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能险交十年以后咋办

万能险交十年好不好?
咨询内容:10年的万能险怎么样啊,我今年27岁
咨询网友:reelong (重庆)
专家解答:
陈庆 重庆 太平人寿
你的问题太空泛了,几乎没有提供什么有效的信息!保险产品是一种很特殊的商品,不知道你的具体情况和具体需求没有办法给你适合的建议,至于产品本身没有好坏之分,不同的产品适合不同的人群,个人建议你若是想科学的办理商业保险,还是约代理人详谈吧!
黄杰 重庆 中国人寿
你就是27岁想买万能保险,是这样吧,我简单给你提几点。万能产品的投资渠道和一般产品不一样!是一个特殊的保险产品!
至于好与不好,其实这个得看什么情况下购买,你若一次性投入几万以上,那绝对是一个很不错的产品!反之你自己应该会去想是怎么样!各大公司都有万能保险!
赵丽红 重庆 太平人寿
您好,保险和银行,证券并驾齐驱是我们的三大金融机构。其的功能各有不同,银行和证券已经为广大老百姓熟知,这里不再赘述。
保险的本质是保障,是规避风险的科学的工具,人生的四大风险是每个人都必须思考的:意外,重疾,养老,投资风险,财富蒸发。
所以每个人在选择保险时可以依据自己的情况,解决自己面临的风险就可以了,每个产品的设计都是为大家服务的,本身没有好坏之分,只要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万能险也是这样。
交强险十年累计亏损148亿元
日前,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2016年交强险的经营情况,总体来看,交强险基本保持平稳运行。2016年全国交强险保费收入1699亿元,同比增长8%。但交强险开办至今,长期面临承保亏损状态。
交强险十年累计亏损148亿元,2016年实现微利
日前,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公布2016年交强险经营情况,整体来看,中保险方面表示,“交强险运行逐步进入有序发展阶段,2016年各项经营指标基本保持平稳。”
据了解,交强险自2006年实施以来,已走过十个年头。梳理十年来的数据可以发现,交强险覆盖面逐渐扩大。数据显示,2016年交强险共承保机动车2.07亿辆,同比增长13%;机动车投保率则从开办最初的36%提高到72%,其中汽车投保率从58%提高到94%。而综合费用率则稳中有降,相较于前年下降2个百分点至29%。为此,去年交强险的综合成本率下降到101%。
同时,伴随着覆盖面的扩大,交强险的保障作用也日益凸显。数据显示,自2006年7月至2016年底,交强险累计处理赔案1.9亿件,垫付抢救费用案件250万件,累计赔付7441亿元。而2016年保险行业共处理交强险赔案3010万件,其中垫付抢救费用48万件,提取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20亿元。
中保协副秘书长郭红表示,交强险机制的引入,使得受害方得到及时的赔偿。同时还有效缓解交通事故处理的压力,对促进道路交通的畅通,发挥比较大的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经营模式不明确、定价机制不完善等原因,交强险承保面临连年亏损的情况,十年来累计亏损148亿元。其中,2010年至2015年就分别亏损97亿元、112亿元、83亿元、43亿元、47亿元、49亿元。
但自2013年交强险成为强制险种以来,得益于投资收益的拉动,交强险也已逐步实现经营微利,因高额亏损造成的金融风险得到有效遏制。数据显示,2016年交强险承保亏损金额为22亿元,同比去年亏损减少27亿元,加上投资收益68亿后实现经营利润46亿元,累计经营亏损收窄。
不仅如此,近年来,中保协同公安部和最高人民法院等相关部门,合作改善交通安全状况,打击保险欺诈活动,有力地提升了保险行业风险管控能力和经营管理效率。
8成财险公司经营交强险,上市险企业务收入均上涨
虽然交强险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但是经营交强险的保险公司数量却有增无减,市场主体不断扩容,至去年底,经营交强险的公司已从最初的11家上升到了66家,而从保监会披露的相关数据显示,2016年同期,国内财险机构的数量为81家,从数据来看,开展交强险业务的财险企业占比已达到八成。
有业内人士表示,商业车险和交强险是分不开的,虽然交强险可能会带来亏损,但是交强险之外的商业车险,如三责险、不计免赔、车损险等却会给险企带来经营收益,这是保险公司开拓车险市场的重点。也正因如此,近年来险企对进入交强险市场十分积极。
具体从平安财险、太保财险、国寿财险3家上市险企来看开展此类业务的运营情况。
从平安财险来看,该公司从2006起开始经营交强险业务,公开数据显示,2006年-2016年,平安财险交强险业务保费收入分别为22.55亿、51.83亿、58.8亿、79.86亿、120.51亿、159.89亿、188亿、216.06亿、258.71亿、305.91亿、341.25亿,交强险保费收入逐年上涨,累计交强险保费收入1803.37亿元,其中,2016年平安财险交强险保费收入为3家上市险企首位,该保费收入占2016年全国交强险保费收入20.09%。
其次,中国太保财险自2006年经营交强险业务-2016年底,该业务收入分别为21.16亿、51.65亿、55.02亿、67.72亿、92.52亿、113.9亿、130.1亿、145、31亿、158.69亿、162.19亿、163.46亿,累计交强险保费收入1161.72亿元,从数据来看,该公司交强险业务收入逐年上涨,但增速趋于平缓,2016年该业务收入与2015年同期相比,仅增长0.78%,该业务收入占2016年全国交强险保费收入9.62%。
中国人寿财险则从2007年期经营较强险业务,截止2016年底,该公司交强险业务累计保费收入581.59亿元,从2007年-2016年的数据来看,国寿财险交强险业务收入同样逐年上涨,具体数据分别为2.2亿、15.45亿、22.88亿、30.29亿、43.53亿、62.24亿、78.1亿、93.07亿、110.32亿、123.5亿,其中,2016年交强险业务收入占去年全国交强险保费收入7.27%。
交强险已进入有序发展阶段,但仍存不足待改善
从政策方面来看,近年来通过先后建立“交强险财产损失无责赔付简化处理机制”“交强险重大人伤事故提前结案处理机制”“交强险财产损失互碰自赔处理机制”和“直接向受害人支付赔款机制”,已形成覆盖交强险财产损失及人身伤亡快速理赔的完整体系,提高了事故处理效率,交强险运行逐步进入有序发展阶段。
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交强险仍存在一些不容忽略的问题。

具体来看,中保协交强险工作组的专家表示,交强险目前存在三方面问题有待改进:
一是经营模式不明,我国交强险经营是代办制还是市场制并不明确,政府和保险公司在交强险经营中主体地位不明、责任不清;二是地区经营失衡,近8年共有18个地区出现累计承保亏损,部分地区严重亏损,数据显示,去年内9个地区综合成本率超过115%;三是救助基金制度有待完善。目前的救助基金制度存在救助基金机构不健全、使用流程复杂、区域使用不平衡和利用效率不高等缺点。
对此,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交强险工作组专家张鸣飞表示,交强险运行逐步进入有序发展阶段,未来应提高交强险的市场化程度,通过费率差异化、精细化实现区域定价,在区域内实现风险与价格的合理匹配,逐步实现总体盈亏平衡。
中保协方面指出,这有利于推动险企提升管理水平,更好发挥交强险风险保障功能,还有利于其主动提升服务水平,更好保障车主和受害人的利益。不过,由于涉及税收、财政、交通等多个方面因素制约,区域定价需要协调各方的政策,目前,差异化费率机制仍在摸索中。
交强险十年累计亏损148亿元,去年承保亏损22亿元,不过在投资收益拉动下,交强险经营利润达到46亿元,累计经营亏损有所减少。
万能险十年 2011年彻底边缘化
面对理财产品、货币市场基金来势汹汹的竞争,不思进取的万能险终于在2011年彻底边缘化,沦为稳健理财市场无足轻重的一份子。
万能险利率逆势向下
整个2011年,是稳健投资理财市场收益率节节走高的一年。这一年央行三次上调存款利率,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从2.75厘上升到最新的3.5厘,推动了稳健理财产品的收益率的节节攀升在银行体系下,即使是3个月甚至1个月的稳健理财产品,动辄也能给出5厘左右的收益率。而货币市场基金的7日年化收益率也从年初的3-4厘上升至年末的5厘以上水平。对于稳健理财投资者而言,2011年无疑是幸福的一年。
然而,对于那些同样出于稳健理财目的于数年前买入万能险产品的保险消费者,热闹却只能用来看看,与自己毫无关系。当银行理财产品、货币市场基金收益不断攀升时,万能险的结算收益却是整年原地踏步,甚至不降反升。如平安个人万能险将月度结算利率从年初的4厘下降至3.875厘;太平洋保险华彩人生万能险也从年初的4.05厘下降至4厘。
没有竞争,万能险疲软
曾几何时,万能险是各家保险公司竞争最激烈的品种。比如2008年,多家保险公司争相以高结算利率吸引保险消费者,当时高的保险公司可以给出近6厘的结算回报,较其他公司高出差不多1厘的水平。
但是,2011年,各大保险公司却是有些握手言和的味道。大家不约而同的将万能险的结算利率设定在4厘上下的水平。也许,也正是这种默契,使得众多保险公司在稳健产品收益普遍提高的大环境下敢于维持相对低水平不变的重要原因。
万能险突显流动性陷阱
万能险曾经被视作一种兼顾流动性和收益性的稳健理财产品,虽然随时可以支取,看似有不错的流动性,且万能险的结算利率又可以与一年期定存媲美甚至更高,这两者兼顾的确不错。但是,由于万能险投保时有最低2%左右的初始费用,再加上持有前五年内退保还有额外的赎回费用,所以其流动性并不如想象中来得美妙这也是本报此前一直强调万能险只能被视作一个长时间段的稳健理财产品的根本原因。
面对节节高的银行理财产品和货币市场基金,相信2011年不少万能险的持有者已经感觉到了万能险的这种流行性陷阱。虽然明知银行理财产品可以给出更优惠的收益率,但是因为退保费用的限制而不得不继续持有万能险寥。
平滑准备金不透明带来误导

缘何银行理财产品节节高,万能险却是原地踏步?平滑准备金显然是不能忽略的关键词。万能险产品的收益率确定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而平滑准备金正是这一不确定性的重要来源。对保险公司而言,为了使万能险利率波动相对稳健,会在收益高时将部分收益划拨平滑准备金,待收益较差时再取出补贴,从而实现以丰养欠。
然而,从平滑准备金中取出多少来补贴万能险收益率,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保险公司的主观意愿。2008年时保险公司由于普遍希望通过万能险来冲保费规模,所以在用平滑准备金补贴万能险结算收益上显得格外慷慨;而近年伴随保险公司调整结构主攻分红险以及平滑准备金连年使用所剩无几,自然在补贴上吝啬了许多。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这种因为平滑准备金带来的不透明,无疑会产生误导对于那些2008年被5.5厘甚至6厘收益率吸引买入万能险的保险消费者,恐怕绝不会想到今日会只能享受着4厘左右的低水平收益。
新品测评


保险方案



热门文章


_副本.jpg)

先生
女士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