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假设买保险预算5000块,保障到60岁,如果买分红型保险,大概能买到10万元保额,买返还型保险能买到20万元保额,如果买消费型保险,能买到50万元保额。这就叫有事赔钱,没事还钱,还能增加理财收益,抵御通货膨胀,这就是分红型保险了。讲到这里相信很多人都明白了,从消费型保险到返还型保险,再到分红型保险,价格虽然不断在往上涨,但是其保障成本始终没变,买到的保额是一样的,那10块钱还是要消费掉的。所以,消费型保险才是最纯碎的接近保险的本质的产品,也是杠杠率最高的险种。

假设买
保险预算5000块,保障到60岁,如果买
分红型保险,大概能买到10
万元保额,买
返还型保险能买到20万元
保额,如果买
消费型保险,能买到50万元保额。你们会想,差别怎么这么大?为了让大家更好的理解,下面举个例子来说明从产品定价模型来讲讲这三种产品的演化过程一个30岁的健康男性
购买保险,想买1万元保额的保险,他的保障成本是10块钱,意思是花费10元,保障1万元保额,若保障期内出险,则
保险公司赔付1万元,如果没事,这10块钱就消费掉了。很多客户就觉得,没出事的话,钱不是打了水漂么,都不见水泡。万一有事,这不是花钱买晦气么?坚决不买,或者等到快生病的时候再考虑。而此时,保险公司就抓住消费者的心理,开始进行产品升级了。为了迎合消费者返钱的心里需求,保险公司把产品的定价从10块钱提高到30块,其中那10块钱仍然是产品的保障成本,剩下20块用来投资理财,等到合同终止的时候,再一起返还给消费者。这就叫有事赔钱,没事返还,这就是返还型保险了。很多消费者会觉得很划算,出事了能赔钱,没出事还能拿保单现金价值超过已支付保费金,保费没浪费嘛。但是,还是有部分人觉得不太划算,因为几十年后返还的那点保费都不值钱了,贬值很多。为了满足消费者赚钱的心理,这时,保险公司对产品进行继续升级,把
保险产品的定价继续上调至50元,但其中那10块钱仍然是保障成本不变,剩下的40块拿去投资理财,如果投资有回报,则把其中的一部分给消费者分红。请注意,这里说的是如果,因为合同条款中明确指出投资收益是不确定性的。这就叫有事赔钱,没事还钱,还能增加理财收益,抵御通货膨胀,这就是分红型保险了。讲到这里相信很多人都明白了,从消费型保险到返还型保险,再到分红型保险,价格虽然不断在往上涨,但是其保障成本(那10块钱)始终没变,买到的保额是一样的,那10块钱还是要消费掉的。只是人们的关注点在变,一开始关注保障,但随着看的产品越来越多,又不断有某些人在旁边吹风,他的关注点就变成收益了。所以,消费型保险才是最纯碎的接近保险的本质的产品,也是杠杠率最高的险种。在同样的保费预算下,能够提供最高的保障。其实大家要理清一个概念:防范风险发生的行为本身,就是一种消费。比如我们买的车险,不会返还吧,还有我们安装的防盗门窗,监控等装备,以及买的车锁,这些都是为了防范风险发生的行为而消 不能本末倒置。说到这里不得不提到一个现今不断在大家身边发生的一个现状:很多买保险的人其实买的是人情险,看
卖保险的朋友或亲戚这么热情,关系又不错,就相信他吧,也没有自己上网去求证、对比,稀里糊涂就买了,买完就后悔。退保吧,根据条款只能退很少一部分,已经交了的钱就浪费了;不退吧,还要继续被坑,保障没保到,钱又花了,关键还得重新再买。买保险是对家庭负责的一种行为,拒绝人情险,只尊重专业。多对比,多学习,多提问,才能买到适合自己家庭的保险,真正达到防范风险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