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儿童安全堪忧 投保意外险须在第一位
据了解,自夏季到来以来,孩子们开始放暑假。其中关于溺水、坠楼、骨折、烫伤的事故不断发生。快乐的暑假也是孩子危险的高发期, 提醒各位家长暑期为孩子买保险很重要。
暑期孩子自由活动的时间较长,意外伤害的可能性随之增加。因为暑假,夏季成为儿童多难季。保险专家称,处于成长阶段的儿童,由于社保体系不是太完善,所以需要的保险种类较多,但是意外险必须摆在第一位。
迎来快乐的暑期生活的同时,意外事故进入高发时段。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意外伤害是我国0-14岁儿童的首位死亡原因,而暑假往往是儿童事故高发的时期。仅今年6月,全国各地发生学生溺水事件40余起,死亡人数上百人,湖南更是在1天内连发3起溺水事故,造成9名儿童遇难。
但这也并不意味着把孩子关在家中就安全无虞。儿童医学专家提醒,如今暑期儿童家庭意外伤害、厨房意外伤害并不比野外伤害少,而且其危害和严重程度也不低,家长尤需加强看管和教育。
根据调查显示,每3位死亡的儿童中就有1位是意外伤害所致。城市中每6个儿童中就有1位发生过意外伤害。儿童意外伤害发生最多的地点是在家中,发生率为43.2%,其次是在学校和幼儿园、街道和公路上。
一味忙于工作、赚钱,忽略了对孩子的看管,一旦发生意外伤害,将得不偿失!儿童医院骨科主任应灏教授提醒家长,应利用假期加强对孩子的看护和安全知识教育。儿童医学中心门办主任岳孟源教授还建议家长,应为孩子营造一个安全的家庭环境,比如:阳台、门窗、楼梯等处应安装保护装置,做饭时不要让孩子在旁边玩耍,打火机、热水瓶等放在儿童拿不到的地方,注意热汤、热水、热粥等食物,不要随意放在桌子边缘,也不要让孩子自行取用。
此外,专家还建议家长学点急救技能,比如:孩子被毛豆、果冻呛到时,第一反应是拎起孩子的腿,将孩子倒过来,使劲拍打背部,把异物吐出来。很多时候,第一时间现场急救比送医院抢救更能争取时间,避免悲剧。
而除了安全教育和急救技能,治疗费用则是一笔相当大的开销。专家建议,家长应及时为自己的孩子增加一些必要的保险,在出现意外时多一重保障,缓解家庭经济压力。李瑞建议家长参照儿童投保的四部曲原则--意外、医疗报销、重疾、儿童教育金来投保。
不少家长在选取少儿险时,往往侧重教育投资类型的保险产品,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选择。业内人士提醒广大家长,尽管有些
保险销售员会出于自身利益考虑,推荐保费较高的教育金产品,但最重要的还是为孩子购买意外险。为孩子购买保险的顺序最好是意外险、医疗险、
少儿重大疾病险。在上述保障都齐全的基础上,再考虑为孩子购
买教育保险金等。
理赔数据显示,在0-18岁儿童的理赔案件中,意外医疗费用补偿和疾病医疗费用补偿类型的理赔案占比超过70%.0-6岁儿童因疾病发生理赔的比例最高,占比超过80%,并且其中将近一半的理赔原因是支气管炎和肺炎,平均每次的理赔金额在900元左右。
在0-18岁的理赔案件中,7-18岁的小朋友发生理赔的总体比例显着降低,仅占比13%.从理赔原因看,与0-6岁的幼儿不同,这一阶段的小朋友发生疾病理赔的比例较低,而因意外造成外伤显着上升,比如被狗咬伤或抓伤、热水烫伤、从高处跌落、跳下或被推下造成的损伤以及小臂、小腿和肩部等身体部位的骨折等等,总占比超过60%.
因此家长在考虑为婴幼儿购买意外险时,要多考虑健康风险,多侧重医疗保障功能。一般来说,新生宝宝出生30天后即可以进行投保。如泰康在线网销的一年期儿童综合意外保障,专门针对出生30天到17周岁的孩子,意外伤害、住院津贴、手术津贴都包含在一份计划中,每天不到1元的保费,节假日或在学校还提供双倍给付。
另外,千万不要给孩子购买终身寿险!业内人士向记者再三强调,终身寿险只有在孩子身故以后,才能获得保险赔付。因此,家长在孩子年幼时就给孩子考虑终身保障问题,显然为时过早。此外,保险产品在不断更新,等孩子长大后,他们自己买保险也许会更好。
而随着住院、手术等医疗费用越来越高,一旦孩子罹患重病,对一个普通家庭来说将是不能承受之重。因此,在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家长最好还是给孩子买一份
少儿重疾险,以备不时之需。对于保费动辄上万的重疾保险市场,专为儿童设计的1年200元保10万的少儿重疾产品则要实惠得多。以通过网络销售的e顺
少儿重疾保险为例,该产品涵盖儿童恶性肿瘤、白血病(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除外)、重大器官移植等18种少儿高发的重大疾病,部分城市的保额最高可达40万元。
综上述可知,暑期是孩子放松的时期,也是孩子安全处于不安全的时期。所以家长在提高孩子防范意识的同时,家长也要为自己的孩子买一份保险,专家提醒为孩子买保险时首选意外险,再考虑其他险种。
秋天疾病高发 养生保健显局限
尽管近年来医学水平不断发展,治疗抢救的办法越来越多,人们的生活方式也越来越注重科学,但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致残率却依然居高不下。尤其到了秋冬季节,天气突然转凉,即使再科学的养生保健方式也难以改变居高不下的疾病发生率,秋天养生保健开始显现其局限性。
健康投资,小投入高保障
秋季发病率升高
秋天正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多发季节。很多人特别是中老年人以前并没有心脑血管方面的疾病,但是怎么会突然有头晕、肢体麻木、无力、心悸、气短、胸闷等症 状的出现呢?这是由于天气变凉,皮肤和皮下组织血管收缩,周围血管阻力增大,导致血压升高。寒冷还会引起冠状动脉痉挛,直接影响心脏血液供应,诱发心绞痛 或心肌梗塞。
健康警戒:患病者趋于低龄化
人们普遍认为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年龄应该在50岁以上,其实不然, 刚过三十岁、四十岁左右的也不占少数。这些人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在日常的生活中出现了心绞痛、心脏供血不足、心脏早搏等情况,甚至有严重者出现了动脉硬化。
据医学专家介绍:“在十几年前,心脑血管疾病主要以老年人为主,但是近年来,此病已经悄悄盯上了青壮年,成为中青年高发疾病。在门诊人群中35-40 岁的人较多。这些老年病年轻化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生活改善导致的不健康生活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中青年人群来自工作和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大,工作和生活负荷重,一直处于疲惫状态,无暇顾及健康,使得身体锻炼越来越少,体质减弱。另一方面,心理压力大,精神高度紧张或过度焦虑、情绪波动大,往往会引起或者加重心血管疾病。”所以即使有再坚定地秋天保健意识难以保证自身的真正健康。
健康风险亟需转嫁
有些人认为,只要在秋天有一个很好的养生保健方式,遵循正确的养生方式就可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预防疾病的发生。其实,这是个错误的理解。秋天养生保健仅仅是对于一些慢性支气管炎、肠胃疾病等一些慢性疾病有很好的预防作用。对于大部分重大疾病只能是“无能为力”。这时,一些明智的人会选择以健康险的方式来转嫁疾病危机,避免因疾病的突袭而措手不及。
通过上述文章可以看出,如今秋天疾病高发的形式很是严峻,并且患者年龄趋于低龄化,所以,我们需要采取一些
健康保障措施是非常必要的,健康险就能很好的弥补秋天养生保健带来的一些局限。
家庭保险保障第一位
很多家庭在理财时,都会把保障放在第一位,这是家庭理财的一贯做法,也是正确的。但是也有很多家庭把收益放在了第一位,只顾理财收益,不顾理财的风险。
姚太太最近接触到一位读者,她退休5年了,老夫妻的退休工资加上家里几套房产的租金每个月大约有2.5万元的收入。这是一笔不小的收入,保障他们的生活绰绰有余。可是这位读者告诉姚太太她自认为最成功的投资不是房产,而是她买的各类保险。老夫妻跟儿子一家三口住在一起,一共5人,她说自己在保险方面资产投入大约在40-50万之间。
可以这么说,我给全家人安排了最全面的保障,大到保障身故、意外、大病,小到打针吃药,然后就是养老、教育等,都有了。这位读者相当骄傲地说,我现在很安心,以后的风险意外甚至日常生活都安排好了,就算没有收入,靠保险也能过日子。
姚太太问她为什么要买这么多保险,她说自己年轻的时候就干保险这一行,她了解所以相信。
这位读者对保险的热衷对姚太太的冲击不小。即便日常工作与投资理财息息相关,但姚太太对保险的认识显然没有这位读者那样的热爱.
姚太太给家人也配置了保险,除了孩子的教育金,然后就是部分家人的寿险,其余的保险她觉得很多余。可是最近她也在考虑,是不是该让保障的内容和范围更广泛些?
这位读者的经验显然让姚太太很触动,虽然对工薪阶层而言,豪华配置的保险其实没有必要,但对保险的重视却是每个家庭不应该忽视的,基本的保障也是必须。也就是说买保险应该是一件必须干的事情。毕竟在我们这样的社会里因病致贫的案例在目前医疗费用昂贵的环境下并不罕见。
那到底花多少钱才是合适的?像那位读者那样,姚太太觉得奢华了点,但人家资产丰厚,也是正常的。对普通家庭来说,专家认为有个
家庭保险双10定律适用于大部分家庭的保障需求。
所谓双10定律,就是家庭保险设定的适宜额度应为家庭年收入的10倍,保费支出的适当比重应为家庭年收入的10%.与此同时,在家庭成员间保险费用配比还应当遵循6:3:1原则,即为最主要收入来源的家庭成员购买保险的保费和保额应当占整个家庭保险资产的60%左右,为次要收入来源家庭成员购买的保险比例为30%,为孩子购买保险的适当比例为10%.
慧择提示:上述那位读者所述的家庭理财经验是非常符合普通家庭理财理念的。同时大家在进行家庭理财是一定要遵循双10定律考虑收益的同时也一定要考虑风险,一个家保障是第一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