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何种产品做保险理财
湛东琦
2.1K
前言:目前已知的、有限的金钱,控制未来无限、不可承受的风险,这就是保险理财存在的价值。近期债市的跌跌不休,并未影响到债券和货币市场类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上周理财产品收益率均达到预期的最高预期收益率。首先,保险是一份合同产品,除合同中的特殊约定之外,在合同有效期内即会按照合同内约定价格收取保费,中途随意涨价的情况绝不会出现。而其他人身产品的定价,如意外伤害保险,则主要受保险事故发生率因素影响,也与普通消费品的价格涨跌因素并不相关。保额反映的是投保人希望通过购买保险产品来转移的风险金额。保险是转移当前财务风险的工具。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进步、个人财富的积累也就越多,保险消费在家庭生活中的重要性正日益显现,买保险则可以做到先有保障,再去慢慢积累财富。目前已知的、有限的金钱,控制未来无限、不可承受的风险,这就是保险理财存在的价值。
大众的收入如果只能勉强跟上通胀的脚步,那么如何让资产的增值速度“跑赢”通胀真是一个难解的老话题。
比如,作为保障型产品的保险,其保险费用是否要在快速的通胀过程中因时而变?低迷债市所带来的影响,是否会波及与其相关的投资品种?这其中的一些疑问和投资“要诀”,值得细心的投资者好好探究。
近期债市的跌跌不休,并未影响到债券和货币市场类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上周理财产品收益率均达到预期的最高预期收益率。业内分析认为,由于此类理财产品主要以持有到期债券为主,尽管债市三季度仍不被看好,但未来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受债市下跌影响不大。
资金面紧张困扰债市
事实上,从5月下旬开始的资金面紧张,困扰债市已久。7月初,市场原本对资金面充满美好预期,上旬收益率在加息的背景下仍保持平稳。但资金面在7月中旬突然再度收紧,则彻底断送了7月份的债市行情,各品种收益率飙涨,整体债券市场凄凄惨惨。
从利率产品来看,其收益率在7月中旬新一轮资金紧张出现前,已经缓步上升。随后随着资金骤然收紧,1年和3年国债收益率飙升至与5年期国债基本持平,1年国债利率甚至达到3.80%以上。与此同时,7年和10年期国债也大幅上涨,收益率接近今年2月份高点。
而信用债市场在7月份可谓跌声一片,在信用风险担忧情绪上升及资金面两大利空因素冲击下,市场在月初抢反弹预期落空,相关基金受到投资者赎回,多数品种收益率大幅度上行。尤其是流动性较好的产品,成为本轮下跌中的领跌品种。而流动性较差的品种的表现则相对平稳,长期品种收益率波动也较短期更小。以中票为例,1年期低评级品种跌幅最大,AA-的品种收益率上行幅度逾100个基点。而同等级5年品种收益率仅上行了44个基点左右。
相关产品收益率未受影响
与债市低迷相对应的是,债券和货币市场类理财产品的发行数量也略有减少。普益财富的数据显示,7月最后一周,债券和货币市场类理财产品共发行155款,较上周减少14款。但收益率也并未大幅波动,已发行的理财产品都达到了预期收益。数据显示,尽管7月债市二级市场收益率大幅波动,但上周427款到期的产品中,公布到期收益的产品均实现了最高预期收益率。
在下半年资金面“紧平衡”和通胀预期依然较大的情况下,对于三季度债市,机构整体保持较为谨慎,债市收益率难以出现较大的回落。
长江证券认为,一方面,6月份并没有出现如先行指标般的明显回落,经济下滑对于债市的支持作用有所减弱。预计在低基数作用下,三季度经济增速仍将保持稳定增长。而另一方面,从通胀来看,猪肉价格走势无疑将会直接影响通胀形势。从牛肉、羊肉价格的运行规律来看,下半年加速上涨的可能性较大。而7月份CPI增幅仍将再创新高,达到6.5%-6.7%。在8、9月季节性回落后,四季度通胀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不排除伴随消费旺季来临再次上涨,预计下半年CPI增幅有始终维持在5%以上高位运行的可能。因此,对于债市而言,利率风险至少在三季度依然是存在的。三季度债券市场出现系统性机会的概率比较渺茫。
尽管理财产品的资金运用主要投向信贷、债券和同业资产等几大方向,但市场分析认为,理财产品主要是已持有到期为主,从收益率来看,理财产品实际收益率对二级市场收益率影响不大。有银行业内人士表示,理财产品的发行数量减少,仅是短期情况,目前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仍是银行理财产品的“大头”,配置也主要是以持有到期为主,并不会因为债市的收益大幅波动而出现收益率的波动。因此,对于此前热衷投资相关理财产品的投资者而言,未来一段时期内,这些产品稳定的表现,也仍将给他们带来相关投资机会。
通胀通道中保费宜因“涨”而变
近一年来,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物价可谓“涨声一片”。继药材价格连创新高,日化业集体涨价引发抢购潮后,食品果蔬的涨价更是此起彼伏,米、面、油、蛋、奶无一例外。
那么,通胀时代,你的保险费“涨”了吗?近日,不少保险公司接到客户电话咨询:早几年购买的保险产品,今年会不会也搭上涨价的班车,来个“先涨后奏”?
绝对价格波动小
对此,中德安联人寿的保险专家告诉记者:人身保险产品(寿险和健康险)的绝对价格近5年来没有显著波动。这与保险这种产品的特殊性有关。
首先,保险是一份合同产品,除合同中的特殊约定之外,在合同有效期内即会按照合同内约定价格收取保费,中途随意涨价的情况绝不会出现。
其次,保险的定价规则与普通商品完全不同。普通商品的价格往往受到生产、运输以及人工等成本的影响,保险产品则不同。以传统寿险产品为例,其定价主要受生命表、预定利率和预定附加费用率这三大因素的影响。由于人身保险产品的特殊性,保监会对上述三因素有严格监管。而其他人身产品的定价,如意外伤害保险,则主要受保险事故发生率因素影响,也与普通消费品的价格涨跌因素并不相关。
举例来说,35岁的成年男子,购买10万元定期寿险所需保费与五年前并无明显差异。又如意外险产品,以一款“联众安顺意外伤害保险”产品为例,每1000元保额的年交保费始终为2元。
保险最应关注保额
事实上,买保险不是一劳永逸,保障应不断调整完善。保险专家建议,对于很多人而言,物价的上涨幅度高于收入的增长,这意味着生活成本在不断提高。从保险的角度来看,投保人面临的是保障因此而“缩水”的现状,因此通胀时代,保保人最应关注的是保额而非保费。
保额反映的是投保人希望通过购买保险产品来转移的风险金额。举一个例子,比如,30岁的秦女士在5年前购买了一份10万保额的重大疾病保险,在确诊了重大疾病后,保险公司将一次性支付她10万元。但现在她可能需要担心的是随着医疗费用不断上涨,再过5年,10万元治疗重大疾病可能不够用,要再补充10万保额才能实现规避重大疾病带来的财务风险。同样,已经购买了其他养老金、定期寿险、健康险或教育金保险的消费者,也面临保额在通胀中“缩水”的问题。
慧择提示
:人的一生充满生老病死谁也无法逃避,普通疾病会短暂地影响家庭的生活质量,重大疾病会让人倾家荡产,而环境恶化、食品污染,导致重大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基于这些考虑,理财的基础不仅是要储蓄一定的资金,更要为不确定的将来作比较确定的打算。保险是转移当前财务风险的工具。随着人的职业发展、家庭结构和年龄的增长变化,随着经济环境的改变,被保险人面临的风险也会发生变化,因而保险的组合也应随之调整。调整产品组合时主要考虑保额是否充足,保障是否全面。总而言之,买保险不是一劳永逸的。
- THE END -
【免责声明】作者在本站所发布的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 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特此声明!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hegui@zhuanxinbaox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