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寿险:与智能医疗和基因检测相克相生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的《2017年度互联网人身保险市场运行情况分析报告》显示,2017年,互联网人寿保险实现规模保费收入799.6亿元,在互联网人身保险年度累计规模保费中的占比为57.7%,依旧为互联网人身保险业务的主力险种。由此来看,互联网寿险发展前景广阔,潜力无限。
人身保险标的是人的寿命和身体。所以,互联网寿险标的也必然是人的寿命和身体,与智能医疗、基因检测标的一致。以互联网寿险发展为视角和焦点,并联研究智能医疗、基因检测,有利于推进三者之间协调发展。笔者通过剖析互联网寿险发展阶段性特征、简略介绍智能医疗和基因检测相关技术,辩证论述互联网寿险、智能医疗和基因检测技术三者之间关系,以供保险行业思考、借鉴。
辩证关系:相关性、侧重性、相克性
严格意义上讲,互联网保险不是一种单独的保险,而是保险业从传统经营发展到互联网阶段的一种业态。当前,对于互联网保险、互联网寿险的发展有两种相左的观点。第一种观点,可以概括为“渠道说”,认为是保险发展到保险行业销售渠道从线下迁移到线上,或者说保险营销线上与线下相结合进行保险营销,已经是开启了互联网保险时代;第二种观点,可以概括为“改造说”认为保险行业从传统经营向互联网经营转型、升级是包含保险产品设计、定价、风险预防等全过程行为,而不是简单的渠道迁移就实现了转型。而智能医疗、基因检测又是非常前沿的医疗技术,经过对大量文献资料研读和与行业人士切磋,笔者认为互联网寿险、智能医疗和基因检测技术之间的辩证关系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
相关性。互联网寿险的标的是人的寿命和身体,主要是一种财务安排,但是在保险产品设计过程中,会充分考虑到疾病的种类、标准和治疗费用总额。智能医疗是针对已经发生的疾病,在治疗手段上能够实现手术效果更好,例如伤口更小、切除病灶更彻底等等,进而会对医疗费高低产生影响。基因检测技术是能够识别疾病发生的概率,指导人民更加精准地预防疾病,提高用药的针对性。所以,三者密切相关。
侧重性。基于三者之间存在的相关性,三者各有侧重。互联网寿险更加侧重于医疗费的财务安排,兼顾于技术安排,技术安排会决定财务安排,会深度影响到保费、保险费率和保险金额三个指标;智能医疗、基因检测技术侧重于技术安排,兼顾于财务安排,财务安排会决定技术安排推进和落实的速度、普及程度。比如,有的保险经营中会宣传新兴技术能够治愈某种疾病,但是未投保险的病人限于财务安排,会在具有医疗手段的前提下放弃治疗。
相克性。基因检测技术是具颠覆性的医疗技术,因为可以对未来的生命和身体状况进行更加精准地预测,这是传统医疗所不具备的技术。基因检测技术深度应用好之后,有些人可能会严格按照基因检测指导的方式进行生活,降低或者推迟疾病的发生,进而会减少医疗费的支出。同时,如果承保的商业保险公司加大运用包括智能医疗在内的医疗技术和疾病预防,就有可能大幅度降低疾病发生的概率,既有利于被保险人降低总体医疗费用,缓解医疗资源紧张状况,甚至可以有效节约司法资源,也有利于降低保险公司的经营成本,为实现保险行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奠定基础。
外围环境:机遇和痛点
机遇。党的十九大描绘了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宏伟蓝图,指明了党和国家事业的前进方向,也为互联网寿险、智能医疗和基因检测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根本理念。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大病保险制度,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尤其是预防重大疾病的理念,为发挥基因检测技术和智能医疗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势必也会改变互联网保险发展的政策环境。
保障人民健康是基础工作。从介入人民健康的节点来看,预防无疑是成本最低、效果最佳、伤痛最小的手段,与我国中医的治疗“未病”的理念一致,可以保持人民群众健康的肌体;从提高疗效的时间看,智能医疗的效果更好,比如现在的微创手术、机器人在医生控制下开展的一些手术。只有在互联网寿险、智能医疗和基因检测技术相互配配套的前提下和基础上,才能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防范因为疾病致贫的现象。
痛点。2017年保险监管部门印发了《健康保险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其中第36条规定:保险公司销售健康保险产品,不得非法搜集、获取被保险人除家族病史之外的遗传信息、基因检测资料;也不得要求投保人提供;不得以被保险人家族病史以外的遗传信息、基因检测资料作为核保条件。
对于此项规定,也有两种相左的观点:一种是支持说,认为通过禁止、限制保险公司获取基因检测技术信息,有利于保护被保险人的合法权益;第二种是促进说,认为保险公司应当深入掌握基因检测技术,根据基因检规律制定保险产品条款、厘定费率,与投保人、被保险人共同致力于风险防范,最大限度保持被保险人的健康状况。面对《征求意见》的政策导向,或许会在互联网保险、智能医疗和基因检测之间竖起一道无形的玻璃“壁垒”。
纵观市场,在互联网上销售保障性寿险产品日渐盛行,且不说市场认可度如何,至少推动了行业向前发展。尤其是一些传统保险不可保的群体,通过互联网定制也实现了可保。最近大热的老年防癌险就是一个有效佐证。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的《人身险产品联盟老年防癌疾病保险分析报告》对老年防癌疾病保险的发展趋势表示乐观,市场面上的老年防癌疾病保险投保年龄上至70或75岁,下及45或50岁。保障期限短至1年长至终身,消费者可以按照需求灵活选择。如爱心人寿为老年人定制的防癌险产品,受众人群是50岁至75岁的中老年人群,全线上投保,免体检;悟空保联手安心保险定制的防癌险产品,让70岁“三高”老年人也能享受百万保障。类似产品不但弥补了50岁以上人群难以参保重疾险的问题,也解决了中老年人群,一旦确诊罹患癌症后,看病费用不足的问题。同时还可以与目前市场上以重疾险、医疗险为主的健康险形成有效补充。
在保险业按照“保险姓保,监管姓监”要求回归主旋律的背景下,开展以保障型主导的保险产品无疑会成为互联网寿险的主打产品,开展预防型风向管控措施是主要的展业内容,智能医疗和基因检测技术无疑是有效的抓手。
互联网寿险、智能医疗和基因检测共性的特征都是保障人民健康的技术手段,其发展要同时满足于外部政策环境和监管规定的要求。
保险方案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先生
女士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