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理财险是如何产生的?理财险怎么投资?

投资理财险险源于欧洲,开发投资型保险的初衷是为了增强寿险产品的竞争力,而且近20年来,投资型保险在西方各国得到了迅速发展,目前,投资理财险产品已成为各国寿险业同其他金融业竞争的有力工具,并日益成为未来寿险业的发展方向,相比之下,我国的投资理财险是在保险市场尚未成熟,居民的保险意识不强,保险商品消费水平不高,那究竟投资理财险是如何产生的呢?
1.首先推出投资理财险的直接原因是:寿险业的长足发展与严重的利差损包袱。
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寿险业发展迅速,其中2000年寿险保费收入977.5亿元,占总保费收入的62.5%,2001年达到1423.97亿元,占总保费收入的67.51%.伴随保险业的长足发展,我国保险公司的财务管理和企业内控制度日益健全,人员素质、技术水平、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逐步提高,经营能力、风险驾驭能力和资金运用能力显著增强。而与此同时,中国人民银行连续7次下调存贷款预期年化利率(不包括2002年2月21日下调),寿险公司由此蒙受了巨大的利差损失,按照5%的回报率计算,寿险公司的潜在利差损高达千亿元以上。为扭转这种不利状况,各保险公司纷纷从传统业务之外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包括投资理财险在内的各种新型寿险保险应运而生。
2.然后是推出投资理财险的动力因素:人们多样化的保险需求和保险竞争的变化。
近几年来,随着收入水平的逐步提高和投资意识的增强,人们的资产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既希望有较高的人生风险保障,更希望得到投资预期年化收益,而传统的单纯保障型寿险产品已不能满足人们的这种双重需要。此外,保险业的竞争已从区域性竞争转向全国性甚至国际性竞争,人才的国际化、技术的国际化、保险的国际化、管理的国际化和经营的国际化趋势更加明显,保险业进一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为了适应需求和竞争的变化,开发投资型保险等新险种就成为保险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3.最后是推出投资理财险带来的契机:保险资金投资渠道的进一步拓展。
为适应入世需要,国家放宽了对保险资金运用的限制,1998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允许保险资金进入全国同业拆借市场;1999年,中国保监委又出台了保险公司购买中央企业债券管理办法,允许保险公司购买铁路、电力、三峡工程等企业债券;同年10月,国务院又批准保险公司可通过购买证券投资基金间接入市,允许保险公司在控制风险的基础上,在二级市场上买卖已经上市的证券投资基金和在一级市场上认购新发行的证券投资基金,从而使保险资金的投资渠道进一步拓展。这些不仅为投资型人寿保险的面市提供了宽松的法律、制度和政策环境,而且为投资型人寿保险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以上主要从三方面总结了投资理财险是如何产生的,它是在传统保障的基础上,增加了投资预期年化收益功能,因此在保险市场上越来越受消费者所青睐。
新品测评


保险方案



热门文章

_副本.jpg)

最新文章




先生
女士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