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保险受益人可分为指定受益人和法定受益人。《保险法》规定,被保险人或者投保人没有指定受益人的,被保险人死亡后,保险金作为被保险人的遗产,由保险人向被保险人的继承人履行给付保险金的义务。根据保险法的规定,人身保险的受益人由被保险人或者投保人指定。投保人在签署保单时,应明确写明受益人,如果未指定受益人,保险公司就会认为受益人为法定。保险专家表示,保险受益人指定优于法定。同时,指定的保险受益人获得的理赔金不需抵债,也不征收遗产税。保险专家认为,投保时受益人最好指定,一是避免引起纠纷,二是指定受益人比法定受益人更靠谱些。

指定和法定受益人有何不同?
问:结婚前我分别购买了一份
医疗保险和一份养老
保险,受益人是我的母亲。最近谈及此事时,老公要我将受益人改为他或者法定。
我的理解是:指定就是理赔的钱全面给指定的人,而法定受益是家里的成员平均分配。我想请专家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法定是怎么分配的?如果改了后,将来有小孩的话,能不能再改?
答:在
人身保险合同中,受益人是重要的合同关系人,是享受保险利益的人。
保险受益人可分为指定受益人和法定受益人。
《保险法》规定,人身保险的受益人由
被保险人或者
投保人指定。在投保人与被保险人不是同一人的情况下,投保人指定受益人时须经被保险人同意,目的是为了防止出现道德风险的发生,保护被保险人的利益,因为受益权的实现涉及到被保险人的身体或者生命。
指定受益人是指由被保险人或者投保人指定的受益人,指定受益人可以是一人,也可以是数人,并由被保险人或者投保人确定各自受益顺序和受益份额。象你这种情况,你可以只指定你的母亲或者丈夫任何一人或者二人同时成为受益人,将来如果产生理赔,指定受益人将按受益份额获取相应的保险金。
法定受益人是指由法律来认定可接受保险金的人。《保险法》规定,被保险人或者投保人没有指定受益人的,被保险人死亡后,保险金作为被保险人的遗产,由保险人向被保险人的继承人履行给付保险金的义务。《继承法》规定的法定继承人范围是:第一顺序继承人为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继承人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保险金在第一顺序继承人中平均分配,如果第一顺序继承人都先于被保险人死亡,则保险金在第二顺序继承人中平均分配。
值得提醒的是,投保时最好还是考虑清楚谁是你最想保障的人,并明确指定受益人。因为保险金如果作为遗产处理,经常会因为继承人的认定等问题而引起纠纷,处理结果还有可能使保险金的兑现与分配与您当初投保时的意愿相悖。
另外,在保险事故未发生前,受益人是可以变更的,而且没有次数的限制。你现在变更了受益人,将来有了小孩之后,还可以再次变更,但需书面形式通知
保险公司。
保险受益人最好指定 指定优于法定
保险离我们生活的距离是越来越近,越来越多人选择保险作为自己的重要保障方式。可是,面对保单的“受益人”一栏,人们该如何填写呢?
保单“受益人”的填写和规划很重要,这将决定保险金如何支付、如何安排。尽早指定受益人,既可避免纠纷,也可避免保险金成为遗产,而保险金不必用于偿还债务,并可免征遗产税,建议投保人最好指定受益人。
根据保险法的规定,人身保险的受益人由被保险人或者投保人指定。投保人指定受益人时须经被保险人同意。受益人是指人身保险合同中被保险人或投保人指定的有保险金请求权的人。投保人、被保险人均可作为受益人。投保人在签署保单时,应明确写明受益人,如果未指定受益人,保险公司就会认为受益人为“法定”。
保险专家表示,保险受益人“指定”优于“法定”。如果受益人是指定的,最终,被保险人一旦死亡,指定的受益人就可以直接得到保险公司的保险赔偿。同时,指定的保险受益人获得的理赔金不需抵债,也不征收遗产税。如果是法定,情况就不同了。若被保险人生前负有一定的债务,人身保险身故金首先是用于偿还其所负债务,剩余的金额部分才可由其法定继承人继承。
慧择提示:一般情况下,保险受益人最好是指定,“指定”优于“法定”。保险专家认为,投保时受益人最好指定,一是避免引起纠纷,二是指定受益人比法定受益人更靠谱些。
保险受益人是法定还是指定好呢?
买保险时,优先考虑指定受益人,有两点好处:
- 能设置受益比例及顺序:比如给女儿60%,儿子40%。而法定受益人只能平分给父母、配偶、子女。
- 理赔速度更快:手续简单,只需要身份证、死亡证明等材料。而法定牵扯继承顺序、受益比例等问题,理赔更复杂。
在购买保险时有任何疑问,都可以点击链接一对一咨询我们,深蓝保将在最专业的角度给你最好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