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
客服热线: 400-081-0388

保险保障金额11.58亿元

苗澜宝雯
569
前言:今年以来,银保监会迅速处置重大风险,严格依法查处金融领域重大案件。在整治金融乱象执法实践中切实执行对违规机构和责任人员“双罚”原则,前三个月共处罚银行业、保险业机构646家次,罚没合计11.58亿元,责令停止接受新业务12家次。银保监会:2018年一季度共处罚款11.58亿元一季度,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共处罚银行业、保险业机构646家次,罚款合计11.58亿元。浙商财险则因承保的侨兴债违约,赔付11亿元致使偿付能力不足吃了监管函,不过今年10月底公司增资到位,解除监管措施。泰康保险集团及旗下泰康资管和泰康人寿今年一共发起了7项增资计划,合计增资金额约24亿元。

一季度银行保险机构被罚11.58亿元

  今日下午,银保监会发布题为《稳中求进从严监管切实打好防控金融风险攻坚战》的文章,表示在今年一季度,银保监会坚持稳中求进、服务大局,严厉整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严守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为银行业、保险业回归本源、服务实体经济保驾护航。

  公告显示,2018年一季度,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针对公司治理不健全、违反宏观调控政策、交叉性金融产品违规套利、侵害金融消费者权益、编制提供虚假保险资料等乱象开展治理工作。

  今年以来,银保监会迅速处置重大风险,严格依法查处金融领域重大案件。坚持全面深入调查、快速通报,依法准确定性问责,加大违法违规成本,提高监管威慑力。2018年一季度,依法对安邦集团实施接管,重点惩治严重扰乱车险、农险市场秩序的违法行为,严肃查处浦发银行成都分行违规发放贷款案、邮储银行甘肃武威文昌路支行违规票据案、陕西和河南银行业金融机构质押贷款案等大案要案。通过案情通报和信息公开,第一时间发挥对全行业的警示作用,始终保持对各类违法违规行为的高压态势。

  公告显示,银保监会通过加强监管处罚,各类机构风险和合规意识显着增强,银行业和保险业市场秩序明显好转,违法违规行为和案件的高发势头进一步得到遏制。

一季度银行保险机构被罚11

  银保监会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坚决贯彻落实关于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的决策部署,深入分析金融乱象成因,进一步加强补齐制度短板工作,从根本上、源头上遏制金融乱象的发生;始终坚持强监管严处罚的执法导向,提高监管能力,增强执法科学性;以罚促改、惩前毖后,切实维护市场秩序,保障金融稳定。

  在整治金融乱象执法实践中切实执行对违规机构和责任人员“双罚”原则,前三个月共处罚银行业、保险业机构646家次,罚没合计11.58亿元,责令停止接受新业务12家次。处罚责任人员798人次,罚款合计2861.85万元,取消任职资格及禁止从业107人。


银保监会:2018年一季度共处罚款11.58亿元

  一季度,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共处罚银行业、保险业机构646家次,罚款合计11.58亿元。在被罚机构中,不乏国字头知名企业;从被罚事项来看,不少应了那句老话,“勿以恶小而为之”。这也暴露出险企的公司治理沉疴未除。常言道,“人要懂得爱惜自己的羽毛”,身处商誉社会、市场竞争充分的保险公司亦如是,更重要的是,要用正确的态度和方法来爱惜“羽毛”。

  所谓“羽毛”,即一家公司的名声,是其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也是其商誉价值的直观体现。商誉价值是公司无形资产的重要部分,可助其获得超额回报。所以,爱惜“羽毛”是理性企业追求的正向选择。同时,监管部门将声誉风险防控列为保险业九大风险防控重点领域之一,若不爱惜自己的声誉,也难免被“反向”惩罚。一正一反之下,爱惜名声也就成为了机构主动追求的目标。那么,为什么还会出现诸多机构被罚,频繁“掉羽毛”的现象呢?

  事实上,这与部分公司对爱惜“羽毛”的错误理解有关。我们看到,部分公司高调宣扬自己获得的各种奖牌或奖杯,部分公司每年斥巨资进行广告宣传,这些惯常套路本无可厚非,但危险之处在于,有的公司本末倒置,不重视产品研发能力、服务水平,而是过度包装“名声”。有的公司刻意塑造“低调”、“务实”的假象,实际上却视保险机构为融资平台、“提款机”,违规设置多重架构规避监管;还有的公司认为“没有负面才有好名”,视媒体正常的舆论监督报道、客户的投诉为“洪水猛兽”,不是想着怎么弥补公司短板,而是到处公关、删帖。

银保监会:2018年一季度共处罚款11

  爱惜“羽毛”是要回归本源,服务老百姓做好风险管理。好名声的本源是业务,正如那句老话: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目前,保险业“口碑”不够好与多种因素有关,仍然有不少人认为保险就是骗人的。

  爱惜“羽毛”更要苦练内功,完善公司治理。好名声不仅仅是业务过硬,也是自我管理规范,基本功扎实。从诸多上市公司商誉减值案例来看,公司治理不规范是重要原因。同时,公司治理不规范还容易给公司发展埋下“灭顶之灾”的风险隐患。目前,保险机构的公司治理缺陷集中体现为“先天不足、后天失调”:股东股权存在代持、隐藏实际控制人等风险隐患;三会一层权责不清晰,内部授权不合理;关联交易管理制度不健全;内部管控机制缺失等。监管部门已数次出手,建章立制,从严监管,将完善保险机构公司治理当作打好防控金融风险攻坚战的重要抓手。我们期待,保险公司都用正确的方式爱惜自己的“羽毛”,爱惜行业的“羽毛”。

  重塑行业形象的需要多方努力,保险公司须从细节抓起,从产品研发、营销手段、理赔服务等全方面抓起,真正让老百姓敢买、愿意买、放心买。必须强调的是,保险的本源是保障,是风险管理,险企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初心,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行。


保险机构今年增资金额达530亿元

  随着2017年尾声接近,这一年保险主体增资情况也一览无余,幸福人寿63.8亿增资拔得头筹。

  根据界面新闻不完全统计,今年涉及保险主体的增资计划高达44项,涉及金额达到530亿元。

  从金额上来看,幸福人寿63.8亿元增资拔得头筹。

  平安金融科技咨询、平安租赁和长城人寿的计划增资金额也很高,分别为50亿元、40亿元、50亿元。目前长城人寿的增资计划已经得到监管层批复,公司注册资本增至55.32亿元。公司增资目的是为了充足偿付能力以扩张业务规模,公司计划2021年保费规模达到149亿元。不过,公司近两年表现着实不佳,连连亏损,今年上半年便已亏近3亿元。

保险机构今年增资金额达530亿元

  平安租赁的增资公告是近两天发布的,中国平安拟与中国平安海外控股共同认缴新增资本,合计40亿元。中国平安今年对于子公司的增资颇为大方,分别向平安金融科技咨询、平安健康增资50亿元、6亿元,目前平安健康的增资已经批复,注册资本变更为15亿元。

  另外还有新华人寿合肥后援中心、人保再保险、大地财险、工银安盛中邮人寿的增资计划都在20亿元及以上。除了新华人寿对新华人寿合肥后援中心的27亿元增资尚未批复外,其余增资项目均已获监管层批复。上述公司注册资本分别增加至30亿元、104.3亿元、125.05亿元、100亿元。这些保险公司增资目的多是为了增强人资本实力,更好地进行业务拓展。

  增资计划在10亿元及以上的保险主体还有中原农险、陆家嘴国泰人寿、浙商财险、中法人寿、中融人寿、大地电子商务、中华人寿、长江养老、泰康在线。

  这其中不乏偿付能力告急险企,譬如中法人寿和中融人寿,两家公司近年因为股东增资迟迟不到位而一度偿付能力呈现负值。中融人寿在今年1月获批了一次增资,目前偿付能力充足率恢复正常。而中法人寿的增资迟迟未得到监管层批复,今年三季度偿付能力充足率进一步下滑,降至-2776%。浙商财险则因承保的侨兴债违约,赔付11亿元致使偿付能力不足吃了监管函,不过今年10月底公司增资到位,解除监管措施。

  从参与增资的资本方来说,泰康保险集团及子公司参与最多的公司。泰康保险集团及旗下泰康资管和泰康人寿今年一共发起了7项增资计划,合计增资金额约24亿元。其中泰康在线独占10亿元,泰康方面表示,增资为了满足偿付能力和防范流动性风险等需求,有利于提升市场竞争力。

  从2016年11月到2017年3月,四个月内幸福人寿共发起了两次增资计划,均得到监管层批复,3月底幸福人寿注册资已支付保费变更为101.3亿元。但是幸福人寿的偿付能力仍然吃紧,最新偿付能力报告摘要显示,公司三季度核心偿付能力与综合偿付能力分别为113%与154%,刚过监管层的预警线。


- THE END -
字数:3059
来源: 转载
【免责声明】作者在本站所发布的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 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特此声明!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hegui@zhuanxinbaoxian.com。
热门产品榜
重疾险
意外险
医疗险
寿险
储蓄险
大力水手
核保友好、有机会享更优费率
80851
超级玛丽13号
同种重疾二次赔、核保宽松
80151
达尔文11号
可选疾病额外赔、癌症/心脑血管
79523
i无忧3.0
大保司、核保宽松
69852
阿基米德
重疾补偿金、大公司品牌
69025
哪吒1号
重疾不分组、恶性肿瘤赔付间隔短
68891
超级玛丽真多次
可选重疾额外赔80%、重疾多次
68741
完美人生7号
女性特定疾病保障、癌症保障好
68542
妈咪保贝爱常在
重疾保额高、恶性肿瘤赔付间隔短
68045
青云卫5号
重疾额外赔60%、少儿特疾赔付
68005

先生

女士

获取验证码

您想咨询什么险种?
重疾险
定期寿险
医疗险
意外险
年金险(终身寿)
帮我定制
免费预约
我同意接受 [个人信息使用授权]。 您提供的个人信息用于我司后续致电进行保险产品介绍及投保协助,我们不会泄露给任何第三方或其他用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