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医疗保险医疗服务信息监控系统建设

医疗保险业务复杂,涉及多人群和多方利益,且实时性强。因此,医疗保险经办管理本身就是一项精确度要求极高的公共服务,须有大数据、大系统做保障,以提高政策科学性和执行效率。加快医疗保险医疗服务信息监控系统建设,既是提升医疗保险经办服务体系运行效率的要求,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内容。
原劳动保障部从1999年起推进社会保障卡发行和社会保险核心平台系统建设,为各地医疗保险的起步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经过多年的发展,截至2013年底,社会保障卡实际持卡人数已达到5.4亿人,覆盖334个地市,统筹地区内医疗保险即时结算基本实现,多数省份正在积极推进省内异地就医服务。2012年,人社部进一步组织开发了医疗服务监控系统,并在18个地区试点,2013年扩展到45个重点联系城市。信息化为十几年来医疗保险管理工作提供了强大的平台。
近两年,宽带网络、移动应用、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变化,直接影响了我们的思维模式和理念,也将对医疗保险精确化管理产生深刻影响。一是不断创新参保人员自我服务模式,保障参保人员能随时随地获取服务信息。如内蒙古建立了供参保人使用的12333手机平台,更多的地区利用互联网建成了虚拟服务大厅。二是逐步实现服务下沉,通过网络将服务延伸到参保人员身边。如成都等地建立了街道社区经办服务的标准流程,老百姓可随时就近查询业务办理进度。重庆、昆明等地利用村医的手机实现村卫生室医疗费用即时结算。三是不断提高即时结算服务能力。如综合利用各种支付方式,实现统筹地区内的即时结算,结合信息网络和协作机制,实现省内和跨省的联网结算,在医院实现各项医疗费用(包括各项医疗保险负担的医疗费用,以及工伤医疗费、生育医疗费)的统一即时结算,实现与医疗救助等的衔接结算。四是利用大数据提高监管决策能力。掌握海量数据后,可提高数据的相关性分析能力,从中寻觅规律,如谷歌利用分析海量的搜索词预测流感流行的规律,美国利用大数据开展医疗欺诈监管,我国正在推进医疗保险对医疗服务行为的监控。
新品测评


保险方案



热门文章

_副本.jpg)


先生
女士
获取验证码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