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人士内地医疗险

内地人士赴港买保险需要注意哪些细节?
11月23日讯:近年来内地消费者赴港购保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如此火爆的趋势还是以前未有过的。根据香港保险业监理处统计,内地访客在2015年上半年新造保单费总额约合114亿元人民币,占到香港个人业务总保费的20.2%。相比6年前而言,这一数字增长了8倍。
香港保单“内地”畅销自有其合理性,不过,赴港购保险也会相应带来法律和汇率风险。专家建议,赴港购买保险理赔多是在10年或20年以后,建议内地消费者还是要权衡利弊,从自身需求出发,提前深入了解香港保单利弊,做好保险计划,切忌盲从大流,草率赴港购保险。
香港重疾险更具优势 内地赴港购买案例增多“实在是太火爆了,在保险公司门口排队买保险,感觉就像在菜市场一样。”上周末刚从香港回来的广州市民刘女士告诉记者,为了给孩子买一份保险,她整整在香港一家保险公司门口排了一下午队,“基本上都是内地人在排队”。
近年来,内地消费者赴港购买保险的案例数不胜数,且还在快速增长。数据显示,2010年内地客户到香港投保金额为44亿港币,2014年就达到244亿港币,今年上半年达到160亿港币左右,预估今年会超过300亿港币。
众所周知,香港保险主要有费率低、收益高、覆盖广、理赔条款宽松等优势。不过,很多内地消费者并不清楚,由于险种不同,并非任一险种都具备这些特点。
一般来说,香港重疾险更具有这方面优势。“我以前对比过内地号称最划算的某保险重疾险,从短期看,尽管所交保费价格不相上下,但香港这种长期险回报率更高。”刘女士说。
刘女士所言不无道理。首先,在香港买重大疾病险的费率要比内地低两至三成,同时产品保障范围更广。
“香港重疾保险基本为50种以上疾病提供保障,范围最广的产品甚至能够达到120种,还提供对原位癌、艾滋病等疾病的保障,这些疾病是不在内地保险产品保障范围内的。”慧泽保险副总经理王薇告诉记者,而且,既往症在内地保险公司也是不予承保的,但是香港的保险公司会详细考察客户的医疗报告,或者在香港再做一次体检,然后根据客户的具体状况“酌情承保”。
一位香港保险公司经纪人告诉记者,有的客户某一类疾病已经治愈两年,在香港也可以向保险公司重新投保,而国内的保险产品就满足不到这样的需求。
而且,这类险种的保障额度也较高。据了解,国内重疾保险一般能达到200万人民币,但香港的重疾保险可以达到1000万港币,相当于人民币800万的保额。“如果是香港本地居民,可以买到2000万港币的保额。”上述保险经纪人称。
事实上,近年来前往香港购买保险的内地客户往往青睐的也多是保障类的重疾保险。受访的多位香港保险经纪人表示,除重疾险外,还有储蓄分红型保险和资产投资类的投资连结保险产品也比较受欢迎。“因为香港投资回报率较内地更高,但是今年以来投资连结产品销售量有所下降,因为香港在政策面做了一些调整,因此目前来说主要以前两种为主。”前述保险经纪人告诉记者。
在众多香港保险公司中,哪些更受内地消费者追捧呢据记者了解,英国保诚、美国AIA,法国安盛以及香港友邦是国内客户选择较多的四家公司。其中,近两年内地客户购买较多的则是友邦、保诚的保险产品。
以保诚推出的一款“危疾终生”的重疾保险产品来看,该险种保障范围有52种,还对17项疾病预赔,加起来有69种,保费比国内优惠30%—40%。最主要的是它的分红保单现金红价值高,投保年龄是出生15天到65岁。另外,缴费首10年内附赠35%保额,相当于保费更加便宜,还对等6种疾病增加20%额外保额,这样对于客户来讲就有更多优惠。
购保险必须亲赴香港 后续警惕法律和监管
整体来看,香港保险公司采取严格核保,宽松理赔经营理念,具有较高理赔成功率。王薇告诉记者,香港保单有一个“不可争议”条款,规定保险公司不能以任何理由,宣布生效两年以上的寿险保单“作废”。“简单来说,保险公司以投保人隐瞒、漏报、误告等理由予以抗辩的期限是两年,超过两年保险公司便不得以此为由拒付赔偿金。”
香港保险业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严进宽出。“很多客户会比较担心理赔,理赔的时候客户不必去香港,客户只需要把相关的资料寄送给保险公司,或者寄送给经纪人,或者是代理人,保险公司审核之后就会给客户理赔。”王薇表示,比如说国内的三甲医院都是香港的保险公司所认可的,也包括一些私立医院。以重疾为例,只要确诊,客户就可以申请赔付。如果购买的是健康医疗性的产品,客户有住院医疗,那么客户就需要有住院医疗等相关的单证向保险公司申请赔付。
不过,如此大的诱惑带来的不仅是香港保费的内地占比份额快速增加,对于投保人来讲,高额保障背后已存在多重隐患。
对于不少内地客户都较为关注的购买香港保单是否合法合规的问题,记者从广东保监局了解到,按照我国当前的法规,内地居民赴港期间向香港保险公司购买保险是符合法律规定的。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内地投保或在内地填写投保书、缴纳保费,再由推销人员将投保单、保费携带到香港的保险公司签发保单的行为则属于违法行为。内地消费者必须亲自到香港,并持有当天的入境记录,这样才能在香港的保险公司签单和付费。
“由于香港和内地法律环境不一样,大部分的国内客户对香港的法律法规不是特别了解和熟悉,而且在香港请律师的费用比较贵。”王薇指出,再加上香港这几年也在不断完善相关的监管制度,法律风险和监管风险都会影响后续保险理赔等服务。
业内人士表示,在香港签订保单会按照香港法律规定来执行,涉及到法律适用问题,包括纠纷解决,香港和内地的法律体系不同,内地客户需要适应;一旦发生理赔纠纷,投保人就可能遭遇境外诉讼,会付出高额成本和诸多不便。
还需关注贬值风险。内地客户赴香港买保险,如果是长期储蓄型且以港币和美元计价的保单,汇率风险则较大。长期来看,香港保单未必有其声称的高收益。因此,投保时应注意是以港币结算还是人民币结算。
另外,在内地,保险业有保险保障基金,如果有保险公司依法破产,其有效资产又无法赔偿所有保单损失时,这笔保障基金就能使保单持有人的损失低于保额的10%。如果在境外购买,一旦保险公司破产,投保人很可能血本无归。不过,为免除投保人的后顾之忧,目前的香港保险法规也对此作出规范,即在保险公司出现偿付能力不足被合法破产后,有关部门将对其进行清盘,投保人可以通过登记债权获得一定补偿。
小贴士
内地人士赴港购买保险需要注意哪些细节
1.购买正规的香港保险需投保人亲自来港,如果是父母为不满18岁的儿女投保,孩子无需来港;
2.投保时除了旅行证件外,还需要携带身份证,父母为孩子投保则需要携带孩子的出生证;
3.投保人投保申请须由保险公司查验,备案投保人的有关身份证件和入境证明等文件,以确保投保人购买保单之日在香港,从而保证保单的合法性;
4.在确定可以有效投保的基础上,投保人在保险代理人的帮助下,如实填写保险申请书以及相关文件;
5.在签订保险合同时,投保人须在香港银行办理一张银行卡,存进缴纳保费所需的款项。今后每年缴费时可以通过银行进行转账,但需要一定的手续费。
此外,建议内地居民赴港投保前在香港特区政府网站核实保险经纪公司和保险公司的资质,并确认保险代理人的资格。
关注手机金投网,更多热门保险资讯随时看。
境外人士保险买哪些
外国朋友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在市面上找到各种不同类型的保险产品。保障类的保险如:人身意外伤害保险、重大疾病保险;医疗类的保险如:住院医疗、津贴保险;投资储蓄类的保险如:分红保险、万能险和投资连结保险等。
外国朋友在国内的跨国公司里出任要职,而且公司愿意承担一定的保障费用。高额的意外伤害、重大疾病保障和充足的医疗费用保障保险应该能满足他们最迫切的需求,同时也可以购买一些失能收入保障保险。这类在国内刚刚起步的新型保险,可以为被保险人提供罹患重大疾病、意外残疾、身故时的月度收入补偿,有效弥补上述情况下家庭和个人的收入损失,稳定家庭的经济来源。
同时,因为很多外籍人员因工作和家庭的需要会经常往返于居住国和母国两地之间,购买一些境外旅行救援医疗类保险,可以保障他们在中国境外期间遭受意外伤害或突发急性病时,及时得到国际救援公司提供的救援服务,并获取一定的医疗费用补偿。这类产品能提供市面上一般的意外、医疗类保险不能提供的境外医疗保障。
另外,近些年来,国内一些大的保险公司也开始开展外汇型的投资储蓄保险业务。例如,像以美元或欧元这些国际主要货币为计价单位的分红型两全保险。对于外籍人员而言,这类外汇型投资储蓄保险除了可以帮助他们规避外币与人民币之间兑换的汇率风险之外,客户还可以在保单有效期间进行外汇币种转换,提高保单投资收益率。这类保险不但受到众多在华外籍人员的欢迎,而且也开始吸引越来越多的手里持有闲置外币的广大内地居民加入购买的行列。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大多数外籍人员在中国是做短期和中期停留,因此,在购买投资储蓄类保险时应尽量选择缴费方式灵活、退保时产生较少损失的新型人寿保险。像 万能型保险、投资连结型保险等。不过也应该注意,这类新型人寿保险的投资回报通常比传统分红类产品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例如投资连结保险,在市场表现不佳的时机退保,甚至有可能会给客户造成已支付保费的损失。
境外人士保险买哪些?综上所述,境外人士需要购买的保险主要有医疗保险、 保险理财产品等等。不过在购买这些险种时,需要根据自己综合考虑险种的保障时间,最好选择那些保障期限比较灵活的产品。

中意人寿境外旅游医疗险
随着经济的发展,国人出境旅游已经不是什么希罕事,利用休假陶醉在异国它乡的旖丽山水之间当为人生一大享受。然而时有发生的各种事故告诫人们,出境旅游时千万不能忽视风险。当被保险人身在境外不幸发生意外伤害或突患疾病时,会陷入举目无亲、语言不通的境地。如何选择一种合适的境外旅行保险自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旅行社责任险,不能包揽一切。
很多游客随旅行社出境游时以为有了“旅行社责任险”就万事大吉,其实大多数游客对旅行社投保的“旅行社责任险”和游客个人投保的“旅游保险”并没有清楚的认识,以为被明确开列在旅行社报价单上的“旅行社责任险”已附带游客发生各种意外的保险责任。实际上,“旅行社责任险”主要针对由旅行社责任造成的游客损失与伤害进行赔偿,而由不可抗力,如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带来的游客人身与财产损失,均不在其责任范围之内。旅游者在旅游行程中,由自身疾病引起的各种损失或损害、由于旅游者个人过失导致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以及由此导致的各种费用等,也都不在“旅行社责任险”的赔付范围之内。个人购买的旅行保险则完全不同——只要是合同约定的保险事故,无论是由于旅行社的责任,个人过失,还是由于其他各类突发事件,客户都可以获得保障。

选择境外旅行险,听听专家怎么说。
出境旅游购买保险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呢?中意人寿的保险专家建议如下。
第一, 热衷于境外旅游的人士在出游前一定要考虑一份包括了意外和紧急救援医疗双重保障的境外旅行险。
第二,充分考虑购买保险的保障期限。游客可按自己的旅游行程,根据所需保额和天数投保。
第三,认真了解紧急救援服务的内容及提供此项服务的境外救援公司的服务水平。比如,为中意人寿提供境外救援的机构就是全球最大的专业紧急救援公司——优普全球紧急救援公司(Europ Assistance)——它在全球范围内拥有23家子公司、34个国际紧急报警中心,以及分布在208个国家和地区的40.1万个服务代理机构,能够提供24小时救援热线电话服务。
第四,计划去欧洲申根国家旅游的游客要特别留意保险金额。根据欧盟理事会规定, 从2004年6月1日起,办理旅游医疗保险是签发申根签证的基本前提,且最低保障金额为3万欧元。有些游客就曾因为购买的境外旅游险保障额度不足3万欧元,而不得不重新购买保险。
境外旅游险,到底有什么?
目前北京市场有多种可供选择的境外旅游保险产品,以中意人寿最新推出的“境外旅行意外伤害保险及紧急救援医疗保险”为例。它突破了“先自付、后理赔”的传统操作模式,责任涵盖安排就医、紧急医疗转送、住院治疗、门诊治疗、儿童住院期间家长陪同住院、随行子女无人照料时安排子女回国、病情好转后转运回国,及遗体转送回国或就地安葬等内容。客户若在境外遭受意外伤害或突发急性病时可拨打免费的24小时救援热线电话联系优普公司,由优普公司安排紧急救援和治疗,入住最合适的医院,并承担房费、餐费及所需全部治疗和服务费用,确保客户在第一时间内得到有效的帮助,并避免了客户急需大量现金的不便。根据客户特殊需要,优普公司还能提供医疗服务信息咨询、医疗专家咨询、上门诊疗、药物递送、紧急口讯传递、翻译服务等增值服务。此产品精心设计了六种保险计划,每一种都符合申请申根签证的保险要求,能确保客户获得最合适的保障,具备极高的性价比。中意人寿的此款产品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如果父母两人都投保了本产品,则其最多2名未满15周岁的子女可以免费获得紧急救援医疗保险。打算全家去德国度春节的王先生和太太就各购买了一份14天期限的中意境外旅行意外伤害保险及紧急救援医疗保险计划五,共花费926元。每人意外险保额为500,000元,紧急救援医疗保险保额为415,000元,同时,他们的两个小孩也获得了保额为415,000元的紧急救援医疗保险。这既方便了申请签证,也为全家的境外旅行增添了一份有力保障,实在是物有所值。
新品测评


保险方案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先生
女士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