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能险“受挫”,分红险“吃香”
万能险的失宠,直接或间接的导致分红险从中得利。在分红险日益火爆的同时,看似深受打击的万能险却并没有从此跨台。目前,仍有一些保险公司坚守万能险阵地,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当各主要寿险公司不遗余力狩猎分红险时,分红险的负债成本不可避免地扶摇直上;相反,被冷落的万能险,其结算利率则节节下挫,至今年6月,仅有平安和泰康等少数公司万能险结算利率勉强维持在4%。
而本刊统计数据显示,截至6月,各家寿险公司万能险近一年来的年化结算利率,最高者为天安人寿(601628,股吧)4.75%,而其中的半数公司不足4%。
同期上海证券报披露,2010年寿险三巨头中国人寿(601628,股吧)(601628)、平安人寿、太保人寿此次将向分红险客户派发的分红水平大致接近:5.5%(含约2.5%的预定利率,下同)、5.3%、6%(已包括特别红利)。
倘若上述数据果然属实,则一个不无新鲜的事实跃然纸上——至少在2009年,寿险公司重兵布阵的分红险,其资金的负债成本已经明显高于万能险,而原本万能险最被诟病的相对投资压力已不复存在。
分红险热战之果
分红险负债成本上升并非一日之寒。这要从2008年分红险历史性转折年说起,自彼时起,分红险的占比出现行业性的大幅提升,当年分红险在整个寿险行业的占有率历史性地超过半数,达到了52%。2009年,分红险的占比进一步提高了13个百分点至65%。
而据统计,截至2010年5月份,分红险占比进一步提高至73%。分红险占比大幅提高所透露的另一个信号,则是寿险公司对市场份额的追逐,及悄然上升的代价。
细微之处见端倪。按照保监会规定,若保险公司本年度分红险有红利可供分配,则保险公司向保单持有人实际分配的盈余不得低于本年度可分配盈余的70%。
以中国人寿为例,该公司自2000年开始就开始攻占分红险市场,2008年也是其分红险占比明显提高的一个年份,分红占比达到公司销售产品的72%。截至2010年5月份,国寿(601628,股吧)的分红险占比达到79%。
不只是国寿。同期,太保寿险无论银保渠道还是个险渠道,分红险占比急剧提升,非公开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月,太保个险新单与银保新单中,分红险占比都逼近100%。
而在国寿、平安、太保、泰康、新华、太平等六家主要寿险公司中,仅有平安与泰康尚且在银保和个险渠道都保留有相当占比的万能险,其他如太平、新华等公司亦是基本实现满堂红。
对照国寿总投资收益率指标近年的表现——2005年3.80%、2006年7.97%、2007年10.24%、2008年3.40%,2009年5.78%,不难发现,受制于2008年资本市场的大跌,中国人寿分红账户投资收益只有3.4%,但中国人寿在2009年初公布分红险分红时,却给出了3.5%~3.6%的平均回报水平。
类似的,2009年国寿总投资收益率5.78%,而2010年分红险的综合回报率约为5.5%。
据太保2009年年报显示,太保2009年总投资收益率为6.3%﹐较2008年同期上升3.4个百分点。但与此同时,太保2010年给出了6%的分红回报,逼近公司总投资收益率,超过国寿、平安双巨头。
尽管,与投连险的隔日、万能险的隔月公布回报率不同,分红险保单持有人往往在一年后,才知道保单收益情况,换言之,当年的分红收益更大程度上取决于上年的投资收益。
但据安信证券一份研究报告显示,2008年寿险公司分红险的平均负债率为6%,2009年为4.0%,2010年预计为5.5%。与其分别对应的,则是寿险公司2007-2009年的投资收益情况。公开资料显示,上述三年中保险资金投资收益率分别为12%,1.91%和6.41%。
尽管保险资金投资收益率并非等同于各寿险公司分红账户投资收益率,但显而易见的事实是,保险资金的盈利空间渐渐缩小。
一位购买了某中型寿险公司长期期缴分红产品的客户透露,其2005-2006年分红(增额分红,于次年发放,下同)只有75元和230余元,而上述两年保险资金收益率分别为3.6%和5.8%;而在2008年,保险资金投资收益率尽管只有1.91%,他仍然获得了530余元的分红,大概相当于2007年最高峰时的65%——换言之,简单匡算,即使扣除缴费年度的差异后,该客户所获得的分红水平仍要远远高于保险资金投资收益率更高的2005和2006两个年度。
万能失宠之利
分红险热度高升的同时,万能险也几乎被整个行业所遗弃——最主要的理由是,一是万能险结算利率对投资构成的压力;另一方面则是,在新的会计准则下,万能险中非绝大部分将不被计入保费收入,而分红险则基本被认可为保费收入。
而后者,对于尤其在乎保费收入市场份额与位次的寿险公司而言,其选择不言自明。
上海保险同业公会的统计数据显示,除中国人寿、新华人寿外,在2008年底之前,平安、太保、泰康、太平等主要寿险公司的保费收入中,基本是分红、万能与投连共生共荣的结构(太保一直未有推出投连险)。
例如,2008年3月,太保上海分公司分红险保费收入8000余万,万能险保费收入1.5亿;同期泰康、太平人寿则是投连为主,分红与万能略逊;而平安上海则是分红、投连、万能险三剑齐发,同期保费收入都在1.6-1.8亿间。
2008年底以前,各家公司险种结构主要是受因资本市场、利率走势变动,或者各家市场策略差异影响,比如说,泰康以投资见长,它就必然大做投连险,新华的分红险市场基础更好,投连最火的时候,它也没做几单。一家寿险公司内部人士称。
上述人士称,在新会计准则之前,由于万能险结算利率的步步高(002251,股吧)(002251)升,以及同期资本市场的反转,主要寿险公司中除平安和泰康之外,都已经事实上收缩了万能险阵地,结算利率一下来,万能险保费收入也一下子就下来了。他说,到后来,其实就只有平安、泰康和一些小公司还保持比较有竞争力的结算利率。
真正对全行业万能险占比致命打击的,却是新会计准则所直接改变的市场预期——万能险不计入保费收入,意味着绝大部分主流公司会长期保持较低的结算利率,战略性退出这个市场。他说,只有个别不那么在意表面的市场份额,或者对投资特别自信的公司才会坚守,原因是,虽然万能险不纳入保费收入,但并不影响它对公司利润的价值,投资跟的上,一样可以赚钱。
对于后者而言,惊喜随之而来——尽管万能险结算利率名义上更多取决于同期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以及账户投资收益率,但在同等情况之下,竞争者的急剧减少,同业更低的结算利率水平,意味着可以更低的成本获得更可观的保费收入。
本刊整理了平安个险万能2007年1月以来的月度年化结算利率及同期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税后),一个显而易见的结果是:2008年底之后,万能险结算利率与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之间的缺口正在不断收窄——自2009年初的140个基点,直降至当下的40个基点。
保险方案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先生
女士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