不过,与上述险企万能险占比下降的态势相反,和谐健康的万能险保费大幅上升。去年上半年其万能险保费占比为3.52%,今年上半年则飙升至98.91%。
业内人士指出,除了专业健康险公司,今年其他险企也在健康险上充分发力。例如,人身险公司中的新华保险大力发展健康险业务,打造创新型健康险产品,布局健康管理产业链。从2010年到2017年,新华保险健康险业务的保费收入年复合增长率达32.8%,占总保费收入的比重由4.7%提升至28.6%。与此同时,财险公司也在短期健康险领域发力,尤其是借助互联网平台将百万医疗健康险系列产品的发展推向了新高度。
中保协日前发布的今年上半年互联网财险业务报告中指出,意外健康险的增长速度很快。在非车险中,意外健康险累计保费收入为72.89亿元,同比增长了73.38%,保费占互联网财险整体业务的22.33%。
未来三年
复合增长率或超30%
不仅目前我国健康险保费高速增长,业界对于健康险未来的发展也有较高的预期。天风证券的研究报告指出,预计未来三年健康险的保费复合增长率将超过30%。
同时,中保协日前发布的《中国商业健康保险问题研究及政策建议课题报告》指出,如果以2012年-2017年间保费收入五年复合增长率达38%为依据,可以预计到2020年健康保险市场规模将超越10000亿元。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经营健康保险的险企共有149家,包括6家专业健康保险公司、75家人身险及养老险公司和68家财产险公司,在售产品共4283款。虽然目前市场上的商业健康保险险种己有四千多个,但产品之间雷同程度较高。重大疾病定额给付保险(简称重疾险)的市场份额尤其显着,约占90%左右,而高额医疗费用保险、收入损失保险、长期护理保险、综合医疗保险以及专业医疗服务保险等的市场占比较小。
中保协指出,我国居民的健康意识逐渐增强,对健康类的保险需求不容忽视。如中高端医疗险,在续保条件、免赔额、保额、全家保、保险责任拓展及智能核保等方面创新,推动了意外健康险种的销售。
专业健康险公司保费下行 专家支招未来健康险走向
中国人民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的2018年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上半年原保险保费收入较去年同期缩减36.03%,而其余6家专业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整体下行,盈利能力方面喜忧参半。
近日,中国人民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人保健康”)发布2018年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上半年原保险保费收入较去年同期缩减36.03%,而其余6家专业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整体下行,盈利能力方面喜忧参半。
产品结构调整保费整体下行
具体来看,人保健康上半年原保险保费收入为105.83亿元,较去年同期缩减36.03%。
南开大学金融学院保险学系教授朱铭表示,在保险回归保障的大背景下,人保健康需要一定的时间进行包括健康管理、控费机制、对医院智能化审核等方面的公司产业链搭建。
业内保险公司在从过去整体拼规模和投资回报模式向保障模式转变,健康险也在转型的浪潮之中,由于其较强的专业性,以致于需要更多时间和财力的投入。
和谐健康原保险保费收入下行速度更为迅速,原保险保费收入由去年同期359.32亿元降至1.44亿元,同比减少99.6%。
朱铭来表示,此前和谐健康销售了大量的长期护理险,不同于当下人社部门所主打的护理保险。实际类似于年金险业务或者中短存续期的业务,在新的监管规则背景下,该公司需要进行产品结构调整,业务会大幅度的下降,需要将过去一些不合规的产品淘汰。
未来健康险发展走向
专业健康险公司除保费总体下行以外,净利润方面业内几家保险公司也是喜忧参半,从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看,今年第二季度,平安健康、复星联合健康以及人保健康实现盈利,而其他几家公司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亏损。记者查询和谐健康官网发现,和谐健康还未披露其第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
关于专业健康险行业未来发展走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教授、保险研究室副主任朱俊生采访时表示有以下四个方面:
其一,放松对微观经营主体的管制。以税优健康险为例,产品设计要求或许太多,产品方面的要求涉及到保险公司经营的核心——风险和成本的平衡。这种风险与成本决定了主要以团险方式推动,很少会有公司通过个险推广,因为背后有道德风险、而个人购买税收扣除也是非常复杂的程序。
其二,建立竞争性的医保管理体制。行政垄断性的医保管理体制是商业保险和社会保险对接的一大障碍。首先实现法人化,然后开放竞争,从单中心到多中心,从整个医保单一的付款人到更多的付款人。从政府到市场、社会,从单一到多元,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只有在这种观念之下,商业健康保险跟政府的医保才能够做更好的结合。
其三,建立竞争性的医疗服务市场。保险公司跟医疗、健康服务方都在做生态联动。健康保险公司跟医院、药企、健康供应商合作,有战略合作,有资本运作很多探索,却出现数据不能共享、系统不能对接、合作很难的困境,背后原因跟中国医疗服务市场的垄断有关。
我们需要在这个领域从垄断走向竞争,需要打破管办合一,需要公平的竞争。只有这样,商业健康保险作为支付方才能和服务方进行高效的合作。保险公司跟医院之间、药企之间,跟健康服务公司之间,才可以实现数据通、系统通、客户通,实现利益的协同。
其四,通过专业化创造价值。中国商业健康保险的专业化水平较低,体现在很多方面,比如客户定位、产品、渠道、风险控制等。加大科技投入提升健康险专业化程度,科技可以对商业健康保险各环节的全面赋能,科技的各个领域跟商业健康保险目前经营的各个环节之间都有对应的地方。
银保监会2018年1-6月人身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情况表显示,除新成立的瑞华健康保险以外,上半年,6家专业健康保险公司共计实现142.9亿元原保险保费收入,较上年同期缩减73.63%。
目前我国有7家专业健康保险公司,分别是人保健康、平安健康、昆仑健康、和谐健康、太保安联健康、复星联合健康保险、瑞华健康保险。其中瑞华健康保险于2018年5月4日刚刚成立。
保险方案
热门文章
先生
女士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