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保险期为几年

保险期是什么
1、什么是保险期间?
保险期间,又叫保险期限、保障期限,指的是保险能保多久。
2、保险能保多久?
不同产品的保障期间不同,而一款产品,往往也会提供多种保障期间供选择。
长期保险:指保险期间一年以上的保险。
大部分重疾险、寿险、年金险都属于长期保险,可选保障期间比如 15年、30年、保至60岁、70岁、终身等。
短期保险:指保险期间一年或以下的保险。
大部分意外险、医疗险、财产险都是保一年的,旅游险一般保1天、3天、7天等。
以上举例是大部分情况,事实上,重疾险、寿险也有保一年的,但续保不稳定;意外险、医疗险也有保长期的,但通常性价比不高。
3、合同到期了,但没理赔过,保障还有效吗?
保险期间内出险,保险公司会承担赔付责任;如果过了保险期间,即使没有出险,合同效力也会终止,保障也结束了。
比如投保一份重疾险,保到70岁,如果活到70岁,没有发生重大疾病,那么保障就结束了,如果71岁出险,保险是不赔的。
4、保终身的保险,赔了之后,还能保终身吗?
比如投保一份单次赔付的重疾险,50万保额,保终身,假如60岁时发生重疾理赔50万,那么合同就终止了,即使一直活到90岁,保险也不会再赔。
但如果投保的是多次赔付的重疾险,理赔一次重疾后,还可以继续享受剩余的保障责任,具体情况视合同条款而定。
5、保到70岁的重疾险,可以改为保终身吗?
投保时约定的保险期间一般是无法更改的,如果想延长保障期限,可以再买一份保终身的,或退保重买。反之亦然,如果想缩短保障期限,只能退保重买。
退保有损失,投保时,建议按照自己的预算和需求偏好,谨慎选择保障期间。
6、条款的保障期间和实际投保不符,以哪个为准?
很多保险条款都是格式条款,具体的保障期间,需要以投保时约定、并在保险单上载明的为准。
比如条款上写明保障期间有60岁、65岁、70岁、80岁四种选项,实际投保中,只有60岁、70岁、80岁三种,而你投保时选择了70岁,那么这份保险就是保到70岁的。
7、对我有什么影响?
保障越久,越有利 :风险是不确定的,30岁可能生病,60岁也可能生病,如果预算充足,可以选择更长的保障期间,给自己更多的安全感。
保障越久,保费越贵 :年龄越大,发生风险的概率更高,所以,保障期间越长,保险公司承担的风险越大,保费也就越贵,如果预算不多,可以选择保障一段时间,比如重疾险保到60岁、70岁,先确保有个高保额,也是不错的。
8、合同条款示例
以人保寿险无忧人生2019(至尊版)重大疾病保险条款为例:
2.1 保险期间
除本合同另有约定外,本合同的保险期间为终身。
除本合同另有约定外,自本合同生效日起,我们开始承担保险责任。
为您介绍保险期缴和趸交
保险的交费方式有两种:一次性趸交与分期交付。哪种缴费方式更便宜呢?保险期缴和趸交两种交费方式实际上各有利弊,如何选择?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
趸交保费明显便宜
对趸交的理解其实可以有两种,一种是把一份保险的保费一次性付清,另一种是把一份保险按年拆分成若干份独立的保险。保险公司各险种的交费标准都是经过精算后,以同期银行利率为比照制定的。一次性趸交与分期交付的差别就像20年整存整取的定期储蓄与零存整取一样。比如,购买保额26万元的两全保险,一次性趸交交费17.8万元,分期年交每年交费1万元,交25年,总计25万元。如果扣除利息因素,单纯以所交保费计算,趸交比期交少支付28%。
保障为主的险种宜选年交或限期年交
一般而言,若投保是以防范风险、保障利益为目的,建议选择时间较长的交费方式,如年交(即每年交纳一次保费,直至保险金给付责任开始的前一年)或限期年交(即约定保费在一定年限内交清,若投保人经济状况良好,不妨多交点,交费期限就短,反之则长)。
交费期越长,分摊在每一年中的保费越少,就能用尽量少的投入,转移可能发生的较大的风险,如人寿险、重疾险等险种,就很适宜“以小博大”。
再者,现在不少保险产品都有“豁免条款”,当投保人出现全残或某些约定的保险事故,可免交余下的保费,此时,较长的交费期就更能规避风险。
储蓄为主的险种考虑短期缴费
若投保的目的是为养老,买的是养老险、两全险等有储蓄性质的险种,在经济能力许可的情况下,不妨考虑较短的交费期。因为相同的保额,其交费期较短,总的支付金额也较少。
尤其当产品具有分红功能时,在较短期限内完成交费义务,意味着在合同初期就能享有较高的分红权益。
保费交纳方式与投保人的经济利益密切相关,不能武断评判保险期缴和趸交哪个更好。选择时,应依据收支状况、收入稳定度及投保人所追求的付出与保障的需求比进行综合考虑。
境外旅行“说走就走” 旅行保险为您保驾护航
9月17日讯:国庆长假即将到来,你是不是也在计划一场“说走就走”的境外旅行不过,近年来涉及中国游客的安全事故常有发生,出国旅游暗藏风险。
对此,当下不少旅游电商平台上涌现出多款“贴心险”,旅行取消、财产遗失甚至是银行卡盗刷等都可承保。不过记者发现,“贴心险”固然便利,但背后依然有限制,比如“高原反应险”只针对特定几个地区,一些国家具有争议的地区不被承保,游客在按需购买时需注意。
旅行保险多达数十种
近年来,出国旅游渐渐风行,但境外旅游面对陌生的环境,加之语言沟通障碍,可能会遭遇各种不可预知的风险。
出境旅游事故多发,自然需要保险保驾护航。9月15日,三湘都市报记者通过淘宝保险频道检索境外旅游保险,结果显示目前在售的形形色色的旅游保险产品多达数十种,比较实用的保障包括意外、医疗、紧急救援保障,另外还有旅行延误、行李丢失、证件遗失、银行卡盗刷等保障。
除了种类繁多,进入9月以来,旅行险销量也开始攀升。记者在淘宝网上发现,平安保险推出的境内个人短期度假旅游意外医疗保险累计销售37.2万份,美亚保险境外个人短期度假旅游意外险累计售出21.8万份。
随身财物险不保现金损失
各家保险公司推出的保险保障内容涵盖旅行延误、旅行取消、行李丢失、银行卡盗刷等,几乎将游客旅途中潜藏的风险“一网打尽”。但这背后实际上存在诸多限制,游客一不小心就会忽视其中的不承担范围和“免责内容”。
记者在体验中发现:不少境外游险注明不包括港澳台地区;针对老人和未成年人的境外旅游保险,在保额方面还有特殊规定;有些去国外旅游的保险中不包含紧急救援服务,需要游客自行考虑购买。
此外,太平洋保险湖南分公司工作人员介绍,过往的理赔案例中,现金损失的出险频率较高,在保险产品中,常见的“个人随身财物”保障其实不包含现金损失,现金损失属于“个人钱财损失”保障范围。因此,网民在投保前,需要向客服人员求证拟投保的产品中是否提供现金损失的保障。
通过微信就能投保
随着旅游市场个性化需求的攀升,为游客出游安全保驾护航的旅游保险如今也开始爱上自由。
除了产品创新,中国人寿湖南分公司还针对客户临时改变旅游行程,推出了四种套餐,保险期分别为7天、14天、1个月以及1年,对应的保费为214.37元、428.75元、441.0元和2205元,保额最高可达30万元。
保险定制时代来临,支付方式自然愈发便利。记者发现,现在多数保险公司都开通了微信服务。中国人寿长沙分公司产险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如果通过微信投保,投保人输入身份证号后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定制产品并进行支付,出电子保单后投保生效。”
关注手机金投网,更多热门保险资讯随时看。
新品测评


保险方案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先生
女士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