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结构性理财产品;一定要知道风险
结构性银行理财产品常常让投资者摸不着头脑。其产品设计看起来很复杂,数据披露又不完全,究竟值不值得投资、如何投资,都是待解的问题。 结构性理财产品属于舶来品,银行系结构性产品主要来源于外资行。
解释起来,结构产品的自身定位牵扯到冗杂的市场博弈与维持平衡之间的关系,这是人们看不懂的原因。 但是,一种产品之所以存在必有其道理,认识其投资逻辑及内涵,才能让其更好地发挥作用。 到期收益的 难言之隐 在结构性产品的统计中,《投资者报》数据研究部针对多家统计门户的数据进行了调查,实际情况是,结构性产品的到期数据大多不完全,甚至缺失严重。 据记者了解,这之中有主观原因,也有换算复杂的客观原因。 到期收益的统计本来就比较难。
某位做产品发行的业内人士对《投资者报》记者说。 结构性产品主要投资于海外市场,在一进一出(购买与结算)之间,涉及到汇率的兑换,也可能遭遇收益的损失。
这就相当于,投资者在低价的时候把人民币给卖了,等到赎回时人民币已经涨了,又得高价买回来。汇率的变化增加了计算到期收益的复杂度。结构性产品的投资逻辑 在目前的中国市场上,发行较多的是保本型结构性投资产品,在已支付保费相对安全的情况下,参与证券或商品市场的投资,提供一个获得相对较高收益的机会。而保本型结构性产品又分完全保本和部分保本两类。我们以90%保障已支付保费为例,分析其内里的投资逻辑。 假设以100元人民币购买一款一年期的保本型结构性产品,合同规定到期90%保证已支付保费。按照一年期定存3.25%的收益率,为了保证到期能有90块钱,通过计算,将100元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存入约87.17元,这部分在一年后到期可获得90元(87.17 103.25% 90元)的收益。 第二部分,去除用于定存的87.17元,用余下的12.83元去购买期权,为了博取高于12.83%的预期收益。潜在的风险中包括了机会成本,即不保本部分的金额和该部分定存利息的和。 12.83元可能是个很小的金额,但通过类似于期权的杠杆效应,有可能带来丰厚的回报。 调整传统盈利模式 即便在海外市场,卖空的市场也可能不如买涨的流动性好,又或者不是所有的股票都可以做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投资者意见与市场走势不同,该如何投资? 投资者还可以选择相应的内嵌有衍生品工具的金融票据,即结构性票据产品,以其调整传统证券风险和收益的关系,甚至为其他资产账户做对冲,譬如简单的股票多头加看跌期权便可有效规避风险。
打个比方,王先生买了一股价格为10元的股票,同时以1元价格买入该股同等价格的3个月美式看跌期权(即卖出的权利),3个月内在该股上涨时,王先生放弃行使卖出权,损失1元期权费;反之,该股跌破10元,王先生仍可以在3个月内以10元价格将该只股票卖出,行使期权,假设该股在3个月内下跌到6元,王先生可以在该日以10元卖出该股,损失的也只是1元期权费,但却防止了原本4元的损失,对冲了买股票的下跌风险。 某种程度上,结构性是资产配置的概念,需要精心的专业设计。一份结构性票据的合约,相当于一个数学建模。 建模是长期经验的积累和公式的变化,看起来很复杂,但投资人只需根据其定义的市场表现代入公式来计算,从这个意义上看,它又很简单。 无论投资者看涨看跌还是看波动,都有可能获得收益。 如一款看波动的挂钩某市场指数的结构性产品,波动越剧烈越好。合约规定,每隔一段时间,针对走势最高点和最低点之差,对比初始水平,分别计算指数表现,到期后再针对总时间段将所有表现数据进行算数平均,得出一个或好或差的结果。
当然,这都完全取决于投资人对合约规定时期内产品的一个走势预测。同时,也解决了投资人在波动难判的时间里在市场中难以获得收益的尴尬。 从产品透明度来看,由于挂钩标的一般是公开市场表现,结果如何清晰可见,投资者可从公开资讯网站查询,自行计算,即便是发行人和商业银行,也无法操纵和无从预计。 而在这个博弈中,客户最需要关注的便是投资产品的策略和合约计算。 结构理财有备而来 结构性银行理财产品是如何设计的,投资人又该如何选择呢? 是否适合市场,能否赚取比定存更高的回报,是产品设计的第一定位。 花旗中国零售银行结构性产品总监陈瀛淼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研发团队对挂钩标的在规定期限内走势的看法,直接影响产品的推出。
结构性产品设计本身具有一定复杂性,设计之后还需考虑最终呈现的简单化,以便于客户理解,做好平衡。 陈说。 根据记者了解,除了设计多样和本土化,花旗银行的中国研究团队更注重于产品的稳定表现。 并非市场好的时候产品就好,不好的时候彻底不行。 借助自身全球品牌的战略平台,花旗更执着于追求所建立结构性产品的持续、统一和稳定。 从平均产品收益情况来看,花旗在今年1~6月13款到期的结构性票据中,只有两款表现不太好,一款为0,一款为-3.22%,其余11款在保本的前提下全部取得远高于同期定存的收益,而且很多款都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的市场情况下发行的,即使经过熊市,13款到期产品的加权平均收益仍高于同期定存一倍之多。
对于投资结构性银行理财产品的客户来说,陈认为,客户首先要熟悉投资标的,对标的市场有所了解,且具备一定的投资经验和相关知识。 与挂钩资产相比,多懂得一层产品自身的结构,非常重要。
其次,了解产品设计的投资策略。看涨看跌看波动,温和还是激进,运用怎样的策略,都需要钻研。 在购买产品之前,陈建议投资者最好和银行人员沟通好公式的计算,对产品最好、最差和一般情况的表现有具体的认识, 尤其是在最差的情况下,一定要求专业人员进行数字举例并解答清楚,明白要素含义,以及可能指向情况。
保险方案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先生
女士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