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产品】通关了!香港保险还值得买吗?
月初的时候,我们内地和香港终于恢复通关,大家又能去“购物天堂”买买买了。
出行方便了,有些朋友想买香港保险的心思也活络起来了。
所以,今天我就想和大家分析一下:香港保险和内地保险有什么不同?到底能不安能买?
一、买香港保险,这三点你要搞清楚!
我们都知道,香港是实行一国两制的,所以它不管是政治制度,还是经济结构,都和我们内地不一样,主要有三点:
- 制度差异
香港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内地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在香港货币可自由兑换,个人能在全球进行资产配置;内地存在外汇管控,个人向境外投资有一定限制。
- 医疗差异
香港的医疗机构分为公立和私立,两类医院社会地位是并列的,居民按需选择;在内地,民众对公立医院的信任度更高,大部分人会优先选择到公立医院就诊。
- 法律差异
香港保险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保险业条例》,内地保险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如果是香港保单,就得按照香港的法律体系执行。
讲那么多,主要是想提醒大家:保险是一项融合了法律、医学的金融产品,势必会受到当地政治、经济环境的影响。
也就是说,你去买香港保险,就相当于去另一个法律环境下,签订了一份金融产品合同,这和去香港买化妆品、奶粉、手机等一次性消费有着本质的区别。
二、对比内地保险,香港保险到底有什么优势?
相比内地保险,香港保险在某些方面确实有过人之处:
1️⃣重疾险有分红,保额可增长
内地重疾险,大多都是买时就确定好了保额,没有分红,比如买了50万保额几十年后还是50万。
而香港的主流重疾险,一般都有分红,也就是保额会增长,可以一定程度上抵御未来通货膨胀的风险。
虽说实际分红是不确定的,但是买50万保额,几十年后,保额有机会增长到100万甚至更高,这也是很多人选择香港重疾险的原因。
以香港一款重疾险为例,计划书显示,投保时保额为10万美元,30年后保额可能会增长到19.6万美元。换算成人民币的话,最初保额67万左右,30年后保额增长至131万。
2️⃣部分疾病定义宽松
为了规范市场,内地前28种高发重疾的定义都是行业统一的,能不能赔、怎么赔,每家保险都一样。
但在香港,疾病定义没有统一的标准,各家保险公司自行定义,所以可能会出现一些病种,定义比内地更宽松。
比较典型的就是脑中风后遗症,内地要求在确诊180天后仍然留下神经系统的永久性功能障碍,而香港一般要求“持续最少四周”。
不过,也有一些病种在内地理赔更有优势,不建议大家用单一病种对比,然后一刀切地认为港险疾病定义更宽松、理赔更容易。
3、美元资产配置,全球理赔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之一,在货币的流通上,以美元和港币为主,很多保单都是以美元计价的。所以一些有钱人会将香港储蓄类保险,作为配置海外资产的手段之一。
对于有钱人来说,币种配置的多样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抵御某一币种贬值或是其他原因导致的风险,避免资产大幅缩水。
另外,由于香港保险面向全球销售,自然也是全球理赔,一般在其他国家有合作的医院就行。
比方说被保人在国外生病了,到保险公司认可的国外医院就诊,之后给代理人邮寄疾病诊断等资料,就能申请理赔,这对经常出国、世界各地跑的人来说,还是挺方便的。
以上就是我们总结出的3个港险优势,看起来还蛮吸引人的。不过,人无完人,产品也没有十全十美的产品。
三、香港保险,有什么不足之处?
港险优势明显,可需要注意的地方也不少,总结起来主要有这 4点:
1、购买成本高
根据香港的法律,只有在香港本地签的保单,才合法;
以不合规的方式买港险,属于“地下保单”,香港那边不认,也不受内地法律保护,所以真要买港险,就必须本人亲自去香港一趟。
其次,想要缴纳保费,最好是去开一个香港银行账户,并且将存进去的钱兑换成美元或港币才行;虽说有些保险公司也支持刷内地信用卡,但会额外收取一些手续费。
而且,别以为交了保费就万事大吉了,要是保险公司核保后,要求补充资料,必须回港做某项身体检查,否则保单就无法正常承保,那免不了还要二次奔波。
这一系列流程下来,其实十分漫长和繁琐,不仅自己要承担很多不确定的风险,而且也大大增加了购买成本。
2、健康告知严格
很多人都知道,投保重疾险、医疗险等产品,要进行健康告知,如果身体状况不符合要求,可能就买不了。
对得过病的朋友来说,健康告知越宽松,顺利买到保险的可能性就越大。
而香港保险,健康告知一般会比内地保险更严格。
以重疾险为例,港险健康告知中的检查异常等,一般会问到5年甚至7年内的异常;而内地大多只问1年或者2年内。
而且投保香港重疾险时,健康告知最后通常会有一个开放性问题,问你除了上面问到的情况,还有没有其他的健康异常,有的话就需要告知。
而内地重疾险或者医疗险的健康告知中,大多没有这样的开放性问题,而是问到了回答,没有问到就不用作答。
3、理赔不一样
上文还说过,香港保险和内地保险出于不同的法律框架下,所以会影响到理赔流程。
这里主要来看看港险和内地保险,在理赔时效、维权成本、理赔款兑换方面的差异。
从理赔效率看,港险通常没有理赔时效限制,理赔速度难以保证,有些案件可能需要 3~6 个月,甚至更久的时间才出结论。
而内地的《保险法》规定,保险公司必须在 30 日内出理赔结果,然后于 10 日内支付理赔金,因此,内地的理赔效率相对较高。
其次,如果发生理赔纠纷,投保人可以向香港保险投诉局申请调解。不过,该机构只受理不超过 120 万港元的理赔投诉,且处理一单投诉平均需要4~6个月的时间。
一旦协调无果,或者涉及的保险金超出120万港元,那就只能走法律途径解决,在香港请律师等相关费用也比较高。
另外,即便理赔顺利,还得考虑外汇管制问题,根据法规,内地每人每年兑换外汇不能超过5万美元。如果理赔金大于5万美元,怎么将其兑换成人民币到个人账户,也是比较麻烦的事。
四、谁适合买香港保险?
整体来讲,香港保险和内地保险各有千秋。
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情况下咱们可以考虑入手港险?哪些情况下不建议买?
我汇总了几种情形,供大家参考:
- 如果你预算较少:不建议买港险,拿重疾险来说,基本都要保终身、带身故,这一套配置下来价格高,购买成本也高;在内地选择保定期、不带身故的重疾险,会便宜很多。
- 如果你预算充足:可以考虑内地保险和香港保险都配置一些,各有各的优势,互相搭配,效果加倍。
- 如果你资产雄厚:有外汇资产配置需求,或者未来可能会在国外生活,可以优先考虑香港保险,既能对冲单一货币贬值风险,也可支持国外就医理赔。
总之,买保险最重要的是适合自己,建议大家深入分析个人情况和需求后,再选择对自己更有利的方案,切忌盲目跟风。
六、写在最后
经常有人问这样的问题:香港保险好,还是内地保险好?但实际上,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
无论哪个市场,有专业的保险顾问,也有坑人的误导销售;无论哪类保险,有高分产品,也有低分产品。
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要想明白自己需要什么,适合什么,不搞清楚这些就盲目投保,到头来很有可能“赔了夫人又折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