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五险一金是怎么算的?

五险一金是指职工在工作期间,企业向社会保障基金中缴纳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以及住房公积金。五险一金是职工工资的一部分,不同于个人所得税,是由雇主为雇员代缴的。那么,五险一金是怎么算的呢?
工资基数是影响五险一金缴纳金额的重要因素之一。工资基数是指职工正常工作期间基本工资的3倍,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60%。也就是说,五险一金的缴纳金额是根据职工的工资基数来计算的。
除了工资基数,社会平均工资也是影响五险一金缴纳金额的重要因素之一。社会平均工资是指上一年度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社会平均工资每年都会出台新的标准。以2021年为例,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缴费基数由原来的最高12个月的社会平均工资改为最高22个月的社会平均工资,使得职工的社保缴纳金额相应上涨。
个人缴纳比例也是计算五险一金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职工养老保险的个人缴存比例为8%,企业比例为20%;职工医保的个人缴存比例为2%,企业比例为10%;职工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的个人缴存比例和企业缴存比例均为0.5%。
下面通过一个具体计算实例来更好地理解五险一金的计算方法:
某公司员工张三的月工资为8000元,该公司位于上海,社保缴纳比例为职工8%、企业20%。按照上海社保中心规定,该月社保缴纳金额将被分配至五险一金,各项金额分别为:养老保险1360元、医疗保险320元、失业保险40元、工伤保险20元、生育保险20元,住房公积金按照公司政策为1200元。五险一金总额为2940元。
五险一金的计算方法是非常复杂的,不同城市、不同地区、不同企业缴纳比例、不同职工职业等等因素都会影响五险一金的具体计算方式。因此,了解自己的五险一金缴纳情况,不仅能让职工更好地规划个人财务,还能帮助职工了解自己的社保福利权益。
新品测评


保险方案



热门文章




先生
女士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