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保险不能只听推销的
买保险本来求的是一份保障、一份安慰,保险虽然不能避免事故,但是可以转移、分散可能发生的风险。但保险行业的乱象,却成为很多投保人的一块心病。
买保险不能只听推销的
家住西安西影路的林叶女士最近特别烦,2005年她为家人购买了一份平安保险公司的万能型保险,费用交了6年,慢慢发现与当时业务员承诺的不符。现在她找保险公司要求全额退保,保险公司又推到业务员身上,拖着不处理。这两天又有一家保险公司给我打电话推销,会不会又有啥‘猫腻’?林女士忧心忡忡地说。
回忆当时购买保险的情况,林女士清楚记得,业务员承诺说除每年几十元的保险成本外,无任何费用,和银行一样支取方便,而且比银行的利息高很多。我住的小区就有多人购买,最近我去交保费才知道,已经赔了一万元了,原因是还有一种叫初始成本的费用,如果你买五千元的话,初始成本就是60%,一入保就赔两千元了,一支一取照扣不误。她一边翻保险合同一边给记者说:虽说现在看,合同中都有说明,但这些保险行业的术语,像什么现金价值,初始成本,老百姓根本看不懂。人家不会给你都说到,光说对你有利的。前几天,林女士找到当时办理保险的业务员李丽,她的解释是当时不知道有初始费,是领导叫这么推销的。
业绩压力大骗保也是被逼的
几天的走访中,记者接触到不少保险公司的业务员。对于行业里骗保、诈保的案例,他们有自己的看法。杨帆是平安保险的一名业务员。他说:我强烈谴责那些无德的业务员,是他们把保险环境搞得一团糟。但是,骗保的哪家公司都有,个别公司做得大一些,所以被骗的就多一些。总结各种骗保、诈保的手段,他特别归纳了两条。
出现频率最多是,业务员一味地强调某险种如何有保障,回报如何高,而对一些保险责任方面却避重就轻。因为保险公司都是条款式合同,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客户是很难理解的,业务员的解释稍有不到位,反馈给客户的信息就会出现很大的偏差。
其次,有些客户已有病在身,按规定他们是不能投保的,但有些业务员在给他们办理投保时却向公司隐瞒其病情。其实这种投保,病人投了也是白投,最后要想得到公司的赔付,简直比登天还难,到头来吃亏的还是客户。
比如销售误导问题,没有哪个销售人员本身就想误导,都是被业绩逼的。全国几百万保险代理人,没有社保,没有基本工资,他们也得做业绩吃饭。最近刚刚跳槽的业务员权春林向记者抱怨:如果保险制度好了,我想都不需要保险代理人了,现在的保险公司太过于追求业绩了,而忽略了业务人员的素质培训。
记者了解到,保险公司基本都采用的是提成制的回报机制,不但完成销售的业务员有提成,其团队甚至分公司的领导也有。因此,无论是领导还是业务员都会想方设法增加业务量,甚至出现了返佣、高薪挖其他公司业务员、互相压价抢业务等现象。
权春林的辞职,就源于一次行业内的无序竞争。据他讲述,新华人寿保险公司陕西分公司今年初开始筹备电话行销部门,公司开出了远高于同行业薪资的条件将大量同业人员挖到公司,在明确只有300个席位的政策下,将人员扩充到将近600人。但是到3月1日筹备工作基本结束的时候,公司却开始以长相不好,影响公司形象,工作经验不够,资历不够等原因进行大规模的裁员。自始至终公司都没有和我们签订劳动合同,我们的利益要怎么维护?。权春林越说越气愤。
仔细看合同免得被忽悠
解决保险从业人员的地位与待遇问题,平衡保险公司的利益以及统一行业的服务标准,被认为是保监会亟待解决的三大问题。杨帆认为:这些根子上的问题不解决,骗保是在所难免的。
据杨帆介绍,其实像部分客户所说的问题,保险合同上都有明确说明。例如代签字无效,例如计划书中现金价值已充分反映初始费用,若认真阅读保险合同,是能够发现问题的。而且,每款保险都有10天左右的犹豫期,在这个期间内退保是没有任何费用的。如果客户只听信业务人员的介绍而忽略了阅读合同,既容易被骗保,理赔的时候也会扯皮。
即使客户去理论,保险公司也不会配合,因为没有凭证。合同上的条例与保险责任写的很清楚,没在合同里注明的东西即使嘴上说的再好法律也是不承认的。大家一定要认真查看合同,这也是谨防被骗的最好方法。杨帆提醒说。(来源:西安文明网)
保险方案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先生
女士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