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保正在农村悄然兴起;汕头农民盯上保险理财
过去一提起保险,不少农民认为不吉利,往往将它拒之门外。如今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先富裕起来的农民已逐渐意识到它是保障生活的一种投资理财手段。眼下,农民投保热正在汕头农村悄然兴起。
一家七口买保险今年50岁的马先生为一家人投保至今已有4个年头。他是潮阳市棉城成田镇的农民,前些年洗脚上田做起了生意,赚了不少钱。眼看自己年岁已大,大儿子也已成家立业,该如何为自己和家人寻求以后的生活保障成为困扰他的难题。刚开始,他曾想将部分闲置资金投资股市,但却不知如何操作;而将全部闲置资金存放银行,利息又三番四次下调。1998年,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接触到保险后发现,一些保险品种平时分期投入,对今后的生活保障面较广,于是便为自己及妻子、4个儿子和大儿媳分别购买了7份保单,每年缴保费10多万元,按保单规定得连续缴10年,保险金额达100多万元。在投保期间,他们夫妻俩从开始投保后每3年可按保险金额的10%领取保险金,未成家的3个儿子在不同年龄可获得数额不等的教育、婚姻及养老保险金,大儿子也获得一定的生活保障。
为父投保尽孝心年方30岁的林先生是潮阳市峡山镇的农民,20多岁时就开始在村里办起一家小厂,由于善于经营,产品畅销内地,生意也日渐红火。林先生由于生意忙,经常在外地奔波,很少有时间陪父亲,心里感到很愧疚,因此一直想为年事已高的父亲寻求后半生的生活保障,以尽做儿子的一片孝心。去年,某保险公司向市场推出了养老保险,他觉得正好适合父亲,便为父亲购买了两份保单,保险金额分别为20万元和10万元。为此,他每年要交4万元保费,得连续交10年。农村兴起投保热类似马先生和林先生这样的例子在我市农村还有很多。近年来,南澳的渔民,澄海的东里、莲下、溪南等镇的农民也开始兴起买保险。
据了解,仅去年一年,南澳大多数学校就为岛上学生团体投保了1800人次的“学生吉祥卡”,每人每年交数十元保费,而保险金额最高达数万元。农民投保为何兴起据业内人士分析,农民从怕保险不吉祥而拒绝投保,到主动买保险的人数日渐增多,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农民的投资理财观念正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悄然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一方面是由于保险公司看好农村市场的潜力加大营销力度,另一方面则是农民的保险意识不断增强,以及银行不断降息、股市风险较大等因素的促动。一位投保的农民介绍说:“在自己有经济能力时投保是零存整取,防范风险,保险安度晚年生活,同时还能对家属、子女尽到一份经济责任,从而确保生活无忧。”
保险方案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先生
女士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