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作者:胡芳罗先生35岁,是上海一家IT公司的部门经理;他的妻子33岁,是上海一家国有单位职员,工作稳定;女儿7岁,就读小学二年级。目前,罗先生月收入15000元,妻子月收入5000元。罗先生表示,在这一阶段里,家庭成员不再增加,家庭的支出较为固定。罗先生现在家庭收入不错,但作为家庭现在和将来的经济支柱,一旦发生意外,家庭会面临巨大的财务压力。根据罗先生现在和将来的收支预期对其理财目标进行规划。经过分析,为避免罗先生家庭近两年入不敷出,首先应该考虑子女教育基金的积累,推迟两年考虑退休基金的积累。经过20年,即罗先生55岁退休时,积累退休金300万元。
作者:胡芳
罗先生35岁,是上海一家IT公司的部门经理;他的妻子33岁,是上海一家国有单位职员,工作稳定;女儿7岁,就读小学二年级。按照目前的生活水平来看,罗先生的家庭属于典型的上海中层,是大家公认的“小康家庭”。罗先生目前的家庭资产状况是:在上海普陀区拥有一套价值50万元的房产、拥有一辆价值20万元的家用汽车、拥有银行存款10万元、股票5万元。
目前,罗先生月收入15000元,妻子月收入5000元。家庭支出状况是为每月基本生活开支7000元,房贷每月还款2000元,剩余15年;车贷每月还款1500元,剩余4年;子女教育年费用1万元,赡养父母每月1000元。
■ 理财分析
罗先生夫妇属于大城市里较为典型的小康家庭,并且他们的年龄阶段正处于家庭资产积累高峰的初期。作为较为富裕的家庭,建立正确的理财理念是当务之急。对于他们而言,只有建立充分的自信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建立长久的理财规划,才能保障家庭少受风险,受益更多。
分析罗先生目前的财务状况,基于风险分散的原理,建议罗先生在稳定增长的同时,加强投资意识,将资金分散投资到不同的投资项目上,做多样化的分配,使投资比重恰到好处。
■ 理财目标
罗先生希望到女儿17岁时,能积累40万元资金供女儿出国留学;等他本人55岁退休时,能自筹退休金300万元,以供自己和夫人安享晚年。罗先生表示,在这一阶段里,家庭成员不再增加,家庭的支出较为固定。夫妻两人处于青壮年期,事业不断发展,收入不断增加。处于这一阶段,家庭的主要理财支出包括:子女教育、买房或供房、买车或供车、
家庭医疗保障、应急基金、资产增值管理、特殊目标规划等。
■ 理财规划
分析师认为,罗先生已有稳定房产及轿车等固定资产,在未来10年可以保持年均5%的收入增长,之后保持不变,直到55岁退休;其夫人工作稳定,退休前可一直保持年均3%的收入增长。生活费、赡养父母、子女教育年均增产率都保持在3%左右。因此可以参照以下的理财计划来进行。
首先,按照结合罗先生的风险承受能力、风险偏好及各项资金的性质,预期
教育基金收益和退休基金年均收益率都保持在8%,财富积累的收益率稍高,年均10%,第一件需要考虑的事应该是家庭的财务安全问题。
罗先生现在家庭收入不错,但作为家庭现在和将来的经济支柱,一旦发生意外,家庭会面临巨大的财务压力。为防范不测,
保险是较好的选择。根据分析,建议罗先生每年用家庭收入的5%(今年为12000元,以后随收入增加而增加)为本人和妻子购买一些人寿和医疗方面的保险,为子女购买一些医疗方面的保险,为双方的父母购买相应比例的保险。
理财师建议,罗先生对现有的金融资产重新安排。首先将其存款中5万元安排为活期性质的存款,作为家庭的应急资金。其余的10万元(包括投资股票的5万元)都作为
子女教育基金,投资比例根据8%的收入预期调整为存款30%、债券15%、基金30%、股票25%。
根据罗先生现在和将来的收支预期对其理财目标进行规划。经过分析,为避免罗先生家庭近两年入不敷出,首先应该考虑子女教育基金的积累,推迟两年考虑退休基金的积累。具体计划如下:在子女17岁前,每年追加10023元到子女教育基金,同时,还追加相同比例到各投资品种上。10年后,即子女上大学时积累资金40万元。从第三年开始积累退休基金,每年投资72383元,投资到各金融品种的比例同教育基金。经过20年,即罗先生55岁退休时,积累退休金300万元。
投资比例应有一定的安排。罗先生每年的收入在满足家庭日常开支、供房、供车、赡养父母、子女上大学前教育费、保险费支出及上述两项理财目标的资金需求后还有剩余,剩余部分用于财富的积累。根据财富积累资金年均10%的收益率预期,建议投资比例安排为:存款20%、债券10%、基金35%、股票35%。财富积累一方面为将来新的理财目标积累资金,同时也可以在理财目标实施过程中出现资金不足的情况时提供资金支持。
理财师建议,对于目前都市中常见的“小康家庭”,必要的理财规划必不可少,而适合于自身家庭的投资计划也将为家庭“锦上添花”。如果这些家庭对于理财并不得心应手时,求助于专业的理财机构或理财人员,为自己家庭定制一份“理财大餐”将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