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保2017成绩单:产险承保盈利压力不减

3月30日,中国太保公布了其2017年全年业绩报告,2017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198亿元,同比增长19.8%;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47亿元,同比增长21.6%。公司保险业务收入2816亿元,同比增长20.4%,其中,寿险收入1756亿元,同比增长27.9%,产险收入1046亿元,同比增长8.8%。
一位非银证券分析师表示,总体而言,从太保2017年年报看相对偏乐观,寿险业务结构的转型在进一步优化;产险承保开始盈利,不过,综合经营和投资收益不佳导致产险业务利润大降,并且中长期来看,太保产险的压力将会持续下去。
年报公布当天,中国太保二级市场股价下跌3.5%,其于2018年以来的跌幅超过19%,而整个保险板块今年以来下跌10.8%。
寿险业务进一步优化
2017年,全国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3.66万亿元,同比增长18.2%。其中,人寿保险公司保费收入2.60万亿元,同比增长20.0%;财产保险公司保费收入1.05万亿元,同比增长13.8%。在上市险企中,太保寿险、太保产险分别为中国第三大人寿保险公司和第三大财产保险公司。

太保的寿险业务增速要明显高于全行业总体水平。根据年报,太保去年新保和续期业务增速分别达25.2%、29.3%,推动全年寿险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7.9%,达到1756亿元。
寿险的业务结构也在继续优化,主要体现在长期保障型业务占比进一步提高。产品结构上,太保去年长期保障型业务首年化保费达283亿元,同比增长34.5%,增速高于寿险业务总体增速,其在总体中的占比也提高了5.3个百分点,达到41.7%,推动剩余边际余额较上年末增长32.3%,达2283亿元。期限结构上,代理人渠道期缴新单保费增长31.2%至471亿元,占比95%。
由此,太保全年NBV(新业务价值)增速达到40.3%,居行业之首,新业务价值率提高了6.5个百分点至39.4%,创下新高。寿险业务的高增速以及业务结构持续优化,是其过去五年中推动转型1.0的结果。据了解,中国太保转型1.0主要是针对寿险产品渠道的优化,意在打造大个险格局。
据上述分析师分析,太保新单保费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在于大幅增员。年报显示,截至2017年末,太保全年月均代理人同比增长了33.8%至87.4万人,月人均首年佣金收入1012元,同比增长2.5%;长险举绩人力月人均首年保险业务收入同比增长6.0%。在其大个险经营格局中,代理人渠道在总保险业务收入中的占比达到87.8%,同比提升了3.8个百分点。

产险承保盈利中长期承压
产险业务方面,2017年,太保产险全年实现保险业务收入1046亿元,同比增长8.8%,其中车险增长7.39%至818亿元,非车险增长13.95%。综合成本率为98.8%,较上年同期下降0.4个百分点。
东吴证券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考虑到2015年以来公司严格管控业务质量、主动降速,同时2017年综合成本率优化50BP,为最近五年来最优,非车险综合成本率显着优化10个百分点至99.6%,近四年来首次承保盈利,可以认为公司财产险质量管控已取得成效,保费增速回暖后预计将加速扩张,财产险盈利贡献有望提升。
不过,从综合经营上来看,太保产险的压力不小。2017年,太保产险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6%至946亿元,但支出同比增长了6.1%至887亿元,产险业务的净利润同比大幅下滑17.6%至37.43亿元。
从具体的支出项目来看,2017年,太保产险投资收益同比下降5.4%,公司称主要是因为固定息投资利息收入减少及证券买卖价差收入减少所致;产险手续费及佣金支出同比大幅增长35.5%至190亿元,占保险业务收入的比例从上年的14.6%上升到18.2%。公司解释称,主要是市场竞争加剧所致。
以原保费收入作为指标的产险市场排名上,虽然太保产险在行业内排行第三,但从趋势上看,其市场占有率在持续下滑。据广发证券梳理,截至2017年末,产险行业前三的人保股份、平安财、太保财原保费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12.51%、21.4%和8.25%,市场占有率分别为33.14%、20.49%和9.87%。趋势上看,太保财的市场占有率同比下滑了0.503%,下滑幅度为前20家财产险公司中最大。
一位保险业内分析人士表示,太保产险的经营压力会持续下去,“长期来看,产险会越来越集中,主要就是龙头企业,平安是要争龙头的,太保产险主要是防守,但也很有压力,后面的大地财险等势头很猛。”
资产管理业务上,年报显示,截至2017年末,太保集团管理资产达1.42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4.8%,其中集团投资资产达到1.08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4.8%。总投资收益率5.4%,同比上升0.2个百分点,净投资收益率5.4%,同比持平。
不过,在金融强监管尤其是资管新规行将落地的大环境下,部分保险资管也受到一定影响。2017年末,太保资产第三方资产管理规模为1472亿元,较上年末下降12.3%;全年实现第三方管理费收入3.81亿元,同比下降8.4%。不过相比之下,平安资管的第三方管理资产规模仍增长了9.2%。
监管年整个行业趋势都一般,第三方主要接受外部机构委托的资金,银行委外在大规模萎缩,所以去年下降比较多。现在整个资管业的监管还在继续,而保险业资金也没有了开门红,预计今年会进一步萎缩。
新品测评


保险方案



热门文章

_副本.jpg)

最新文章




先生
女士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