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补充养老和商业养老保险

商业补充养老保险 商业补充养老保险如何购买
今天我们要说的是商业补充养老保险,大家可能对商业补充养老保险比较陌生,我们都知道社会养老保险是在法定范围内的老年人完全或基本退出社会劳动生活后才自动发生作用的。为了老年生活更加舒服,国家允许个人购买补充养老保险的。补充养老保险有分为个人储蓄和商业补充养老保险,其实商业补充养老保险就是商业养老保险。大家都知道养老保险都是多交多领的,因此补充养老保险还是很有必要购买的。

商业补充养老保险是什么
商业补充养老保险就是商业养老保险是商业保险的一种,它以人的生命或身体为保险对象,在被保险人年老退休或保期届满时,由保险公司按合同规定支付养老金。目前商业保险中的年金保险、两全保险、定期保险、终身保险都可以达到养老的目的,都属于商业养老保险范畴。 商业养老保险也可以当作一种强制储蓄的手段,帮助年轻人未雨绸缪,避免年轻时的过度消费。
为什么购买商业补充养老保险
基于社会养老保险给予居民养老保障的局限性,很多人都会选择为自己补充商业养老保险。众所周知,商业保险都是有投保期限制的,当达到一定年龄后,很多险种都不能再购买,即便是养老保险产品也不例外,因此消费者最好在年轻时就投保一份商业养老保险。此外,需要注意的是,消费者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购买相应的保险产品。
购买商业补充养老保险有什好处
1.保险养老方便可行。
补充商业养老保险不同于其他投资行为,不需要通过自己的承担能力和期望值来进行投资。虽然获得的回报不算高但总体可靠稳定,而且投保方便。
2.缴纳和领取明确。
补充商业养老保险,投保人可按自己预期,在专业人士的协助规划下,制定合适的缴费额度以及缴费时长。在约定的期限缴满保费后,投保人可以按月领取明确数额的养老金。
3.引导人们储蓄。
商业养老保险有强制储蓄功能,正好为投保人实行了“存款”计划,定期的交付保费,换取长远的养老保障费用。同时,因退保的损失过大,人们在选择参保后一般不会轻易退保,从而加强了这种储蓄方式的强制性。
商业补充养老保险有哪些种类
1.传统型养老险。
这类养老保险适合理财风格保守、没有良好的储蓄观念、不愿承担风险的人承保。优点是风险低、但不能有效抵抗通胀。
2.分红型养老险。
这类养老保险有不确定的分红利益,抵御通胀能力较好。适合对长期利率看涨、对通货膨胀因素特别敏感的人群。
3.万能型寿险。
万能险寿险的保底年利率在2.0%~2.5%之间,保额可变,缴费灵活,抵御通胀能力较好。适合收入较高的人群。
4.投资连结保险。
设有不同风格的投连险账户可供选择和转换,适合收入高、期望高收益,风险承受力高者。
商业补充养老保险如何购买
1.商业养老保险越早购买越好。
年轻时就补充商业养老保险。保费支出会较少,经济负担也比较轻。而且商业养老保险具有人寿保险和养老金双重保障,越早购买越早获得保障。
2.购买保额应在在20万元左右。
保险专家表示,在全部养老保障里,商业养老保险所占的额度最好应达到25%-40%。因此,消费者在参保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商业养老保险的保额控制在20万元左右最为合适。
3.投保须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
选择哪一种商业养老保险产品则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而定,各种养老保险特色各异,投保人可根据家庭自身情况有选择性地予以投保。
商业补充养老保险如何领取
商业养老保险通常有定额、定时或一次性趸领三种方式。趸领是在约定领取时间,把所有的养老金一次性全部提走的方式。定额领取的方式和社保养老金相同,即在单位时间确定领取额度,直至将保险金全部领取完毕。社保养老金是以月为单位时间,而商业养老保险多以年为单位,如平安人寿的长青终身养老年金保险等,都采取按年给付的方式。定时,自然就是约定一个领取时间,根据养老保险金的总量确定领取的额度,例如确定要15年领取完毕养老金,那么保险公司将根据养老金总额,确定每年可以领取的具体额度。有些养老年金保险合同中有约定的时间,有些可以自由选择领取的方式,中间亦可以更改。
商业补充养老保险领取年龄怎么选择
我国法定的退休年龄为女性55周岁,男性60周岁,社保养老金即是按照这两个年龄段进行领取。相比之下,商业养老保险的领取时间则灵活得多,提供了领取时间的多种选择,并且在没有开始领取之前可以更改。年金领取的起始时间通常集中在被保险人50、55、60、65周岁这四个年龄段,也有更早或更晚的。
商业补充养老保险领取期限是咋样的
所谓保险期间,简单来说就是从保险合同生效到终止的时间跨度。在被保险人正常生存的情况下,保险期间将直接关系到养老金领取的时间长度。定期和终身的养老保险产品都非常之多。
个人商业养老保险买多少钱才够养老?
我国的体系主要由社会养老、企业年金和个人组成。随着物价的不断提升以及生活成本的逐年提高,不少老年人退休后都多少会感到,仅仅依靠,很难继续维持退休前的生活品质。同时,健康状况每况愈下,仅靠职工也并不够用。在这种情况下,投保商业养老保险成为人们解决养老问题的一个重要砝码,但需明确一些问题。
定保额。确定保障额度是在购买之前首先要考虑好的,这主要是综合考虑未来的养老资金需求缺口和自己现在的经济承受能力。因为每个人在退休后对生活品质和资金的需求是不同的。还要考虑到通货膨胀等无法确定的因素,这些都直接影响到养老金的总需求。测算方法:先计算退休后资金需求和收入的差额,然后再计算商业保险金在填补这个差额中占到多少比例,就可以直接反推出自己每月或每年需要领取多少商业养老金,也就能马上找到对应的保额了。
定领取方式。领取方式也是因人而异,目前商业保险养老金的领取有趸领和期领两种方式。前一种是到了约定的时间一次性付给保户一笔养老金,这种领取方式适合打算退休后进行二次创业或者退休后有一个较大计划的人群;后者是分期给一小笔养老金,可以月领和年领,适合细水长流型的老人。
定领取时间。领取时间也可以理解为领取年龄,这个领取时间是可以在与保险公司签订合同的时候与之协商好的。不过一般情况下大多数人会选择与退休年龄衔接,这样在退休之后就立即有养老金领取,生活上不会出现较大的波动。
定类型。养老保险的类型主要有分红型、万能型和投连型三大类,这几种类型的产品是随着收益越高风险也随之越大的,其中以投连型的风险最大。
定领取年限。领取年限分两种,一种是保险期间为终身没有最低领取年限,保证被保险人活得越长这一越划算。另一种保险期间是定期的,同时会设定保证领取的年限。
另外,在购买养老险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确定自己大概需要投保多少的商业养老保险。设定每个人60岁退休后可健康活到85岁,只计算伙食费,每天每顿伙食费按10元计算,那这25年间的伙食费要花去10元 3顿 365天 25年=273750元,再加上一些基本医疗费用,养老金的数字还要增加。考虑到通货膨胀因素,还应选择有增值功能的养老险。
其次,目前市场上的传统型和两全型养老回报额度较为确知,投入较少,适合一般工薪阶层;而投连型和万能型由于投入较高,适合投资意识较强,高收入人群。
最后还要确定领取年龄、领取方式以及领取年限。投保人可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和家族寿命作选择:家族有长寿史,可考虑领取时间比较长的终身养老险,如果家族无长寿史,可考虑选择定期养老险。
商业养老险可补充社保养老
社保不能完全满足未来养老经济需求 全职太太——理财互动
周慧,本人28岁,目前为全职太太,在以前公司挂靠购买广州社保,公司支出部分也由个人支出,年缴社保费用约为7000元左右,另于今年购买了一款 重大疾病险,缴费20年,保额39万元,年缴保费9600元,另附加一年期的意外险200元。
老公有深圳普通医保外加公积金,另外因为工作原因,公司还有额外购买意外医疗,意外的保险。小孩两岁半,没有购买任何保险。
家庭财产情况
广州的房子月供2600元,还有4年即将供完。股票账号上约有30来万元,其他现金约40万~50万元。老公年收入约50~60万。本人收入为房租约3000元/月,另有计划一年之后上班。每年给宝宝存定期2万~3万元,已存了2年,计划为宝宝按此比例存至18岁用于教育基金。
咨询
请问我 家庭保险保额够吗?还需要加多其他哪方面的保障?
我现在的选择是直接为宝宝存定期,请问这样合理吗?
由于是外来户口,想请问挂靠购买广州市的社保还用吗?
友邦保险专家表示,先生是这个三口之家的主要甚至唯一的经济支柱,从他目前情况来看,意外、医疗已有一定保障了,但一旦他发生重大疾病或者身故的风险,家庭经济来源就会中断,这将大大影响整个家庭的正常生活,因此,应该首先考虑为先生补充重大疾病保险,并加强身故方面的人寿保障。
中国人寿 保险规划师表示,太太拥有重大疾病的保额有39万元,基本可以补偿因重大疾病给家庭带来的经济损失。
另外因为太太目前的收入主要是来源于先生的收入,也就是说,如果发生日常疾病或者意外去到医院进行治疗,并没有其他渠道进行报销,因此还需要购买一些医疗险,用以补偿生活中因疾病或者是意外在医院中的花费,也需要购买一些住院、手术津贴险种。
而对于孩子而言,友邦保险专家表示,只是给宝宝每年存定期过于单一,并且存款利率国家时有调整,未必能抵御通胀,更未能考虑到抵御孩子的人身风险。
因此,建议考虑进行合理的资产配置,一部分用于存款作为最基本的未来储蓄,一部分进行基金定投获取一定的投资收益,一部分则购买意外及重大疾病方面的保险,以及规划未来的教育基金。
据介绍,缴费满15年是参保人员达到法定正常退休年龄时可享受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必备条件。要按月领取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1)到达国家规定的法定退休年龄;(2)本人在参保期间按规定缴纳了养老保险费。
养老金的领取有一定的条件,必须满足这些条件才能领取到,而且就算领取到了,还不一定能够满足养老需求,所以最好还是补充购买一份商业养老险比较有保障。

新品测评


保险方案



热门文章




先生
女士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