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28
1166
首先我们对全国洪涝灾害的大体情况有一个了解,根据1949~2004年全国历次洪涝灾害的数据,我们可以统计出我国洪涝灾害的损失频数。从1949~2004年的情况看,洪涝灾害在我国共发生了1 014次,其中次数最多的年份是2003年(88次),最少的年份是1973年(1次),年均损失次数18.11次。
本报告将从两个方面(损失额和损失率)对洪涝灾害的损失程度进行分析。损失额代表的是绝对损失,是对实际损失的汇总;损失率是一个相对概念,表示的是当年发生损失在当年GDP中所占的比例。由于在同一年内,损失计算的价格和GDP统计的口径是一致的,因而损失率更具有代表性。尤其是在计算不同地域之间相对级别数的时候,损失率更具实用性。
(一)损失额的基本分析
在数据整理过程中,我们首先按照单次洪涝灾害的基本情况进行整理,记录了单次洪涝灾害的发生时间、受灾面积、受灾人口、死亡人口的损失情况。从1949年至今,在我们记录的1 014起洪涝灾害事件中,有损失记录的共有605件。
从表10一2可以看出,洪涝灾害损失额的标准差远远大于其均指,这就是说,从损失额的分布情况来看,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波动很大。最大值出现在1979年广东省,同时可以看出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相差悬殊,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中位数和众数根本就没有什么代表意义,我们很难在一般意义的基础上说每次洪涝灾害损失的均值是多少。
先生
女士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