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少儿高发重疾

重疾新规对6种高发重疾理赔,有什么影响?
去年,重疾新规一出台时,可谓轰动了整个保险业。《旧定义》包含 25 种重疾,而《新定义》将重疾病种增加至 28 种,且增加 3 种轻症。如今,很多旧定义下的重疾险也将纷纷下架,取而代之的便是新定义下的重疾险。而说到买重疾险,当然离不开它的重疾保障,此时,应该也有人关心新定义对于6种高发重疾理赔有什么影响?
表格左边是旧版的疾病定义,右边是新版,主要差异已经标红。
不过疾病条款都晦涩难懂,你也可以直接看表格下面的结论。
可以看到,《新定义》将恶性肿瘤的描述改为恶性肿瘤--重度,是为了和恶性肿瘤--轻度作区分。
恶性肿瘤占 70% 以上的重疾理赔,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一个病种。《新定义》把以下两种癌症从重疾变为轻症:
TNM 分期为 I 期或更轻度的甲状腺癌
G1 级或更轻度的神经内分泌肿瘤
之前一些难以界定的情形,例如 交界恶性、潜在低度恶性肿瘤 等,也明确了不保。
这么看来,恶性肿瘤的理赔变严格了,对我们不是很友好。
首先,疾病名称也有改变,从 “急性心肌梗塞” 改为 “较重急性心肌梗死”。
在理赔条件上,虽然看上去增加了不少的限制,但我们在咨询专业意见后,发现差异其实不大。
甚至因为有了更明确的标准,理赔操作上会更容易一些。
疾病名称也增加了 “严重” ,也是为了和相应的轻症作区分。
这个病只是改了一下表达方式,在理赔实操中没什么变化。包括:
肢体机能完全丧失:改为《人身保险伤残评定标准及代码》中的“肌力2级”。
咀嚼吞咽能力完全丧失:改为 “严重咀嚼吞咽功能障碍”。
重大器官移植术的理赔相对变宽松了,主要体现在:
新增 “小肠的异体移植手术”,而且“造血干细胞移植”不再限定是异体移植。
异体移植,是指移植的器官不是自己的。例如不能把左边的肾移植到右边,这样不能获赔。
不再要求做 “开胸手术”,“切开心包” 的微创手术也能理赔,变得更宽松了。
这一顺应医学发展的改进,对我们消费者是好事。
在疾病定义上,将“终末期肾病” 改为 “严重慢性肾衰竭”,在理赔条件上变化不大。
原来的 “尿毒症期” 和新的 “慢性肾脏病5期”,实际都属于肾衰竭晚期,没什么差别。
到了这个时期,每周至少需要做几次透析。所以,虽然规律性透析看上去更严苛,其实也差不多。
重疾保险为什么拒赔 常见原因分析
花无百日红,生活也不可能一帆风顺,在生命这条长河中我们遭受一轮轮暴风的侵袭,如疾病等风险,除了平时生活中作好饮食以及锻炼等预防外,重疾保险规划也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可以在不幸发生后,获得经济赔付,减轻家庭负担,点亮生命希望之光。
重疾保险购买后,人们也不能高枕无忧,因为保险理赔是有条件的,并不是只要发生重大疾病就可获得经济赔偿,部分消费者购买产品后发生重疾可以会得到保险公司拒赔的通知,遭受重大打击,下面小编将带大家详细看看重疾保险拒赔原因有哪些,避免这些“坑”,发挥重疾险作用最大值。

1、没如实告知

众所周知,消费者购买重疾险填写保单信息时,有“健康告知”这一栏,投保人如实回答健康问题,对是否满足承保条件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并且投保者为顺利投保,没有告知健康详情,那么出险后保险公司可以拒赔,《保险法》规定,投保人知道自己身体健康详情,且故意没有如是告知,保险公司申请解除保险合同且不退还保费。
2、等待期内出险
为防止道德风险,消费者购买重疾保险,通过条款可知该类产品有等待期,指投保该产品后到重大疾病确诊日期,通常为90天或180天,在这段时间内确诊发生合同内规定的重大疾病,保险公司不会赔付保额,这是因为防止部分消费者“带病投保”,无法遵循诚信原则,但保险公司会退还投保者所支付的保费。
3、疾病不在保障范围
重疾保险不同产品保障内容存在差异,但任何一款产品都需包含保监会规定的25种常发疾病,如恶性肿瘤、脑中风后遗症、严重脑损伤、严重帕金森病以及严重Ⅲ度烧伤等,然后各个保险公司会自行整合和扩展,推出保障更加全面的重疾险产品,但保障范围总有限定,无法无限延伸,因此消费者患有的重大疾病不在保险合同规定的范围内,也无法获得赔付。
4、免责条款
任何一款保险公司推出的重疾险产品都有“免责条款”这一项,如果是因为免责条款发生的被保险人身故或者全残等,保险公司是不理赔的。例如投保人对被保险人故意杀害、被保险人故意自伤以及被保险人主动服用、吸食或注射毒品等。
5、不符合给付标准
投保者还需了解重疾险并不是确诊即可得到赔付,保险公司赔付是严格按照条款规定履行的,例如冠状动脉搭桥术,是指治疗严重的冠心病,实际实施了开胸动脉血管旁路移植的手术,而其他方式治疗的该疾病所支付的开销都无法得到赔偿,只有实施了条款中规定的手术才可以。
以上是对重疾保险拒赔原因的介绍,因此为规避拒赔等风险,投保者需之前作好相关规划,清楚保险的免责条款,如是告知身体详情,因为购买重疾险就是为未来规避风险,维护生活健康稳定,因此需要对拒赔原因做到心中有数,避免埋下理赔损失隐患。
新品测评


保险方案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先生
女士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