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路资本竞逐保险牌照

严监管下,保险牌照依旧吃香。临近一季度末,各类资本申请保险牌照的热情不减。据统计,今年以来截至3月27日的国家工商总局企业名称核准公告显示,共有122家保险机构预核准了公司名称。
62家保险公司名称预核准
今年以来,不少资本依旧看好保险业,并欲进入。
从媒体人梳理的情况来看,今年以来截至3月27日,中国工商总局官网披露的预核名的公司中,保险机构122家。其中,保险公司共有62家,占比超过半数;保险经纪公司39家,跃居各类保险机构第二位;保险代理公司16家;保险公估公司5家;养老保险公司2家。
逐月来看,今年1月份各路资本申请保险牌照最为积极,2月份、3月份牌照申请数量逐月下滑。
具体来看,1月份有70家保险机构申请预核名,其中寿险公司9家,包括国峰人寿、神州人寿、君安人寿等;财险保险10家,包括运泰财险、带路财险等;养老保险公司1家,为前海华业养老公司;保险经纪公司22家;保险代理公司9家;保险公估公司4家。还有15家保险公司未显示公司主营业务。
2月份申请数量较1月份出现大幅下滑。数据显示,2月份共有30家保险机构申请了预核名。其中,寿险公司4家,包括东南人寿、信德人寿等;财产保险公司4家,包括融盛财险、百度太平洋财险等;养老保险公司1家,为华夏养老;保险经纪公司10家;保险代理公司6家,保险公估1家。
3月份预核名数量进一步下降。其中,寿险公司9家,包括德康人寿、丝路人寿、亚太互联网人寿;财险公司1家,为中州财产保险;保险代理公司1家;保险经纪公司7家。
不难看出,尽管目前保险市场的各类主体较多,但依旧有资本想进入这一领域。监管部门披露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末,人身险公司有86家,财险公司有85家,合计191家。对比预核名的保险公司来看,仅今年以来,就有相当于市场主体的三成公司正“跃跃欲试”。
而据媒体人此前统计,去年前三季度有近300家保险公司进行了预核名,预核名险企数量远超去年三季末的市场主体。
各路资本欲进入保险业
保险机构预核名数较多显示出,各类资本依然对保险行业青睐有加。相关的研究数据也显示出,随着互联网保险的发展,一些保险创业公司获得市场上的多轮融资。
近期出炉的《中国保险科技行业投融资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国内保险科技的创业公司(以保险经纪、代理为主)成立200余家。2017年,BAT又入股了7家拥有保险相关牌照的公司,目前总数已达到12张牌照。
尽管目前各路资本看好保险业,并投资于互联网保险、保险科技等前沿领域,但自去年以来监管部门对资本进入保险业务的监管趋严。据本报媒体人统计,今年以来除3家保险公司开业之外,截至发稿,还没有一家保险公司获得筹建批准。
去年以来,监管部门通过加大信息披露的方式来对申筹公司进行监管,2017年3月9日,监管部门发文要求,所有申请筹建的保险公司均需在监管部门指定网站上公开预披露筹建方案、投资人资金来源声明、关联关系声明等重要信息,并对披露材料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
此外,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陈文辉此前多次强调,对于市场主体,要坚持一视同仁、公平对待,今后保险业绝不允许再出现所谓“特殊公司”。他同时还表示,全系统要坚持“源头要严、纠偏要严、执行要严”的总体思路,切实推进从源头强化对保险业的风险治理,防范动机不纯的投资人进入保险业。
据保险公司筹建申请辅导咨询机构中商产业研究院院长袁健教授介绍,根据监管部门要求发起设立保险公司的股东如超过15%的股份,必须具备:具有持续出资能力,最近3个会计年度连续盈利;具有较强的资金实力,净资产不低于2亿元人民币;信誉良好,在本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
此外,从2005年至今监管部门否定的项目来看,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出资能力、项目的商业模式、和项目的可行性论证、以及拟任高管团队等。

今年各路资本在继续申请保险公司牌照的同时,也加大保险经纪公司牌照的申请力度。具体来看,据媒体人梳理,上述预核名的保险机构中,保险公司共有62家,占比超过半数;保险经纪公司39家,跃居核名数量的第二位。
新品测评


保险方案



热门文章

_副本.jpg)

最新文章




先生
女士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