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税政策对保险的影响
美好未来与新保增长乏力的矛盾仍在,产品端、销售端陷入发展瓶颈期,广阔前景描绘在前,保险公司却无力触及。
延税试点对寿险基本面的拉升并不如市场观点般乐观,延税政策的税优敏感人群基数过小,导致对保费的直接拉动十分有限,不存在市场乐观预期的打破寿险业增长困境。延税政策最大看点在于为保险业提供中高端人群切入点,友邦中国的成功说明中国中高端人群保险需求有潜力可挖。
直接拉升保费有限
2012年出台延税政策的可能性很大,一是提出试点至今已经五年;二是延税政策的出台是社会矛盾倒逼,财税必须让利:在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沉重养老负担下,政府没有财力像欧洲高福利国家一样承担养老责任,唯一可行之路就是向美国学习,建设养老第二、第三支柱,注重发挥商业保险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作用,通过税收优惠等措施鼓励企业或个人建立保障计划。
延税试点条款与之前各公司在售的分红型(万能型)养老险无大区别,不同在于投保支出可享受税收延迟。即在投保当期,保费可以在个人所得税税前列支,抵减部分当期个人所得税。而到养老金领取时,由于养老金替代率的问题,完全有可能达不到起征点而享受免税。
一个之前没有投保意愿的个人,在延税试点推出后是否有意愿投保,在于税收抵免的刺激是否足以激励投保人投保。2011年9月的个税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大大减少了可能有投保意愿的人群基数。
2007年个人延税养老试点提出时,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仅为1600元,时至今日个税起征点已经历两次调整。自2011年9月1日起,按照新修改的个税条例,个税起征点提升至3500元。九级超额累进税率结构修改为七级,相应的级距等也进行了调整。
我们按18%计算税前可列支的社保三险一金(上海地区的缴费工资基数上限为11688元),按新个税条例测算,单纯从税优敏感角度得出如下结论(仅针对工资薪金收入人群):
税前月收入在4269元以下的人群不需纳税,不受延税政策影响;税前月收入在4269元-6100元的人群,适用税率仅3%,如果参照现有的分红型养老保险条款,投保后,每月初始费用扣费费率大于3%,可能无法刺激投保意愿;税前月收入在6100元-9761元的人群,超额累计最高档税率为10%,可能会有投保意愿,但是这个收入区段的人群多为刚刚工作的白领,有现金流比较紧张的特征,每月500元-700元的现金对于这个区段的人群边际效用较大。而且这一年龄段,养老保障并非最迫切的需求,买房供房更需现金流。特别是考虑初始扣费因素后,投保意愿可能不强。
税前月收入在9761元以上的人群,超额累计最高档税率为20%以上,投保节税效果明显,这群人是对延税政策最敏感的人群。我们在做保费规模测算时,仅考虑工资薪金的纳税人群:全部是阳光收入,且完全按章纳税。
如果不是从企业领取工资薪金,靠劳务报酬生活的个人,据测算,月劳务收入超过38000元,超额累计最高档税率才可能达到前面分析的税优敏感率20%。鉴于劳务敏感测试出的收入水平过高,估计占比非常小,忽略不计。
根据《2011上海统计年鉴》,2010年末上海市在岗职工为617.7万人。我们无法查到官方公布的职工收入分布数据,仅依据上海统计局发布的《城市居民家庭生活基本情况数据表》,年收入62456元即被划入高收入户的分组法,估计年薪10万元以上的人群占比不会过高,表中的情景2可能最贴近实际情况。
上海在2011年各省市人均可支配收入中排名第一,如表所测算,延税险种本身带来的保费增长也仅在36亿元左右,即便延税政策在全国推广,考虑到税优敏感人群并非大面积覆盖,延税政策带来的保费增长空间可能不大。
从个人延税上海试点来看,市场普遍的观点认为,上海试点最利好总部在上海的太保,太保在上海团险年金业务方面确实有优势,但这并不是太保的绝对优势。因为团体保险业务是交叉的,同一个公司可能会持有几份团单,同时是好几个保险公司的客户,最后谁会在个人延税险种销售中取胜也不一定。此外,根据上述测算保费增长空间仅为36亿元,谁胜出意义都不大。
据悉,个税自2011年9月调整后,纳税人数由约8400万人减至约2400万人。我们假设2400万人中10%属于延税试点的税优敏感人群,由此推测全国的保费收入仅在150亿元(240万人×500元/月×12月),相对于寿险一年大于5000亿元的新保收入,不存在之前市场乐观预期的打破寿险业增长困境。
此外,延税养老的保费是稳定的月缴保费,如果免税额度不变,从静态来看,保费增长来自参与延税养老计划的人数增加。在税优敏感人群逐步参保完毕后,如果每年参保人数没有大幅递增,总保费应该是基本平准状态,新保增长贡献有限。
从乐观角度看,延税养老政策的出台,配以保险公司有效的销售宣传影响,全面唤醒国民的养老保险意识,大量居民投保(并不仅仅限于税优敏感人群),如果再配合未来国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提升的情景,市场上所谓爆发性增长的观点并非完全不现实。
延税政策最大看点
美国现行的第三支柱养老金制度是逐步积累和调整形成的。最早出现的是雇主养老金计划(目前的第二支柱),然后是政府强制性养老金计划(目前的第一支柱),最后是个人储蓄养老金计划(目前的第三支柱)。
美国的第二、三支柱养老金并非雇主和个人的完全自发行为,而是政府通过税收优惠政策所支持的结果。有效的政府宏观调控政策是其第二、三支柱养老金计划发展的重要基础。2010年末美国私人养老金总资产达17.4万亿美元,其中个人养老金资产(IRAs)达到4.7万亿美元。
通过比较发现,中国对个人养老的税优幅度高于美国。但由于中国居民可支配收入低,居民贫富差距较大,税优政策的覆盖面较窄,个人延税政策起不到大幅拉长保费的效果。
目前保险渗透率低,一是普通百姓传统储蓄养老观念根深蒂固;二是普通百姓手上没钱。
这就是保险的悖论,最缺保障、最需要保险的中低收入群体可支配收入太低,保险支出可能影响他们日常生活水平。而有购买力的中高端人群,手上有钱相对不缺保障。
在全民没有快速富裕起来之前,中高端人群是保险业值得挖掘也必须深度开发的金矿,这也是延税政策的最大看点:为保险业提供中高端人群切入点。友邦中国的成功说明中国中高端人群的保险市场有潜力可挖。
友邦保险2011年年报披露:友邦中国新业务价值增长50%,新业务边际利润率由2010年的33.2%上升至2011年的47.2%。
而友邦中国2011年新保期缴保费仅增长5%,新业务价值却增长50%。这说明新保保费缴费期限拉长,产品的边际利润率大幅提升。不靠冲量,一样能创造高价值,只要找准了目标客户群。
国内保险业经过多年粗放式增长,营销渠道发展除了缺乏效率外,低端营销员拉低营销员群体的信誉度,给保险业的形象和声誉带来严重负面影响。营销渠道的保险销售主要以做熟客为主,基本都是在营销员人脉关系范围内展业。营销员层次越差的保险公司,客户就越集中在中低收入人群,这与保险公司锁定中高收入人群的未来规划存在较大差距。
自食其果的结局是:人海战术为行业带来大量中低收入客户,业内有一种说法:财富金字塔的底端已经被百万保险营销大军反复翻了好几遍。
作为非生活必需品,亦非奢侈品的寿险产品,现阶段保险销售主要靠保险公司强力推销。受行业起步初期走偏了的销售文化影响,大多数人对保险有一种本能的排斥感,销售难度相当高。
而对于有保险需求的中高端人群,国内保险公司或是由于没有合适的产品,或是销售人员素质普遍不高,再加上市场对于整个保险业的信任危机,保险公司无法与潜在目标客户群对接。
此次延税试点推出,个人所得税累进税档越高的客户,受税优政策的刺激越大,投保意愿越强。通过延税险种的投保,保险公司自然切入中高端客户。保险关系一旦建立,针对这些有购买力的客户二次开发的前景可观。
太保、国寿正在做战略转型,核心即是以客户为中心,一个很重要的用意就在于加强对现有客户的服务和深度挖掘,而现有客户如果以中低收入人群为主,挖掘潜力有限,保险业急需有购买力的客户加入。此次延税试点对保险行业意义非凡,为保险业的精准营销提供很好的切入点。
颇显暮态的朝阳行业
自2008年以来,寿险新保增长持续乏力,保险公司在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面前踯躅不前,悲观者甚至提出保险业步入低增长周期。保险股近两年来股价低迷,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场对于保险渗透率提升前景的怀疑。
2008年之后,在升息、资本市场低迷等不利外部环境下,寿险新保费增速放缓是必然的,但是之前在快速前进中掩盖的行业自身的问题开始逐步暴露。
收益率低导致产品缺乏吸引力是首要问题。
对于有现金价值积累的长期寿险而言,传统险2.5%的定价利率还跑不赢CPI,客户投保兴趣不大,除非投保人对价格不敏感。
近年来主打销售的分红、万能险等投资型险种,分红结息水平与投资收益密切相关。由于销售人员在售出产品时过多强调产品的投资功能,保障功能被淡化。而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水平基本由定息资产的收益率主导,目前唯一能指望带来超额收益的股市近三年连续不景气,保险投资的收益率与可比渠道相比并无优势。
因此,除了定期寿险、人身意外等纯消费型保障险种外,投保需求一直不高。
但纯保障型险种的件均保费低,保费规模贡献有限,保费增长缓慢。我们从平安、太保寿险传统险保费增速来看,自2008年以来,传统险增速基本在5%以下,如果扣除续期因素,传统险新保可能是负增长(由于无法获得行业分险种数据,仅以此两家为代表)。
缺乏效率的营销渠道亟待升级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银保渠道受冲击之后,寿险电销渠道仍在培育中,迄今还没有找到更好的替代渠道。而寿险核心的营销渠道,除平安在营销方面体现出一定的效率和理念外,人海战术、砸费用这些粗放手段仍是行业重要的业务取得方式。
从营销员产能来看,行业人均产能3000元左右,对应营销员行业人均月首年佣金只有几百元,远低于各地的社会平均工资水平。
营销员产能及直佣收入水平证明,大多数公司仍然是将营销转型当口号喊,主观或迫于市场业务压力被动在做的仍是粗放式发展模式。寿险发展初期冲规模占地盘也许有必要,但是在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追求效益一定是核心。
近几年营销新保增速缓慢可能说明这种模式走到头了。有没有能力在谋势之后谋利,可能是下一阶段各保险公司竞争分化的重要因素。(来源:和讯理财网)
保险方案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先生
女士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