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并轨时间2024年
2019养老金并轨最新消息与养老金并轨的作用
去年是养老金并轨全面落实的一年,我们都知道养老金并轨是对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行和企业职工一样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政策。养老金并轨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那么在2019年养老金并轨又会出现什么新消息呢?养老金并轨具体有什么作用呢?在下文,小编会给大家详细的说明的。
2019养老金并轨最新消息
关于事业单位退休后工资比企退人员高,这早已成为心照不宣的事实了,养老保险并轨钱,要知道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是无需缴费的,退休后养老金竟然比企业退休职工要高,这显然不太合理,养老金并轨后,企事业单位职工共同缴费,如今已经并轨4年多,还是无法改变企事业退休金差距大的现实。造成这个差异的其实理由还是以下三个:
一、企事业人员缴纳社会保险时缴费基数不同,要知道事业单位都是按照最高档次来给职工缴纳养老保险的,但大部分企业却不是这样,缴纳最低档就算不错了,这就直接导致企业退休员工退休后养老金就低了。
二、社会资源分布不均,大部分资源掌握在少部分人手里,大部分人又得去分少部分资源,久而久之,加大社会各阶层差距。
三、企业养老保险费率高,企业职工都明白,自己交一小部分,公司交大部分,这样就导致原本就举步维艰的企业更是雪上加霜,而且企业还要肩负着地方税收和财政等等。反观事业单位这边,还在为职工缴纳年金,很少有企业为员工缴纳年金,这一块又比企退人员多出不少钱,这样下去,养老金缩减简直就是“痴人说梦”了。
养老金并轨的作用
目前审议的养老金并轨方案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长远来看,养老金保险改革方案还应把农民也包括进来,实现全国统一的最基本的国家养老金制度。
养老金双轨制改革方案已经拟定,并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和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审议通过。我国将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建立与城镇职工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
当前,中国机关事业单位实行单位退休养老制度,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双轨”运行。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不用缴养老保险,但退休后的养老金标准却远远高于企业退休人员。全国人大财经委曾有一份调研报告,提到西部某省2014年全省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退休费水平为月人均3227元,而企业职工的基本养老金水平则为月人均2065元,前者是后者的1.56倍。这样的比例在全国各地基本上都是存在的。因此,目前审议的养老金并轨方案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
总结:以上就是本文关于2019养老金并轨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养老金并轨的目标是什么?各地养老金并轨存在哪些差异?
自2012年在国务院公布的《社会保障“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进行养老金并轨以来,直至2018年才全面落实,在这6年的时光中,养老金并轨作出了实质性的举动,对于人们来说意义是非常重大的。那么养老金并轨的目标是什么?各地养老金并轨存在哪些差异?下面,小编就给大家详细的说明一下。
养老金并轨的目标是什么
养老金并轨方案获得通过,公务员们将告别“不缴养老保险,却获得远高于企业人员退休金”的历史,意义重大。并轨的基本思路中有“五个同步”之说,即机关与事业单位同步改革,职业年金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同步建立,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与完善工资制度同步推进,待遇调整机制与计发办法同步改革,改革在全国范围同步实施。
其中完善工资制度与养老保险改革同步已经被考虑。有了这个大前提,涨工资不是问题,只要公务员工资过低,自然应该涨,并轨不应成涨工资的理由,也不应成不涨工资的理由。如果并轨后公务员待遇确实下降,给公务员涨些工资也未必不合理。但有些地方工资高,有些地方工资低,却要普涨工资,却未必合理。
其次,应避免并轨流于形式。既然并轨之后可能给公务员涨工资,公务员生活待遇不受影响,那么,并轨之后更应当将公职人员和企业人员退休金真正“拉平”,否则,并轨没有实际意义。并非公务员缴保险就叫并轨,关键是所有人都有公平的退休金,这才是并轨的本意。
之所以有这样的担心,是由于有专家在解释并轨政策时宣称,并轨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的养老金替代率在改革初期预计不会统一,缴费标准也会不尽相同。可能分别设立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的三个养老保险基金。三个“池子”的资金并不互通,只为所属人员发放养老金。这就是说,“双轨制”合并后,公务员退休金可能仍高于企业退休者,而且预计七八年才能拉平差距。如果一开始就留下这么多尾巴,未来能否真正实现并轨,仍是未知数。如此并轨,徒具形式。
其三,并轨之后,要让职业年金缴纳具有刚性。职业年金的推进不应只注重公职人员,而应当将企业年金也要同步推进,这样才有利于实现养老金的公平。公务员推进职业年金相对容易,只要政府愿意做就可推进。但很多企业只为职工缴纳最低额度的养老金,根本不提年金这个茬。应当通过立法,让年金和养老金缴费率有一个合理比率,防止企业在养老金缴纳上偷工减料。
各地养老金并轨存在哪些差异
虽然各地都按照国务院的《决定》,统一规定了单位与个人缴纳基本养老金的比例,但是对于个人缴费工资基数的确定,各地的规定却有所差异。
例如,黑龙江、天津、湖南、甘肃、福建、吉林、云南等省市明确规定,机关单位个人缴费工资基数包括:本人上年度工资收入中的基本工资、国家统一的津贴补贴(艰苦边远地区津贴、警衔津贴、海关津贴等)、规范后的津贴补贴(地区附加津贴)、年终一次性奖金。而上海则在实施办法中明确,个人缴费基数按本人上年度月平均收入确定。
个人缴费工资基数如何确定是各省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非常关心的问题,陕西省某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周女士对本报表示,这次改革中,自己最关心的事情就是缴费基数是多少。周女士任职18年,月收入5020元,其中基本工资只有1700元。“要是按照1700元的工资缴费,那可就亏了。”周女士说。
关于各省个人缴费工资基数计算方案不同的原因,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对本报分析说,“两个办法各有千秋,其中,分项合计的办法要简单一些,个人也没有什么意见。如果依据本人上年度月平均收入来确定,那么,如果今年涨工资了就会出现一个缺口,就是说基数缩小了,这样,就也许有人会有意见。”
总结:以上就是本文关于养老金并轨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到大家。
养老金并轨促进养老保险公平
养老金制度存在的不公平现象阻碍了养老保险的发展,实现养老金并轨可以增加养老保险制度的公平性。那么养老金并轨实现后,公务员 养老保险费用改由谁承担呢?公务员个人该缴部分 财政不应代缴媒体人:有人说,我国养老金制度存在碎片化,企业职工和公务员养老双轨制,这不公平。这种说法合理吗?郑功成:碎片化的制度安排,确实带来了不公平。
我国现行法定养老保险制度,主要有面向职工、农村居民、城镇居民的三大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金制度;此外,还有传统的农村五保制度与优抚制度,以及一些地方出现的失地农民养老保险、 农民工养老保险等。
这些制度安排,新旧并存、按人群分割,确实存在碎片化现象。这种碎片化突出地表现在企业职工与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之间的双轨制上,它导致了两大群体养老金权益的不平等。
此外,还有一种碎片化,是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迄今还处于地方分散统筹状态。这种碎片化使本来法定的全国统一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沦为地区性制度,造成了地区之间的负担畸轻畸重、基金余缺两极分化。
两种碎片化现象均直接损害着制度的公平性与互济性,也使可持续性受到影响,还给劳动力流动带来不便,因而,是深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中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
众所周知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费用是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承担的,但公务员的养老保险费用却由财政承担。因此养老保险并轨后, 公务员养老保险费用该个人承担。
保险方案
热门文章
先生
女士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