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购理财产品须防长假“零利息”

近日,市民张阿姨致电本报: 我发现同一家银行的两款理财产品出现了收益倒挂的现象,33天的年化收益率是4.2%,而41天的只有4.0%,是不是银行搞错了?
记者请教理财专家杨先生。他解释说,理财产品投资期限不是决定预期收益的唯一因素,有些 倒挂 并非反常。张阿姨反映的两款理财产品,虽是同一银行,相同风险等级,年化收益率看似 倒挂 ,其实与产品的到期日有关。存期33天这款产品的投资期限从8月27日到9月29日。合同约定,产品 到期日后的两个银行工作日内为到账日 ,而根据国务院统一安排,2012年国庆、中秋假期从9月30日开始。这意味着,该款理财产品的实际到账日最早也得10月8日。而合同还约定, 理财收益及理财已支付保费在投资到期日与资金实际到账日之间不计利息 。
这样一来,33天年化收益率4.2%和8天的 0利息 综合计算,实际收益率就只有3.38%左右。
而那款41天期理财产品的投资期限是从8月28日到10月8日,恰好避过了长假 零利息 的尴尬,4.0%的年化收益率 实打实 。专家以10万元投资额计算,购买33天期产品,预期收益大约是379.73元,到账日为10月8日或9日;而购买41天期产品,预期收益约为449.32元,到账日为10月9日或10日。
专家表示,尽管银监会去年发文对超短期理财产品重点监管,一度使其发售量和收益率遭到重挫。但过去一年中,仍有个别银行为求阶段性账面存款余额的 漂亮 而铤而走险。
可银行也不会盲目 让利 ,把 好处 都给储户,于是耍些9月29日到期的小花招。
因此, 储户不要看到收益率较高的理财产品就盲目购买,而要注意本息到账时间, 精算 一下为好。
新品测评


保险方案



热门文章




先生
女士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