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市场追过的那些理财产品

2014年,传统的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依然有望保持高位。据数据,2013年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量较2012年大幅增长,全年153家商业银行共发行45825款理财产品,环比上升56.2%。
各类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量均有上升,其中环比涨幅最大的是国有银行。而从总发行量来看,股份制商业银行发行产品数量以绝对优势位居首位,国有商业银行发行量位居第二,后起之秀的城市商业银行位居第三。全年发行量先抑后扬 受到监管加强的影响,银行理财产品在经历了2011年的飞速发展后,2012年发行量增速明显放缓。在2013年3月,银监会下发了《关于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有关问题的通知》( 8号文 ),《通知》出台后引发了强烈关注,对银行理财市场、资金池管理模式等多方面进行了具体的规范。因此,2013年银行理财产品市场也受银监会 8号文 的影响,在二季度初发行量出现短期回落。
不过,由于6月份银行间市场资金紧张,银行揽储压力增大,下半年银行理财产品的月均发行量在4000款以上,因此2013年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量较2012年大幅增长。根据银率网数据库统计,2013年全年153家商业银行共发行45825款理财产品,较2012年环比上升56.2%。
具体到银行,环比涨幅最大的是国有银行。从总发行量来看,股份制商业银行发行产品数量以绝对优势位居首位,2013年股份制商业银行发行理财产品15590款,发行量环比上升48.2%,占比达34%;国有商业银行发行量位居第二,据数据,五家国有商业银行以及邮储银行共发行14930款理财产品,发行量环比升80.4%,占比为32.6%,位居第二;后起之秀的城市商业银行位居第三,去年商业银行发行理财产品12593款,发行量占所有银行理财产品的27.5%,环比上升45%;农村商业银行发行1787款理财产品,环比增66.2%;外资银行发行925款理财产品,环比升18%。
中期产品涨幅最大 从理财产品期限类型看,去年各期限类型理财产品发行量均上升,除一个月以内的超短期理财和一年以上的长期理财产品涨幅略低外,其他期限理财产品的环比涨幅均超五成。
2013年1至3个月期限理财产品依然是主力,发行量占比超五成。 据银率网数据库统计,2013年各期限类型理财产品发行量环比均有不同程度上升,但占比基本稳定。短期理财产品(投资期限少于六个月)发行39756款,占比86.7%,环比升56.5%,其中一个月以内产品发行2979款,环比上升20.2%,占比6.5%;1至3个月产品发行25399款,占比55.4%,环比上升63.2%;投资期限3至6个月产品发行11378款,占比24.8%,环比增加54.4%。中期产品(投资期限为6个月-1年)发行5388款,环比增64.3%,占比11.8%;长期产品(投资期限超过1年)发行681款,环比升16.6%,占比1.5%。 自2011年起,1至3个月期限产品发行量直线上升,一直为银行理财产品中的主力产品。
不过,2013年伴随着央行公开市场采取 锁长放短 的操作,因此中长期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量增幅明显。 银率网分析师告诉商报记者。预期收益率两极分化 投资者最关注的理财产品收益率方面,2013年人民币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呈现 两极分化 之势,上半年进入较低收益率通道,市场难觅超5%的产品;下半年却急转直上,人民币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连续六个月走高, 2013年的最后一周( 2013年12月29日至2013年12月31日)冲刺到了5.99%的全年高点,甚至不少银行发行了近8%收益率的产品。
2013年央行维持稳健的货币政策,一季度市场资金较为充裕,社会融资成本较低,因此银行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较2012年四季度有所回落。2013年3月27日,银监会下发 8号文 即《关于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对银行理财产品进行了一系列具体的监管规定。银行理财产品受 8号文 影响,预期收益率呈直线下滑态势。
经历了一个月的调整后,银行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开始止跌反弹。6月份,外汇占款流入放缓、银行面临季末存贷款考核要求以及大量理财产品到期兑付等多重影响因素下,银行间市场的资金面异常紧张,隔夜均刷新了历史纪录,短期与长期严重倒挂。因此,6月份银行理财产品市场迅速火爆,短期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一夜飙升,尤其是临近月底的最后两周,三成以上新发理财产品预期收益高于5%,最高预期收益率甚至高达7%,长短期产品预期收益出现倒挂。
6月的钱荒 过后,人民币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出现短期回调,但由于银行间市场资金紧张始终难以得到根本性缓解,伴随着利率中枢不断上移,下半年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也水涨船高、不断攀升,逢月末、季末就会出现明显冲高。
在年末银行存贷款考核的关键时期,各银行更是不惜以发行超高收益率理财产品吸储,预期收益率5%已成为银行理财产品的 起步价 ,6%以上的人民币非结构性理财产品甚至达到半数以上,此外2013年互联网金融兴起,高收益的互联网理财产品也无形中助推了银行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的攀升。各类银行平均收益差距缩小。
从发行银行角度来看,近两年来城市商业银行发行的人民币理财产品(除结构性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始终处于领先地位,其次为股份制银行。而主要以结构性理财产品为主的外资银行,非结构性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长期垫底。与2012年相比,2013年各类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均有不同程度上升,其中涨幅最大的是外资银行,其平均预期收益率上升0.42个百分点至4.52%;其次为国有商业银行,一直较为稳健的国有商业银行,在不断升级的揽储大战中,也被迫大幅提高银行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其平均预期收益率较2012年高0.33个百分点,与平均预期收益率最高的城商行之间的差距由2012年的0.66个百分点缩小至0.39个百分点。
从期限类型来看,2013年银行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与2012年相比,长短端产品走势出现分化。六个月以内的短期人民币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较2012年同期明显走高。而中长期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依然低于2012年同期限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相关数据去年到期理财产品披露率近七成 据银率网数据库统计,2013(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到期的理财产品为41643款,其中披露到期实际收益率的产品为28707款,披露率为69%。
在披露到期收益率的产品中,达到预期收益率的产品为28535款,达标率为99.,4%。从每月到期产品数量分布来看,季末到期产品数量较多。每季度的最后一个月到期产品数量都是当季最高的。 这与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节奏也较为吻合,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量也存在季末效应,而银行理财产品的期限又以1至3个月期限为主,所以不论是发行还是到期都会出现一定季末效应。
银率网分析师介绍说。 从到期产品的期限结构来看,2013年1至3个月期限的到期理财产品为24459款,占所有到期产品的58.7%,其次为3至6个月期限的到期产品,共计10029款,占比为24.08%。
从到期产品的收益率分布来看,65.6%的到期产品实际收益率在4%至5%之间,5%至6%之间的到期产品占比为11.43%,大于6%的高收益产品占比仅为1%,6款产品收益为零。投资建议2014理财产品收益率有望高位运行 展望2014年,流动性演变将取决于央行的态度。在稳定经济增长和防范中长期的通胀压力之间,以及提高资金配置效率和防范金融风险之间寻求有效平衡点,依然是央行实施货币政策的落脚点。
而基于通胀压力以及杠杆作用考虑,市场普遍预期,2014年中国的货币政策仍将保持中性立场,市场的资金面或将继续保持紧平衡状态。 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走势主要取决于市场资金面的情况,如若市场资金面依然偏紧,银行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将很难回落。鉴于存贷款考核要求,银行逢月末、季末都会冲时点,利用高收益理财产品揽储,因此逢月末、季末、年末等关键时点,银行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仍会出现短期冲高。 银率网分析师建议,银行理财产品依然属于稳健型的投资品种,2014年传统的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依然有望保持高位。 投资者应充分认识不同类型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按照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以及对资金流动性的要求选择不同的银行理财产品,切勿盲目追求高收益。
新品测评


保险方案



热门文章

_副本.jpg)

最新文章




先生
女士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