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险市场竞争应回归理性,加快产品创新和服务升级

当前,又到了财险公司忙预算的时候,有的公司在快马加鞭酝酿对所属机构进行指标加码,有的公司则强调理性经营,注重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公司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
近几年,保险行业自律游戏规则屡遭冲撞,其实一定程度上是保险主体考核惹的祸。表面上问题出在基层分公司,其实根子在于保险总公司不科学、一刀切的发展目标和考核导向。财产保险市场一些非理性竞争影响行业的美誉度及其从业人员的忠诚度,危及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最典型的例子是,一家财险公司对于开设不久的分公司的要求就是第一年要不计成本换规模。只重保费数量、不顾保险质量。竞争是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过度的竞争则会损害财险市场长远发展的根基。竞争需要回归理性,探究竞争的理性状态,关注保险从业人员身心健康,是摆在保险行业面前的当务之急。
保险业在十二五期间,必须树立正确增长理念,实现财险市场的理性竞争,归结起来就是理性经营、注重长远、积极作为、有所突破。
理性经营,不搞非理性竞争
当前保险业树立正确的增长理念,摆脱非理性竞争的泥沼,对实现从业人员的全面健康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对保险业来说,发展不仅仅是保费规模、市场占比等数字上的增长,更应当包括人的进步和发展。正确的增长理念,应当是保险业追求保费增长的同时,不忽视人的全面健康发展,不忽视行业的和谐稳定,不以牺牲保险业长远的发展根基来追求短期的保费增长。要做到四个不,即:不盲目扩张机构,不盲目追求规模,不盲目比拼费用,不侥幸违规经营。
注重长远,加快保险产品的
创新和服务的升级
注重长远就是在业务发展过程中,价值优先,提升服务,形成特色,加大创新。保险发展要实现四满意的目标:一是让保险消费者满意,二是让保险从业人员满意,三是让股东和高管满意,四是让社会和政府满意。
目前,我国保险产品主要存在结构失衡,产品条款粗糙,费率水平与责任保障不对等,部分产品不能适应需求变化、灵活性不足,产品发展不均衡,推广管理不力等问题。保险产品开发设计必须始终贯穿顾客至上的观念,保险公司推出什么产品、如何生产都应围绕满足消费者或用户的需要这一中心进行。通过保险产品创新,实行差异化的保险产品竞争策略,在市场竞争中取得领先优势,树立良好形象,实现经营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同提升。
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要求保险业的优质服务成为常态。竭诚服务、客户至上等人们经常挂在嘴边的话,不应该是套话,而应当成为保险业的文化,成为保险从业人员的价值观,并在保险公司的业务流程设计和制度中得到体现。
积极作为,在企业发展战略上有所突破
财险公司要在十二五期间实现协调、可持续发展,就要改变目前的经营方式,强调业务结构的协调发展。
一是在经营结构上要实施险种重组战略。保险企业对所开办业务的经营状况应作认真分析,依据有市场、有规模、有效益、有活力的标准进行优化调整,巩固效益好的,限制风险大的,规范管理差的,逐步使险种结构科学化、合理化,推动整体业务协调发展。
二是在经营管理上实施人力资本战略。保险企业必须进一步深化人事、用工、分配制度的改革,推行岗位技能工资制,建立公司内部公平的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不断培养充实专业技术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形成与创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和新型的人际关系,使人心稳定,各尽其才,充分施展个人抱负,为企业奉献最大价值。
三是在经营技能上实施科技含量战略。在当今时代,新的经济增长点已开始转向高科技产业和高附加值产业、国际互联网将保险产品带入信息高速公路。为此,保险企业培养和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保险科技队伍已迫在眉睫,只有拥有了这样一支队伍,才能改变目前的粗放经营模式。
因此,从根本来讲,强调理性经营不是要为财险公司发展套上紧箍咒,而是要为财险市场科学发展、大胆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装上助推器。
新品测评


保险方案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先生
女士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