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是否远离黄金?

我们对一个投资品种的焦虑,往往是对其不了解而产生的。市场所经历的,看上去非常重大或确定的风险事件最终的走向,往往从历史当中可以找到相似足迹。时下是否应该远离黄金市场,有一个人的历史经历或许可以供投资者参考。
1999年1月1日欧元诞生,英国虽然没有加入欧元区,但作为当时英国的财政大臣,戈登布朗意识到了这个历史时刻的重要意义和蕴藏的更深层次影响。布朗的判断是,欧元将取代黄金成为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
布朗既是一个很好的政治家(后来成为英国首相),还力图成为一个聪明的投资者。他一方面拒绝加入欧元区,使英国保留了诸多能够应对危机的灵活措施和自主权,一方面高调拍卖黄金储备,将获得的资金转换为欧元持有,表明了对欧元的绝对支持。 与近十年来各国政府及央行非公开市场操作相比,英国当时对待黄金的态度十分高调,选择了拍卖。从1999年至2002年,英国总共抛售了400吨黄金,占到英国黄金储备量的一半以上。从对市场价格的影响来看,英国央行1999年年末至2001年年初的抛售对金价的负面影响较大,但之后的抛售对市场的影响越来越小,金价自2001年4月之后就开始了长达十年的上升之路。 对于布朗来说,抛售黄金是一个非常理性的选择,他认为1999年开始远离黄金是聪明的投资者应该做出的反应。事实似乎确实如此,欧元诞生之后的前三年里,黄金价格从最高的340美元/盎司下跌至255美元/盎司。远离黄金者看上去是对的。
但令布朗等人没有想到的是,欧元并不是什么万能的药,欧元依然是一个典型的信用货币,依然被经济体和政治家的发展和思维所左右。更多的政府和央行并未仿效英国抛售黄金并购入欧元,欧元的诞生也没有威胁到黄金的命运。金价从2002年开始一路飙升,就目前大幅下跌35%之后接近1300美元的价格来算,也要比当时250美元的价格高出五倍。
布朗的行为也让英国在抛售黄金一事上面备受诟病,至今还当做一个比较失败的案例时常被人们提及。 同样的故事发生在2012年。欧元在经历了重大的危机之后,债务缠身的欧洲各国已经无力重振全球对欧元的梦想,再加上美国开始从2008年的次贷危机中复苏,全球金融货币系统重新看好美元。就像1999年憧憬欧元诞生之后能给世界带来新的变化一样,人们开始对美元充满涅槃;的期待,认为美元得到了重生;。更多的投行和经济学家就像当年的布朗一样,开始大喊抛售黄金,购入美元。实际上一些机构已经这么做了。
在笔者看来,2012年至现在,黄金市场遭遇到的情况与1999年至2001年确实如出一辙,包括高盛、瑞信等机构以对美国经济信心满满为依据,开始建议甚至自身也参与抛售黄金,而且是非常之高调,也正如同布朗当年选择拍卖而非低调转让黄金储备一样。 如果1999年至2001年的历史可以重演,2012至2013年远离;黄金的人确实是安全的,但更长时间来看,就像布朗一样,可能会犯一个比较愚蠢的错误。
原因有两个:其一,目前包括高盛等在内,判断金价的依据还停留在金融层面,美国经济向好黄金价格就会下跌实际上是一个悖论,这些投行反而是高估了黄金的金融属性,并未真正研究经济增长跟黄金实体消费之间的关联;其二,很多机构错误的认为在抛售黄金方面市场会达成一致。
新品测评


保险方案



热门文章


_副本.jpg)

先生
女士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