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细看清条款 结合自身条件投保

:面对万能险诱人的宣传口号,专家提醒投保人,还是要仔细看清条款,结合自身条件投保。
2008年5月,某寿险公司业务员向王宁(化名)介绍说,银行每年只计息一次,而万能保险是日计息,月复利,收益远远高于银行储蓄。若每年缴费2万,10年后,总价值将变为30万元左右,收益高达10万元。
正想投资赚钱的王宁听完介绍后,心想这么好的产品,可遇不可求,便毫不犹豫地投保了一份。

然而,在3月10号的时候,王宁发现保单账户中的余额非但没有增加,与缴费总额(缴费两次共4万元)相比,反而少了4784元。
王宁很是疑惑,钱怎么就少了呢?再找保险公司理论时,对方却不承认说过10年后可得30万元的说法。
王宁想退回全额已支付保费和利息,保险公司却认为,保单上有投保人本人亲笔签字,保险公司回访电话也记录得很清楚,投保人对保险条款等表示都已清楚明白,因此责任在客户,保险公司和业务员没有错。
那么,究竟谁应该为王宁的损失埋单呢?
责任划定公司、业务员和王宁都有过失
记者陪同王宁一起咨询了有近20年从业经验的保险专家孙苏燕女士。她表示,像王宁这样的案例她接触过很多,尤其是进入3月份以来,每天都有万能险的咨询案例。保险公司、业务员和投保人都有责任。
首先,业务员没有详细告知万能险的收益条款和增值基数的设计,致使王宁误认为是以实际保费为已支付保费利滚利计息。
而实际上,万能险是在先扣除重疾和身故成本和初始费用的基础上,然后再以剩余保费为已支付保费计息的。且保险公司业务员在向王宁推荐时,没有表明自己的身份。
另外,业务员还代填了保单,在知道王宁的实际年收入只有2万多元的情况下,仍把王宁的年收入人为写成15万元/年,显然有问题。
其次,按照保险监管规定,王宁属于高收入人群,保险公司要对其进行收入调查,但他们没有这么做。
另外,保单业务员的名字和《保险建议书》上的保险业务员的名字不是同一个人。保险公司解释说,这是常规操作,不违规。但这两名业务员没有按照行业规定联合展业,共同向王宁销售保险。
再者,投保人王宁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没有看清保险条款、谨慎分析的情况下,便轻易签下了自己的名字,过于草率。尽管如此,白纸黑字写得清楚,并有王宁的亲笔签名,孙苏燕表示她也无能为力。
保险揭秘缴费金额并非计息已支付保费
那么万能险是如何计息的呢?
孙苏燕介绍说,首先要了解初始费用。投保人每次交纳保险费后,保险公司会收取保险费的一定比例作为初始费用。扣除初始费用后的保险费计入保单价值(或保单账户),每月按结算利率计息。
当被保险人不幸身故或患了重大疾病时,保单价值或保单账户的现金价值可以支付给该保单受益人。
由于初始费用排除在保单价值(或保单账户)之外,因而既不能增值,也不能退还给投保人。而初始费用的扣除比例,有的公司首次可高达所交保费的60%,然后逐年降低,一般不低于2%。
其次是保障成本,它是保险公司对万能保险合同承担的保险责任收取相应的保障成本。
新品测评


保险方案



热门文章

_副本.jpg)


先生
女士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