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命药70万一针贵不贵?除医保买单外 罕见病应探索社会共付机制
原标题:救命药70万一针究竟贵不贵?除医保“买单”外,罕见病应探索社会共付机制
记者 崔笑天 北京报道
图为诺西那生钠注射液一瓶小小的5毫升注射液,售价70万元。对SMA(脊髓性肌萎缩症)患儿来说,每一滴诺西那生钠,都像金子一般珍贵。它意味着活下去、活得更好的希望,但也意味着一个倾家荡产的家庭。
据媒体报道,广东一位SMA患儿的母亲向国家药监局提交信息公开申请,希望了解SMA药物——70万元一针的诺西那生钠注射液的采购方式和国内定价依据。
SMA是一种罕见的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以脊髓和下脑干中的运动神经元丢失为特征,从而导致严重的、进行性肌肉萎缩和无力,在新生儿中发病率约为1/6000-1/10000。SMA根据患者发病年龄与临床病程由轻至重分为4型,其中最重的分型一般在6个月内发病,如果不进行治疗,大多数患儿无法存活到两岁。
一位顶尖三甲医院的神经科医生告诉《华夏时报》记者,中国大陆的SMA患者约有3万人。此前,国内SMA主流的治疗方式是通过支持治疗、康复治疗来延缓发病过程,但作用有限。
而诺西那生钠注射液的上市改变了SMA患儿无药可治的命运。“诺西那生钠注射液是目前国内唯一获批上市的针对性治疗药物,对患者意义很大,被称为救命药。”该神经科医生说。但是由于价格昂贵,在他的患者中,仅有1%-2%可以负担的起,使用诺西那生钠注射液治疗。
真正意义上的救命药,70万一针贵不贵?
诺西那生钠注射液是全球首个SMA精准靶向治疗药物。诺西那生钠是一种反义寡核苷酸,可改变SMN2基因的剪接,增加全功能性SMN蛋白的生产,属于一种基因疗法药物。诺西那生钠注射液通过鞘内注射给药,可以直接将药物输送到脊髓周围的脑脊液中,从而改善运动功能、提高生存率,改变SMA的疾病进程。
诺西那生钠注射液由渤健公司研发,2016年12月23日首次在美国获批,并陆续在欧盟、巴西、日本、韩国、加拿大等国家获得批准用于治疗SMA。2019年2月22日,诺西那生钠注射液正式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成为中国首个治疗SMA的药物。
可以说,国内的SMA患儿只有使用这种昂贵的药物,才能获得生存的希望。在症状前给药实验中使用诺西那生钠注射液后,患儿100%可以独坐,92%可以辅助行走,88%能独立行走。
在本次舆论发酵中,诺西那生钠注射液的价格,被广泛讨论。
目前,诺西那生钠注射液在国内的售价为每支69.7万元,属于完全自费药物,患者在第一年内需要注射6支,之后每4个月注射1支,年年如此。上述神经科医生告诉本报记者,就单价而言,我国的公开价格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是最低水平了。诺西那生钠注射液在美国定价12.5万美元/针,折合人民币约87万元。
对药企来说,这个定价并不昂贵。新药研发一直被认为是高风险、高收益的活动,业内普遍认为,一个新药的研发需要耗时十年,耗资十亿美金。而针对罕见病的靶向药物成本则会更高,加上罕见病患者群体小,极有可能出现亏损,所以药企往往“望而却步”。
因此,罕见病的特效新药一旦问世,基本处于垄断状态,且定价较高。目前,市场上针对SMA的特效药都贵的离谱,比如诺华公司旗下AveXis公司研发的基因疗法Zolgensma,一针即可完成治疗,定价却高达21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500万元),该药物未在国内上市。
渤健2019年财报显示,诺西那生钠注射液为该公司贡献达到21亿美元,主要受美国增长9%至9.33亿美元和美国以外地区增长34%至12亿美元的推动。
实际上,这次事件最大的争议点,并非药物价格,而是该不该将诺西那生钠注射液纳入医保。根据该药物的生产厂商渤健的声明,截至2020年6月30日,诺西那生钠注射液已在全球50个国家和地区获批,并在40多个国家和地区获得了报销。
据澳大利亚药品福利计划(The Pharmaceutical Benefit Scheme - PBS)网站的公开信息,诺西那生钠注射液已被纳入药品福利计划,药品的政府采购单支价格为11万澳元,患者自付费用为41澳元,折合人民币206元。
其实,国家医保局已经在考虑将该药物纳入医保。国家医保局信访办一工作人员在接受红星新闻采访时表示,诺西那生钠注射液自2019年在国内上市以来,已被纳入医保谈判日程,国家希望和相关药企业谈判,将药物价格降下来,进而满足SMA患者的需要。“去年开始国家就在和药企谈判,由专家组研究定价,具体定价多少不清楚。但是纳入医保的事没有谈下来,因药物价格下不来,就始终没办法进入到医保目录。”上述工作人员介绍。
对此,渤健表示,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参加2019年国家医保谈判的药品必须是2018年12月31日前获得批准的药品。诺西那生钠注射液于2019年2月获批,不符合参加2019年国家医保谈判的条件,因此并未参加2019年国家医保谈判。
“用得上药”已有绿色通道保障,“用得起药”还应探索多方共付机制
实际上,诺西那生钠注射液自引进中国之初,就已得到了有关部门的关注,为了让SMA患者早日获益,为其开通了“绿色通道”。
2018年5月,SMA被纳入国家《第一批罕见病目录》;2018年11月,诺西那生钠注射液被列入《第一批临床急需境外新药名单》,进入优先审评审批程序;2019年2月,诺西那生钠注射液通过优先审评审批程序在中国获批。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共有102个(涉及59个产品)进口药品获批,通过优先审评获批上市的有25个产品,多为具有明显治疗优势的创新药、儿童用药及罕见病用药。
诺西那生钠注射液在国内的整个审批周期不到6个月,上市时,距离该药物在美国首次获批也只过了2年,可以称得上是“火箭速度”。如今,其在国内的可及性并不是问题。
罕见病群体“用得上药”的问题正得到解决,而如何“用得起药”也需要持续探索。
据《人物》报道,2017年初,诺西那生钠注射液刚刚在美国获批上市、还未公布价格时,美儿SMA关爱中心做过一个调查,以了解中国SMA家长的价格预期及支付能力。结果显示,如果是长期用药,绝大多数家庭能承受的价格是每年10万人民币以内。如果是一次性治愈,有家长最多愿意支付150万人民币。
如今,70万一支,每年6支的价格令这些家庭根本无法承受。他们无法眼睁睁看着孩子逝去,于是寄希望于政府,为诺西那生钠注射液进入医保四处奔走。但对于如此昂贵的药物,有关部门亦需要十分谨慎考量,矛盾就此产生。
需要注意的是,对天价罕见病药物的负担不应该仅指望医保兜底。病痛挑战基金会一位工作人员告诉本报记者,社会也应该探索政府、公益机构、企业及患者个人参与的“多方共付”医疗保障模式,这将是建立罕见病医疗保障体系的必由之路。
据《人物》报道,在香港,昂贵罕见病药物已经建立了多方共付的机制。具体来说,政府、慈善组织和个人各支付一部分,家庭付多少,要看收入水平。年收入若低于某个标准,则不需支付任何费用。如果家庭年收入较高,也有支付上限,即每年最多支付100万,剩下的费用由政府和慈善机构承担。这样一来,至少不会影响家庭的基本生活。而且只要开始用药,就会获得终身支持。
如今,大陆也有多方力量在推动多方共付机制建立,比如,渤健在声明中指出的:2019年5月31日,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启动SMA患者援助项目,援助药物由渤健公司捐赠。该项目帮助SMA患者第一年的治疗费用相比全自费节省约2/3,之后每年的治疗费用与全自费相比可节省约一半。截至目前,全国已有80多位SMA患者在援助项目的帮助下获得了药物治疗。
专注支持罕见病群体的公益基金会——病痛挑战基金会也于今年在山西省、浙江省,联合多方成立了罕见病专项援助基金。基金将作为省级范围内社会慈善力量参与罕见病医疗保障体系的补充尝试,支持戈谢病、庞贝病等在国家罕见病目录内的患者群体,推动患者的持续有效治疗。
保险方案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先生
女士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