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在进行投资理财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在生活中有很大一部分人都认为。通过储蓄可以积累到大量的财富。专家表示,如果这个理论成立的话,那么当今社会大部分超过65岁的人,应该个个都是亿万富豪了。然而,真正的结果却与大家猜想的现象有很大的出入。当今65岁以上的人,拥有的财富超过亿万者,基本可以说没有几个人,而且还有很多退休老人甚至过着比较贫困的生活,大部分老人需要子女的照顾才能够糊口。
台湾地区有关部门完成的老人现况调査显示,高龄老人的生活问题日益严重。在全台湾约148万余人(65岁以上)中,约有13%的经济来源是需要子女的赡养或社会救济金。这种现象说明,大部分的老百姓不论是理财观念还是理财方式,都出现严重问题,不然怎么会在老年的时候,不但没有创造财富,甚至理财争自由都没有做到呢? 过去台湾的储蓄率在30%以上,目前约为20%-30%,这个诗句在世界各地中,都一直名列前茅。
从这里可以看出大家在开源节流方面做得非常好,由此可以推论,之所以有打分人没有实现财务自由是因为陷入了理财误区当中。要想知道老百姓的投资理财误区出现在哪里,首先要观察老百姓如何处理自己的资产。笔者相信如果问大家这样一个问题:“你们的资产是以何种方式存放?”大部分人都会说:“银行”。 重安全、轻投资 台湾地区公布过一份“台湾一般家庭各种金钱投资项目参与率”的调查报告,排前三名的投资标的依序为活期存款、跟会、定期存款,显然大多数人更倾向于传统的投资理财方式。且根据台湾地区有关部门所做的问卷调查:“如果你有1000万元的储蓄,你将会如何使用?”结果发现约有41%的受访家庭表示,会将钱存入金融机构生利息,可见一般人对银行存款之钟爱程度。
的确,老百姓储蓄率高而且更喜欢将钱存紧急融机构。1996年初,台湾地区的金融机构总存款额为12.6万亿元,以2100万人口换算下,每位台湾人不论老少,平均存款金额高达60万元。—个家庭平均四口,平均一户家庭的存款金额达240万元。从这了更可以看出老百姓是多么信任银行,然而正是这种传统而保守的理财方式,造成了很多人一生都没有实现支致富。 从这里可以看出,老百姓投资理财仍然过于依赖传统的银行存款,理财时只着重安全性与便利性的考量,从而忽略了收益性的重要性。然而,在生活中只想着挣钱和省钱,并将积累下来的钱存在银行生息,往往就已经走进了投资理财的误区当中。
新品测评


保险方案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先生
女士
获取验证码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