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由于资产处置真实价格难以准确衡量,个人便可获得设租的机会,资产处置不可避免地面临暗箱操作、内幕交易等潜在内部风险。如个人可能会低价出售资产以换取个人租金,或者有意泄露不良资产底价、处置预案等重要商业机密,使资产处置陷于被动。各类监督检查往往以最完善、最规范、最理想的市场化要求来审视不良资产处置,而忽略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还是个不成熟的婴儿,我国的市场化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资产管理公司对处置方式和损失的认定,一般采取委员会决策机制。通过上述可以看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面临的风险都是可控制的,因此相关部门需提起重视。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帮助投资者更好的进行投资时,也必须承担一定的风险。根据对中国金融资产市场的分析,可以看出目前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所面临的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点。
投资分红保险划算么?重疾分红险,投资保障两不误!
1.道德风险
一是内部人经营行为道德风险。由于资产处置真实价格难以准确衡量,个人便可获得“设租”的机会,资产处置不可避免地面临暗箱操作、内幕交易等潜在内部风险。如个人可能会低价出售资产以换取个人“租金”,或者有意泄露不良资产底价、处置预案等重要商业机密,使资产处置陷于被动。二是债务人道德风险。由于受人员少、资产量大、地域宽广的约束,以及剥离之初的不利舆论,不少债务人借剥离之机逃废债务,回避与公司债务追偿人员见面,甚至擅自处理、变卖抵押物。三是母体银行的道德风险。不良资产剥离后,原经办行往往存在“一剥了之”的思想,不仅不愿利用自身在当地信息及贷款、结算优势,帮助资产管理公司追索债务,而且不少明知债务人有逃废债务行为却置之不理,更有甚者少数还为债务人“通风报信”,帮助债务人疏通关系,躲避债务。
2.处置风险
由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作为金融制度创新形式,其运作方式在我国没有现成的经验,不少关于不良资产处置的规程都是在实践中陆续出台和不断完善的。因此,不良资产处置随着时间的推移,制度在不断完善,约束在不断增强,但这其中必然会存在这一现象: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必然没有后面的人吃得干净、吃得完整。对于资产管理公司人员来说,不开展不良资产处置就面临政策风险,但只要处置了不良资产就可能面临处置不规范、处置调查线索不全面、处置没有实现价值最大化的风险。各类监督检查往往以最完善、最规范、最理想的市场化要求来审视不良资产处置,而忽略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还是个不成熟的“婴儿”,我国的市场化还处于起步阶段。
3.技术风险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定价风险,国外资产管理公司一般按评估价格或模拟市场价格收购不良贷款,这就为监管机关、社会公众对资产管理公司运作状况的评价提供了一个相对客观的市场化依据。而我国为尽快解决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问题,在第一批政策性剥离不良资产时采取了按账面价值收购不良资产的做法,而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的较大差异,使资产定价缺乏可靠的判定依据,也给监管机关的审查带来了困难。同时,目前我国对不良债权的价值评价更是缺乏科学的方法,在不良资产商业化收购过程中,各家资产管理公司在为竞标不良资产定价过程中也是煞费苦心,资产如何定价才能最大限度地保全国有资产,成为当前各家资产管理公司存在的重大风险点。二是规程操作风险。即资产管理公司运用各种手段进行处置,如折扣变现、招标、拍卖、协议转让时,究竟运用哪种方式、何时处置为最大化处置,同样缺少合理的判定依据。如对实物资产出租,如何因资产类别不同而确定不同的租赁期以提升出租资产的价值;拍卖如何确定合理底价,把握拍卖时机,挖掘客户等均为影响拍卖结果的重要因素。而且这些技术操作由于受业务人员自身素质的约束,往往使处置最大化得不到有效实现。
4.决策风险
通常集体决策被认为是最民主、最公平的决策,但潜在的集体决策风险往往被忽略。目前资产管理公司对处置方式和损失的认定,一般采取委员会决策机制。但一方面由于债务人情况复杂,各决策人员仅依靠业务人员提供的调查报告或处置方案,来了解债务人情况,是远远不够决策需要的。另一方面,多数决策人员只是“兼职”审议决策,随着处置量的加大,提交会议的方案愈来愈多,时间、精力有限,只要方案和调查报告写得好,一般均能顺利通过。这其中还不包括业务人员为个人私利,在制作方案时会利用集体决策的误区,采取规避风险的方法,制造决策陷阱,造成决策失误的情况。
目前,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需承担的风险主要有以上四点,这些风险也是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尝试市场化运作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通过上述可以看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面临的风险都是可控制的,因此相关部门需提起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