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读懂分红险的收益率
分红险,如今是各家保险公司力拼的产品。为了促进分红险的销售,许多保险公司更是将分红险定位于银行存款的有力竞争者,并通过银行保险渠道的推销来吸引那些本打算选择传统银行存款业务的潜在客户。为了避免读者成为分红险的受害者,笔者将对市面上常见的一些分红险收益表述情况进行剖析,让读者能够更清楚地了解这些“巧妙”表述背后的真实状况。
降低收益预期很重要
分红险,收益主要来自两块:
保证回报。此款是按照分红险合同的规定,每隔若干年返还投保者部分现金,只要投保者一直存活未触发相关的人寿保障条款,那么这部分的回报是固定的,相关的现金流是可预期的。
分红回报。分红险之所以被称之为分红险,就在于其除了保证回报之外,还会将保险公司相关运营中的利差、死差、费差三块收益中不少于70%的部分派发给投保者。根据保监会2009年年初发布的《人身保险新型产品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除向投保人提供红利通知书外,保险公司不得向公众披露或宣传分红保险的经营成果或者分红水平”,这也就意味着在投保之前,你根本无从得知保险公司分红险的经营状况如何。因此,可预期的保证回报部分,就成为观察各家保险公司在产品设计上是否大方,是否为投保者提供了较高的保底收益的一个重要指标了。
切莫被单利表述忽悠
在表述收益率时,有单利和复利两种方式,复利存在利滚利的特性,所以在数字相同的前提下,复利可以获得更高的收益——反过来则是区间收益相同的情况下,年化的单利数字要高于复利数字。为了使分红险的收益率看起来更高些,保险公司往往会使用单利来描述收益率。
如某款很简单的趸交分红险,保障期为5年,5年后将返还107%的保费,即提供了7%的保证回报。按此计算,即可获得7%÷5=1.4%的年化回报(单利),看上去还是不错。不过请注意,上述描述是单利算法,若用更严谨的复利计算,那么实际年化回报仅有1.36%,出现了微降。因为回报数字较小,时间较短,所以还看不出两者的区别。让我们再看另外一个例子。比如某款分红险产品表示在投保30年后返还180%的保费,同时保单依然有效。看起来,这等于30年就获得了180%的收益,180%÷30=6%的收益,这是相当不错的回报了。但其实,若我们按照更科学的复利计算,则年化收益率其实不过3.5%,一下子少了四成。可见单利复利的差别之大。很多时候保险公司仅仅披露区间的累计收益,就是要利用许多投保人单利计算的习惯而让他们自己算出相对较高的收益率来。
当然,有时候,保险公司也会直接给出年化的单利收益率,这其中仍有陷阱。某款分红险表示若投保者在18周岁将按照2.5%的单利增长率来增加身故保证金。2.5%,这无疑是一个看起来还算不错的数字。但是请注意,因为这是单利增长率,所以年限越长,其对应的复利增长率便显得越小。如5年2.5%的单利增长,对应的复利收益率为2.38%;10年2.5%的单利增长,对应的复利收益率为2.26%;而15年2.5%的单利增长,对应的复利收益率为2.15%。显然利用单利描述,有助于夸大长时间段的实际回报。
以年缴费来计算收益率
另一种以年缴费来计算收益率的表述,也很容易让人犯晕。比如某款分红险产品,为10年期期交的产品。其表示每年将返还年缴保费10%。若你没看仔细,恐怕会激动得跳起来,毕竟一款年保证回报10%的产品这世上可绝对不好找。但其实事情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简单。
以年缴费1万元为例,在你缴纳了第一个1万元后,你的确可获得10%年缴保费即1000元的返还,收益率高达10%;但是第二年你又缴纳了1万元保
若假设到第11年这款分红险除了派发1000元外还将返还累计10万元的保费,那么此款保险的收益率是多少呢?上述问题,已经不是一般保险消费者所了解的单利甚至复利所能解决的了,而是要用到财务中复杂的现金流折现方法来计算内部报酬率(IRR),最后才能得到1.87%的年化收益率数字。
保险方案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先生
女士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