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理财并非一时之计
降息带来的上涨盛宴,让投资者得以分享年末大餐。然而,投资理财并非一时之计,仍需理性而为。
今年11月21日,央行宣布降息,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下调0.25和0.4个百分点,同时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1倍调整为1.2倍。对个人投资者来说,降息除了影响存款收益外,还将影响银行理财产品、基金等多种投资工具的收益。善弈者谋势,面对降息,个人投资者要想捂好自己的钱袋子,还需仔细下一番功夫。
银行理财篇
要说哪类理财产品在投资者中的普及度最高?答案恐怕非银行理财产品莫属。相对于存款,银行理财产品可以提供更高的收益;相对于股票,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更低。在 刚性兑付 的预期下,即便是标明非保本浮动收益的理财产品,其预期收益率也常常与实际收益率划上等号, 低风险、高收益 的吸引力让众多投资者乐此不疲。
然而,这种情况正在悄然生变,不少投资者发现具有高收益的银行理财产品正在变得越来越稀缺。 今年3月买了一款XX银行发行的三个月非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5.9%,当时还觉得没到6%,是不是低了点,结果产品如期兑付后发现,再想找到接近6%的产品,已经很难了。 一位银行理财产品的老拥趸感慨道。
这种感受并非偶然,普益财富发布的银行理财产品周报显示,今年11月,银行理财产品(包括人民币债券和货币市场类、组合投资类、融资类、结构性产品类和其他类)的周平均年化收益率基本维持在5%附近,其中后两周的年化收益率均为4.96%,低于5%的水平。 事实上,受到市场整体投资收益率下降的影响,能够明显感觉到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水平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就一直呈下降趋势。 某银行理财部门人士告诉小编。
在该人士看来,受到监管部门规范理财产品投资 非标 的影响,投向高收益 非标 项目的融资类产品占比显著降低,理财资金更多是以投向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为主。降息后,理财产品投资端的收益率可能会进一步降低,从而带来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整体收益水平的下降。
对此,理财规划师建议投资者拉长投资期限,通过购买中长期的理财产品,提前锁住收益。另外,小编同时了解到,受季末考核和新股发行冻结资金的影响,部分银行在降息后仍逆市推出了年化收益率在6%以上的产品,其中不乏一些期限为一年的产品。投资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在充分认识产品投向和风险的基础上加以选购。
但总体看,在利率市场化和银行理财产品向主动管理转型的大背景下,固定收益类银行理财产品相较于存款的收益优势,将会逐渐缩小,刚性兑付将被打破,风险和收益的配比也将愈加明确。对此,理财规划师建议,对于风险承受度较高,同时希望获得更高收益的投资者而言,可以考虑结构性理财产品。该类产品通常会给出一个收益率区间,按照挂钩标的资产的不同表现,投资者将获得不同的收益率。其中,预期的最高年化收益率往往可超过10%。
小编了解到,按照挂钩标的的不同,结构性理财产品可分为挂钩利率类、挂钩汇率类、挂钩股指类、挂钩商品类等,但不论是哪一种挂钩标的,其已支付保费所投向的基础资产与该标的并无关联,但已支付保费部分的投资收益则会投向与该标的相关的互换、期权合约等衍生品。因此,从这类产品的设计结构不难看出,其风险主要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一是已支付保费部分的投资状况;二是投资收益所投向的衍生品。对于后者,尤其考验投资者自身对市场的判断。
以近期受股市上涨影响而走俏的挂钩股指类理财产品为例。当投资者预判未来股市会继续上涨时,可选择那些具有看涨结构的产品;反之,如果看跌,则选择看跌结构的产品。此外,投资者还需留心产品的收益结构。因为,虽然结构性理财产品的最高预期收益率往往较高,但并不能保证投资者就一定能获得最高收益率,它取决于挂钩标的在一定期间的涨跌幅表现。特别是当产品的设计条款比较严苛时,挂钩标的实际表现往往很难达到实现最高预期收益率的要求,更大可能倒是落在较低收益率的区间。
对此,理财规划师建议,投资者可以根据产品条款画出相应的收益结构图,以便清晰地看出随着挂钩标的走势的不同,投资者所获收益的变化。他同时提醒投资者,尽管目前多数银行发行的结构性理财产品均为保本型,但仍需在购买时仔细查看条款。特别是对于一些嵌入了本、外币转换条款的产品,需防范不同币种的收益换算中可能形成的汇兑损失。
基金投资篇
降息后,股市上涨一发不可收拾。在降息后的首个交易日,上证指数便迅速突破2500点,并一路披荆斩棘,成功突围2900点关口;与此同时,交易量也不断攀升,甚至创下单日近万亿元成交额的记录。凭借这一波的涨势,一些投资者所斩获的收益率已超过30%。
保险方案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先生
女士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