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括保单可以承保金融行业吗

金融科技改变保险业行业生态
金融科技的运用被金融业提上日程,其中包括了保险行业,云计算、大数据等关键技术正在深刻改变保险行业的生态,如何运用新技术推动效率,成为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近日,中国保监会原副主席周延礼在2017全球保险科技创新峰会时指出,“保险科技是拓展保障功能的根本驱动力,是保险业转型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截至前三季度,中国保险业原保费收入3.04万亿,同比增长21%,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三大保险市场,保费增速远高于欧、美、日本;但是国内保险业存在着保险密度及深度远低于发达国家,而信息不对称、产品同质化严重等问题成为未来发展的障碍。
众安保险与奥纬咨询近期联合发布的《科技彰显价值保险未来已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出,金融科技的发展,成为了未来保险业突破窠臼的关键手段,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五大技术在改变整个行业生态;中国保险科技市场预计2021年将达到1.4万亿人民币总规模。
上海一位保险业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未来金融科技的手段将会是行业竞争的关键,可以说是众安保险制定未来新技术竞争的规则,在打造科技金融生态的模式,其未来的行业地位也可见一斑。

金融科技将助推保险普惠
众所周知,传统保险业务的发展,存在多个痛点,一是“重销售、轻服务”,客户的增值服务有限;而保险作为一种较为复杂、条款相对晦涩的金融产品,骗保的情况屡见不鲜。另外产品同质化、覆盖面极其狭窄,均已经成为阻碍行业发展的严重障碍。
不过,金融科技手段正在改变和扭转传统保险业的窠臼。根据众安保险与奥纬咨询联合发布的报告显示,以云计算、物联网(包括车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五大技术,将彻底改变人们对保险分销的认知,整个保险产业的模式都将会被颠覆,进入一个全新的生态系统。
该报告提到,云计算、大数据等五大技术能够在市场定价、收益管理、速度竞争、提高洞察力、自动化5各方面进行改善,并且海外已有先例,英国汽车保险业中Admiral和Hastings综合成本率一直明显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云计算、大数据等五项技术,正是上述两家企业降低综合成本率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以汽车保险为例,该领域在物联网应用方面最为先进,在部分市场,车联网已经助推保险公司提高业绩水平和竞争优势,而类似的试点项目也在健康和人寿保险中开展。
包括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也增强保险的普惠性。资料显示,众安保险是首家将核心系统部署在云上的金融机构,云计算系统表现出卓越的运营性能,具有灵活可拓展性;系统可以在10毫秒内进行响应,并在一秒内提供反馈;这就不难理解在今年双十一,众安保险保单数量超过逾3亿,其峰值保单处理量为每秒3.2万张。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6月底,众安保险累计销售超过95亿份保单。再看2016年,我国保险保单数量95.45亿张,而众安保险的2016年保单数量达35.42亿张,平均去年每三张保单就有一张是出自众安的。从保单数量的维度,众安成为国内最大的承保人,互联网保险通过技术也让保险更加易得,更加普惠。
“发展保险科技已成为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途径,同时也在战略规划、企业文化、资源匹配以及组织形式等方面对保险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周延礼在上海参加2017全球保险科技创新峰会时这样说到。
金融科技迎来新“风口”
近年来,国内保险业积极对接场景化、规模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纷纷布局人工智能、云技术、区块链。而以众安保险为代表的保险科技公司,中国平安、中国太保、人保财险等大型保险集团均在涉足,大地财险为代表的中小型险企,都纷纷推出共享云平台、AI等保险科技新产品。
尽管倡导已久,整个金融行业对金融科技的重视程度日趋攀升。今年众安保险作为金融科技第一股赴港上市,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主席直言,这是一场新经济的IPO。
然而,作为国内金融科技先行企业众安保险,在新形势下的金融科技竞争中早已先行一步。于2013年开业的众安保险,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手段,为客户出具定制化产品,实现小额、高频、大量的交易,通过连接生活消费、健康、航旅等生态场景下海量用户。
今年8月,中国平安董事长马明哲表示,智能科技的时代正在来临,赢科技者赢未来,人脸识别技术、声纹识别技术、决策AI技术以及平安区块链技术等在上百个场景中应用。
12月,新华保险也在公开场合提到成立科技公司,该公司董事长万峰称,未来将加强金融科技的应用,正在筹备科技公司。
据了解,作为金融科技先行者的众安,其自主研发的核心业务系统无界山存储了100亿项数据,其中60亿项与保单相关,系统还执行实时数据分析。据估计该系统每天可处理2亿次交易。2017年“双十一”网购节期间,该系统在6.5个小时内处理了2亿份保单。
公开数据显示,2016年,众安保险约78%的客户被服务过至少2次,每名客户每年平均10.3份保单保障。每名保险人的平均总保费从2014年的4.0元增长到2015年的7.3元,在2016年保费价值进一步增长到9.9元。
值得一提的是,H2Ventures与毕马威联合发布《全球金融科技公司百强》报告指出,今年百强榜单中,共有9家中国企业入选,前三名被中国的金融科技创新企业包揽,在榜单的前十位中,就有五家是来自中国的企业。其中,众安保险连续三年上榜,今年位列傍单第二位,在全球12家保险科技企业中居于首位。
伴随全球金融科技潮的兴起,保险科技在不断升温,特别是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技术的运用,使产品设计定制化、销售场景化、自动化定价、理赔自动化得以实现,从而使得保险服务更加方便易得,拉近了保险与用户之间的距离。

此外,众安保险旗下子公司---众安科技已经率先在行业内实现技术输出,推出的一站式保险信息化解决方案—S系列产品。今年6月,众安科技与横琴人寿在互联网平台建设、用户联合运营、前沿技术共建等方面达成全面合作;12月,众安科技又与吉祥人寿宣布达成全面合作。横琴人寿、吉祥人寿将深度应用该系列产品,建设信息化保险平台。
上海一位保险业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坦言,传统的保险业巨头,在金融科技的推动中有巨大阻力,庞大的代理人团队是既得利益团体,金融科技的推动改变了行业生态,科技的运用则正在打通用户与产品、连接用户与服务,正在改变保险服务链条。
金融科技的手段提高保险行业的流程效率,精准定位用户需求,定制多样化的产品,改变产品同质化严重的现状,可以实现更为广泛的普惠金融服务;并且在渠道费用、管理费用上实现缩减,降低综合成本率。
中银保险保单可以贷款吗
保险产品种类丰富,可以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如消费者周转资金可以申请保单贷款。那么,中银保险保单可以贷款吗?短期意外险和健康险,由于没有现金价值,或者现金价值很低,这类保单不能进行保单贷款;而人寿保险、投资分红保险、养老保险等保单一般可以办理贷款。
中银保险保单种类较多,主要包括机动车辆保险、家财险、个人意外险以及责任保险等,其中短期意外险和健康险,由于没有现金价值,或者现金价值很低,这类保单不能进行保单贷款。一般寿险保单可以贷款,如人寿保险、投资分红保险、养老保险等,但保单贷款投保人缴纳保费在1年以上,且保单具有一定的现金价值;另外,被保险人的年龄需在18-60周岁之间,身份证明要合法,且不能有不良信用记录。
去保险公司办理保单贷款,相关材料需携带齐全,如本人有效合法身份证明、借款资料、中银保险保单向出贷款人提出贷款申请,并填写个人最高额保单质押贷款申请书等,中银保险对材料进行审核以及,符合规定,会按照合同约定向投保人放出贷款。
中银保险保单可以贷款吗?并不是所有的保单都可以贷款,如短期意外险和健康险,由于没有现金价值,或者现金价值很低,这类保单不能进行保单贷款;而人寿保险、投资分红保险、养老保险等保单一般可以办理贷款,但相关材料要携带齐全。
什么保险可以承保猝死风险
近来,新闻上经常报道有工作人员 猝死的事情发生。对于猝死这种看似“意外”的风险事故,购买哪种类型的 保险可以得到保障?高先生是一家企业华东区的经理,常常要出差,所以他很早就在一家保险公司购买了高额的意外保险。当保险人员再向高先生推荐寿险产品时,他认为自己的保障已经足够了。在保险人员的再三劝说下,他才再为自己购买了一款定期寿险。五年前的一个夜里,高先生一觉睡去却再也没有醒来。
家属很快向保险公司提出了理赔申请,然而,他们只获得了公司10万元的理赔金,高先生购买意外险的那家公司完全没有赔付。家属们刚开始不能接受,“他没有任何病史,在睡觉过程中就死了,这难道还不算意外吗?意外险怎么就不能赔呢?”,他们甚至还将那家保险公司告上了法庭。可法院最后还是驳回了家属申请赔付的诉求。
法院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判定,就是因为"猝死"并非法律定义中的“意外死亡”。在《保险法》中,“意外死亡”需要同时具备四个要素外来的、突发的、非本意的、非疾病性的死亡。而医学上对"猝死"的解释是平时貌似健康的人,因潜在的自然疾病突然发作或恶化,而发生的急骤死亡。
所以,“猝死”一般被看作因疾病死亡。若客户购买的是单纯的意外险,则不能得到赔偿。而定期寿险、终身寿险、两全保险等含有疾病身故责任的寿险产品则通常都可以赔付。 在此,不得不提醒广大市民,各类保险的功用都不相同,想要自身的风险屏障没有缺失,就必须完整地做好 保险规划。“只购买一份保险就万事大吉”的做法实在不可取。
猝死通常发生在平身体健康或貌似健康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就会导致患者死亡。意外险是不保障猝死的,消费者可以通过购买定期寿险来降低类似于猝死等疾病的风险。
新品测评


保险方案



热门文章

_副本.jpg)


先生
女士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