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保险应该怎么买才正确

正确的政策措施才有力
您的房子买保险了吗?
当前房价下跌已经开始逐渐由外向内蔓延,成交量下跌带动成交价下降的趋势十分明朗。在购房者“买涨不买跌”的心理影响和调控政策不放松的政策影响下,成交量很难有反弹。整体市场已经进入了下行阶段。
过去几年房地产行业快速增长,企业的利润率非常高,但这种“美好的岁月”并不正常。经过这一轮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未来住房的投资属性将难以体现,这也就意味着房地产行业很难再回到过去的暴利时代。
韩正市长在上海代表团开放审议时说:“住房问题是当前群众反映最强烈也是最期盼解决的一个民生问题。确实,在高房价的背景下,城市出现了一些‘蜗居’现象,也出现了一些‘房奴’。解决这些问题,对政府工作是一个重大考验。我想,只要我们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最高位置,政策对头,措施有力,这个问题终将可以逐步解决。”
廉租房做到应保尽保
去年全国两会期间,韩正提到:2010年将有10万户困难群众搬入廉租房,保障性住房将达到1200万平方米,占全市开工总量的60%。一年后,这些都完成了吗?
“廉租屋有一户解决一户,应保尽保,每一个月都有统计,我们18个区(县)都解决得很好,全部解决。保障性住房的总量,建设力度实际超过了1200万平方米。我们‘十二五’规划的底线是每年在1200万平方米以上,5年提供100万套。今年第一年开工是1500万平方米,投入使用的是1150万平发米,大抵是17万套保障型住房。”韩正说。
今年拟供应4万套公租房
对于上海公租房的建设情况。韩正说:“公租房没有户籍以及其他收入门槛。我们出台一个文件,申请人只要在上海住满一年,并且有工作单位,就可以进入保障性住房体系。公租房我们是第一年,从今年开始,想抽出200万平方米,大约是4万套左右的房子来满足需求。”
迪士尼一期投资245亿
迪士尼的工程进展,韩正表示,迪士尼我们希望尽早开工,双方正在努力做好前期工作。同时他澄清道:“前段时间我在媒体上看到关于迪士尼总投资的报道是不准确的,我可以慎重地和各位记者说,经批准的迪士尼一期工程的总投资是245亿,而且是人民币。 ”
国际板很快会推出
在谈到上海国际板市场问题时,韩正说,2009年国务院有关文件已经明确,要在上海推出国际板市场。 “我们都期望国际板能够早点出来,目前没有大问题,只是一些技术问题,我相信很快会推出来。 ”
与2008年底相似情况出现时媒体纷纷声援不同,近期多数媒体均发表评论,呼吁购房者遵守契约精神,理性应对房价调整。专家认为,房价合理回落是民心所向。在房价上涨过程中,购房者并未平分利润给开发商,所以在下调的时候也很难要求开发商退差价,降价就闹纠纷明显不符合契约精神。
房价的走向应该顺应市场价值规律的需求,符合民心所向,作为购房者做好必要的保障是很重要的,慧择向您推荐以下产品,供您参考。

产品名称:“快乐嘟嘟”—家兴卡 | |
推荐指数: | |
1、适合自有房居住的业主 2、本产品为定额式家财险产品,附加1万元的盗抢损失险,比较实惠; 3、该产品承保财产为城市住宅,农村集体产权、小产权房屋不在承保范围内,工厂、商铺也不在承保范围内。 |
|
48元 |
养老保险如何买才划算
所谓养老保险是为了保障参保人员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一种社会保险。那么,如何购买一份有保障又合理的 养老保险呢?商业养老 保险怎么买?在购买养老保险时,需要注意把握额度:投资商业养老保险所获得 补充养老金占未来所需养老金数量的25%-40%为宜。同时,还需注意搭配,根据自身需求合理安排人身、重大疾病保障搭配,注重保障功能:这样既不会因为意外和疾病的发生减少退休时养老金的水平,又可以利用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抵免保险保障消费的支出。除此以外,与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类似,尽量选择选择购买有保底收益率的投资型商业养老保险产品。最值得注意的是,越早购买养老保险越好,最好在50岁之前购买一份靠谱的养老保险,因为保费与投保年龄是成正比的,这相当于强制储蓄,也是为自己的老年生活多上一层保险。
在购买养老险时,可以搭配一些意外、大病保险,这种组合基本上可以抵御各种风险,一旦出险还可用保险公司的赔付补偿养老保险的保费,避免因保障不足导致养老保险失效。另外,如条件允许,应该尽早购买。以前的很多分析都指出购买时间最好是50岁之前,但其实太晚投保会导致保费偏高,而太早投保的话,由于年轻时需要用钱的地方很多,因此也要考虑资金超长期积压、不能随意支取的时间成本。据了解,目前市面上的养老险的投保年龄通常以16周岁或18周岁为起点。
购买样老保险要注重保险的保障功能,根据自身需求合理安排人身、重大疾病保障搭配,抵御各种风险,为老人提供全面保障。
商业养老保险怎么买未雨绸缪如何正确购买商业保险
未雨绸缪购买商业保险补充社保
尽管离退休还有很长的一段时间,但46岁的市民赵女士已经开始为自己的退休生活做打算。这段时间,在咨询了多家保险机构后,赵女士购买了一份商业养老保险。从今年开始,每年6万多块钱的保费,连续交10年,等到其56岁的时候,赵女士就可以每个月获得2500元至3000元左右的养老金,身故后其缴纳的10年保费将被返还给其指定的家人,保单中还包括一部分医疗保险及人身意外险。
“趁着自己现在还有能力的时候,把之后的事都打算到了,这样到时候我们也省事,也不用麻烦孩子们了。”赵女士告诉记者,自己之所以选择购买一份商业养老保险也是经过深思熟虑。赵女士表示,之前自己见过不少这样的例子,退休之前因为工资收入以及其它各方面收入,可能会生活得比较好,但退休之后因为收入降低,加上身体机能大不如前,生活品质因此受损。因此,赵女士认为,仅仅靠退休后国家发放的养老金不能满足自己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一般的银行储蓄又很难做到专款专用,她需要一份新“工资”,在退休之前除了正常缴纳社保之外,用闲散的钱购买一份商业养老险,相当于将来自己晚年生活会有两份保障。
什么是商业养老保险
记者从青岛保监局了解到,目前市民的个人养老保障基本由三部分构成: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养老年金和个人养老储备金。个人养老储备金即个人购买的保险、基金等。商业养老保险是其中一种,它以人的生命或身体为保险对象,在被保险人年老退休或保期届满时,由保险公司按合同规定支付养老金。目前商业保险中的年金保险、两全保险、定期保险、终身保险都可以达到养老的目的,都属于商业养老保险范畴。
从购买目的上来看,商业养老保险是以获得养老金为主要目的的长期人身险,因此,又称为退休金保险,是社会养老保险的补充。商业性养老保险的被保险人,在交纳了一定的保险费以后,就可以从一定的年龄开始领取养老金。这样,尽管被保险人在退休之后收入下降,但由于有养老金的帮助,他仍然能保持退休前的生活水平。
买商业养老保险值不值
同样投资,定期存款、理财产品及商业保险哪样更划算。按某寿险公司的利益推算演示计算,消费者每年投保13000元,连续缴纳10年,60岁时开始领取养老金,一直到80岁被保险人生存至本保险合同期满时,累计可领取养老金10万元。如果投保人生存至合同期满时可以领取满期保险金20万元,意外身故,受益人也可以领取20万元。
目前银行5年期定存收益率在3%左右,非保本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较高的在4%至5%左右,同样的投资成本和投资年限,单从收益上看,保险收益与定存和理财产品相差不大,甚至比一些高收益理财产品要稍逊一筹。不过相比银行定存和理财,交通银行青岛分行理财经理刘舒文表示,商业保险及一些银保理财产品因为退出成本高,因此有着较强的强制储蓄功能。并且在多位保险业人士看来,单从收益上来看待商业保险与银行定存关系是片面的,商业保险除了养老保障外,通常还附带有重疾险、人身意外险等,保险最重要的作用在于“保”,这是其它理财方式所不具备的。
商业寿险成保费增收主力军
在岛城,如今和赵女士有着相同想法的市民也是越来越多。在记者随机调查中,超过8成的受访对象表示,如果经济条件允许,会考虑在正常社保之外,购买一份商业养老保险。“现在放在手里的钱感觉不知道怎么就花没了,还不如做个定期理财,或者购买一份商业养老险,这样自己老了起码还有个保障。”市民陈先生告诉记者。
此外,记者从青岛保监局了解到,今年1-5月份,青岛66家保险公司保费收入159.7亿元,其中财产险收入38.8亿元,人身险保费收入120.9亿元。记者对比2015年1-5月青岛辖区保险数据发现,去年1-5月保险保费收入111.5亿元,其中财产险收入38.6亿元,人身险收入72.8亿元。今年保费总收入比去年同期高出了48.2亿元,人身险保费收入比去年同期高出48.1亿元,人身险保费同比增长39.7%。
人身险包括人身意外伤害险、健康险和商业寿险三大种类。2016年1-5月青岛辖区寿险保费收入99.5亿元,而2015年1-5月青岛辖区寿险收入为62.8亿元,今年该类险种保费比去年增加了36.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6%。记者对比今年与去年同期数字发现,青岛辖区财产险保费收入相对而言较为平稳,而人身险保费收入却增长了近四成,其中商业寿险成了人身险保费增长的主力军。
岛城市民养老保险意识增强
相比传统“养儿防老”、“社保养老”,探访中记者发现,如今市民通过购买商业保险来养老、防老的意识也在不断增强。“以前买保险全靠打电话或者上门推销,这两年明显感觉到上门来咨询购买的人多了。”岛城一家寿险公司销售经理秦先生告诉记者。
秦先生表示,以其13年的保险销售经验来看,如今岛城市民保险观念和理财观念都有很大的提高,从咨询购买的人群来看,年收入在10万元左右的人愿意每年拿出1万元左右来购买商业保险,年收入在20万元至30万元左右的人群愿意拿出3至5万元来进行保险投资。在许多岛城市民看来,保险与银行存款、股票一样都是资产配置的一种,风险控制是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家庭金融计划中,保险是作为风险控制的最好选择,随着人们的理财观念开始发生转变,保险开始受到人们的欢迎。
超九成高净值人群选择养老险
在人身险保费持续增长的原因中,除了广大工薪阶层外,高净值人群以及其贡献的大额保单也是一大重要原因。“保费在百万元左右的保单现在还是比较常见的,这要是在以前就像‘传说’一样。”秦先生告诉记者,除普通高薪阶层外,如今很多高净值的客户自发地找到保险公司要求购买人身保险。这些大额保单的购买者大多是年龄在40-50岁左右的企业家,他们是社会的中坚力量,并且有较强的资产配置意识。
据胡润研究院公布的一份数据显示,目前95%的高净值人群选择购买社保以外的商业寿险,平均每人年交保费约3.7万元,这一人群年交保费规模达到470亿。主要原因为其生活品质并不受社会保障的影响或改变,商业保险在很好地弥补社保的缺点和不足的同时,使他们获得更全面完善的保障。在商业保险的重要性评价上,78%的高净值人群认为较重要,59%的高净值人群表示会主动了解商业人寿保险。
商业养老险投资人群趋年轻化
以往提到养老保险,许多市民认为是40岁之后才应该考虑的事情。而从如今购买商业养老保险的人群来看,购买人群年轻化的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现在年轻人理财的意识是有提高的,而保险就被他们认为是比较不错的一种理财方式。”保险从业者林德霞告诉记者,现在的年轻人已经不再满足于做“月光族”,通过购买商业保险来保障自己的生活品质被其越来越多地考虑到。而就养老保险的投资收益情况来看,越早进行配置,其最终所能领取到的养老金也就越多,每期的投资金额也相对较低。
根据险企调查数据显示,高净值人群购买商业养老保险的比例从去年的74%上升至今年的82%,这一比例的增加主要是因为35岁以下年轻人群购买比例显着上升,商业养老保险的购买意识在高净值人群中进一步提高。取得更优质的养老资源是他们购买商业养老险的最主要的动机,其次是作为养老资金来源。数据显示,高净值人群平均已购买商业养老保险4.7年,5年内购买商业养老保险的比例最多达到60%,其中35岁以下的年轻高净值人群平均已购买3.1年。45岁以上高净值人群平均已购买商业养老保险5.5年。
新品测评


保险方案



热门文章

_副本.jpg)

最新文章




先生
女士
获取验证码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