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联网兴起 险企如何搭顺风车
近年来,车联网产业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车辆具备了车联网系统,这也为车险经营管理带来了新的机会。但在现阶段的车联网数据应用实践中,普遍存在采集内容、格式差异大,数据质量不稳定等问题,数据可用性不高,无法满足车险经营管理的需要。对此,近日中保协发布了《机动车保险车联网数据采集规范(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规范》),以指导和规范基于车险经营管理应用的车联网数据采集、校验工作。
《规范》显示,制定标准的目的在于指导和规范基于车险经营管理应用的车联网数据采集、校验工作,建立基础,引导保险公司、汽车生产企业、车联网科技企业各方形成合力。同时,《规范》中描述了车联网数据应用于车险经营管理时需要在数据采集范围、数据类型规范和数据质量验证等方面达到的要求,并且考虑了算法性能和系统开销的平衡,以助于各相关方正确进行传感器选型、精准采集传感器数据、提高数据可读及可用性。
实际上,对于保险公司来说,车联网保险公司可引入车联网数据全面应用于产品开发、客户关系管理、承保管理、理赔服务、防灾防损等车险经营管理活动,可优化流程、管控风险、提升体验、降低成本。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车险保费收入约为7500亿元,但截至目前,在商车费改的激烈竞争下,有近一半的中小险企承保车险处于亏损状态。
车联网带来了车辆保险定价模式的改变,基于使用的保险(UBI)产品应运而生,即为按驾驶人行为来设计的保险产品。虽然两种叫法不同,但是本质上差不了太多,其理论基础是驾驶行为表现较安全的人员应该获得保费优惠,保费取决于实际驾驶时间、地点、具体驾驶方式或这些指标的综合考量,有望突破传统“静态”定价模式的局限。
而对于保险公司可以如何应用车联网数据,按照《规范》中的说法,通过车联网设备,保险公司可以获取驾驶行为数据,例如速度、急转弯、急加减速等,结合道路、天气数据,分析评估车辆驾驶行为风险,用于厘定风险成本;通过车联网数据分析建立车主驾驶行为特征画像,制定针对性的客户营销策略。
此外,还可以通过车联网数据分析帮助核保人员准确识别车辆的行驶区域、驾驶行为特征,能够精准识别和筛选车辆风险;借助车联网设备实时感知车辆事故发生,并将数据传输给保险公司,触发自动报案,便于保险公司主动及时提供服务。最终,保险公司可以通过车联网数据分析识别车主驾驶行为特征,保险公司可分类建立运营方案,激励车主改善驾驶,减少事故发生。
业内人士指出,相较于欧美国家,目前国内车联网保险还处于探索起步阶段,几家大型的保险公司正在积极研究和试点,广大中小保险公司还在关注之中。此外,对于车联网来说,除了数据采集需要规范外,还有其他的如渗透率低、产业环境落后、关键技术不足等问题。但总体来说,从数据收集开始,车联网的规范发展也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据了解,车联网(IOV)是由车辆的位置速度、车况控制等信息构成的巨大交互网络。保险公司借助车联网技术、积累和利用车联网数据,能够全面提升车险定价、产品、客服、理赔的精细化管理水平,实现车险经营管理创新。
保险方案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先生
女士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