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改革的未来
当生产者(医院)面对着较少的同业竞争,它面对消费者(患者)的时候便处于相对有利的地位。那么在利益的驱动下,医院抬高价格就变得顺理成章了。
谈到中国梦,我想这“梦”的一个重要方面应该包括“医疗”。或者说,实现“中国梦”,应该涵盖着“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解决。
“看病难”源自供求矛盾。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越来越关注,我国居民的医疗卫生支出也在连年高速增长。但我们的就医经验告诉我们,看病好像越来越难了。医疗需求越来越向有限的大医院集中,就医排长队的现象也愈演愈烈。一些医院的部分科室到了一票难求的地步,门诊号和专家号的资源分配要依靠“黄牛党”的工作,足见这其中“经济租金”达到了多高的水平。
为什么供求矛盾如此严重?原因在于少数公立医院垄断了绝大多数医疗资源。由于医疗改革过程中,“市场派”倡导的“四个分开”(即“管办分开”、“政事分开”、“营利与非营利分开”和“医药分开”)长期无法实现,医疗管理部门就成了医疗卫生行业中身兼“运动员”﹑ “裁判员”和“规则制定者”的极特殊角色。
公立医院在人事关系﹑财务关系﹑行业政策制定与执行等方面与管理部门有着千丝万缕的利害关系,其在政策上享受特殊待遇也就不难想象了。公立医院的这种特殊地位使得其在与私立医院的竞争中处于显而易见的有利地位,这种“利”体现在服务项目﹑医疗保险﹑人事关系﹑税收政策﹑财政支持﹑人才引进等各个方面。也因此,公立医院得以大量吸引人才和患者,成为医疗行业某种程度上的垄断者,也就不难理解了。
当生产者(医院)面对着较少的同业竞争,它面对消费者(患者)的时候便处于相对有利的地位。那么在利益的驱动下,医院抬高价格就变得顺理成章了。
然而,由于行业政策人为压低了医疗服务(如诊断﹑治疗﹑手术等)的价格,垄断者们就只有在药品上做文章。
我曾经提到过,我们不能将希望寄托在所谓“医德”上。因为作为“经济人”,我们每个人在社会上都是“趋利”的。没有哪一个行业存在特殊的“德”,如“医德”﹑“师德”等,因为每一位医生或教师都是社会中普通的一员。
正因如此,公立医院中拥有垄断地位的处方医生,在自身服务价格被压低的情况下,以高价药品变向为医疗服务加价,就成了必然的结果,也就是我们所谓的“以药养医”。而包括“红包”泛滥等医疗领域的乱象,和“以药养医”都是相同的逻辑。上述这些,都是“看病贵”的体现了。
我并非为这些拥有处方权的医生或收受红包的大夫们辩护。我只是想说,不进行行业政策的根本变革,空喊“降低药价”﹑ “重塑医德”是没有用的。
中国人的医疗梦里,不应再有“四个不分”的困扰,不应再有身份地位高人一等的公立医院和滥开高价药或索取红包的医生,也不应再有排不完的挂号和就诊队伍。中国的医学毕业生们,也不用再以挤破脑袋的力量拼命奔入公立医院,不需大量失业﹑转行,造成社会医疗资源的大量浪费。归根结底,中国人的医疗梦圆,在于医改的“市场化”方向。
未来的中国医改,根本方向应该是破除行业垄断,推行“四个分开”。卫生部应该放下舍不得放下的权力,可以成为医疗行业政策的制定者。私立医院则应该和公立医院享有平等的竞争地位,而公立医院承担的公共卫生职能则完全可以通过市场化的方式妥善的解决。
保险方案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先生
女士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