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大东方的种种
经历了并不如意的第一年后,中新大东方开始着手解决一些存在着的差异,一个重要体现就是管理本土化。中新大东方总经理陈建材称,将以先进技术配以本土化管理,希望将公司带上一个新的发展轨道。
调整的同时,中新大东方并没有放弃对外扩张的步伐——5年开设15家分公司的目标依然没有改变。重庆和四川分公司将先后在今、明两年开业。
尽管如此,中新大东方目前的保费规模,与管理层的目标依然有很大的差距。要完成2007年的目标有很大的压力。陈建材称。
管理团队本土化
2007年6月中旬,保监会核准李定志中新大东方副总经理的任职资格。中新大东方内部人士透露,李定志将负责团险。
李的加盟被认为是中新大东方本土化的一次突破——至此,公司中方高管人数增至两名。此前公司唯一一名中方高管,是主管人事的副总经理王柏清。
资料显示,李定志先后担任平安人寿四川分公司总经理、重庆分公司副总经理,2006年年中开始担任平安养老保险公司重庆分公司总经理。
按照中新大东方人内部人士的说法,公司团险部将在2007年7月组建。
此前,中新大东方高管中负责业务的主要来自外方股东新加坡大东方寿保险有限公司(下称大东方人寿),如负责营运的陈若贤、负责精算的萧振威等。开业后的第一年,中新大东方先后经历了人事两次变故(本报2006年11月13日16版《17选1中新大东方收紧入职门槛》和2007年4月30日16版《四骨干集体请假中新大东方人寿人事浮沉》曾予报道)。
陈建材如此解释这种变化,来重庆两年最大的一个感受是文化上的差异。文化不一样导致处理事情的方法不一样。在新加坡,就是按规则办事情,做得好就干,做得不好就走人。国外的公司在管理上比较规范、产品开发、投资、精算都比较在行,但是如果直接照搬过来肯定不行。
调整始于人事。
陈介绍,中新大东方将本土化管理团队,我们今后开设的分公司的总经理都将是本地人。让当地人去管理当地人,这样比较恰当。陈说,不管是多么优秀的人才,到公司都要经过培训,这不仅仅是为了技术上的支持,更重要的是在培训期间达到文化上的认同。比如,新的分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会被安排到重庆、新加坡大东方人寿进行6至9个月的培训。
决策机制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在重大问题上,中新大东方高管层将进行集体讨论,参与讨论的人主要是几个高管,讨论的问题包括区经理的任免、重大资金支出等。当然,我们不可能像一些公司,要把重大问题的文件传回国外,然后再做决定,(这样会)贻误战机,只要在股东授权范围内,我们都可以通过集体讨论迅速解决,从而不影响效率。陈建材说。
扩张从重庆开始
中新大东方的本土化,亦在业务层面上有所推进。
银保业务上,中新大东方选择和当地的重庆商业银行一对一合作。陈建材介绍,国外成功的银保模式都是一对一,这样可以避免产生一对多这种不对等的关系。
现在我们的单多量少,也许会有一些改变。当到了一个新城市开设分公司后,我们也许会改变这种模式,顺应当地的潮流。陈建材说。从截至2007年5月的数据看,中新大东方的银保收入为187万元,在其业务结构中约占50%。
此前一直坚持保险不是投资理念的中新大东方开始顺应潮流,开发顺锦、送鸿、顺丰年等分红险、万能险产品。截至2007年5月,分红险和万能险业务在中新大东方整个业务结构中占比约90%。其中,个人营销渠道中,二者保费收入分别为74万元和90万元,银保渠道分别为163万元和4万元。
为了在保费规模上有所突破,中新大东方计划大举扩大代理人的规模。目前,其代理人约300人,根据此前的计划,2007年将增至1000人。现在可能有一些调整,但是2007年末至少要达到500人的规模。陈建材说。随着代理人规模的扩大,王柏清透露,2007年中新大东方还将陆续推出养老、医疗、定期等多种保障计划。
调整中的中新大东方也将迈开全国扩张的步伐。
陈建材透露,中新大东方将很快获准在重庆开设分公司。按照公司中期的商业计划,5年内将开设15家分公司;稍近一些的计划是,今、明两年,重庆、四川、浙江分公司将会陆续开业,然后是北京、南京、广州等分公司。
然而,地处山城,决定了中新大东方在全国性营销渠道的开拓方面,将比其他公司花费更多资源。消息人士透露,中新大东方将把营销外包给一家综合性的金融公司,与该公司签订的合同长达5年。
保险方案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先生
女士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