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P2P平台挖掘保险公司吧的从业人员以及争夺消费者事情如今已闹得沸沸扬扬,然而,还有一些消费者仍不明情况,想要从保险公司退保,从而买“P2P理财”,消费者们,您可以想清楚了,不要上当受骗。据了解,常见非法手段有两种,一是冒充保险公司工作人员销售P2P产品。二是承诺P2P产品高收益,诱导保险消费者进行保单质押。凡是有保险销售人员向您推销所谓P2P或其他非保险理财产品时都要提高警惕,注意查验相关证件。还要防范非法集资风险,警惕不法分子假借P2P名义非法集资。
P2P平台挖掘保险公司吧的从业人员以及争夺
消费者事情如今已闹得沸沸扬扬,然而,还有一些消费者仍不明情况,想要从保险公司退保,从而买“P2P理财”,消费者们,您可以想清楚了,不要上当受骗。
近期,发现少数P2P平台大量招募原属保险公司个险渠道的保险从业人员采用非法手段套取处于正常期的保单资金,给广大保险消费者造成了相当大的损失。
据了解,常见非法手段有两种,一是冒充保险公司工作人员销售P2P产品。借口送礼品或进行保单升级,骗取保险消费者信任,进而获取保险消费者
保单号、身份证号和银行卡号等个人信息,引诱消费者退保后“升级”购买P2P产品。
二是承诺P2P产品高收益,诱导保险消费者进行保单质押。违规向保险消费者承诺高收益,回避产品风险。
为此,中国
保监会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局提示您,遇到类似情形一定要加强防范。首先,
保险销售人员销售
非保险金融产品需经相关金融监管部门批准。凡是有保险销售人员向您推销所谓P2P或其他非
保险理财产品时都要提高警惕,注意查验相关证件。
再就是购买理财产品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切勿随意相信所谓“好心人”的推荐。还要防范非法集资风险,警惕不法分子假借P2P名义非法集资。还有重要一点,消费者应考虑自身需求,谨慎退保。此外,保险理财产品功能相对完善。保险消费者在理财同时还享有一份保障。
P2P平台的做法不仅给保险公司带来了影响,对于消费者也造成了损失,消费者们一定要睁大眼睛,正确分辨好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