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险企明星产品主打年金 爆款一年揽收近600亿元
随着多家上市险企2017年年报陆续披露,上市险企去年的主打产品及明星产品信息也随之出炉。据统计,中国人寿、中国平安、新华保险披露了去年保费收入前五的产品,其中保费收入最高的一款产品一年揽收保费596.36亿元。
明星产品中年金占大头
2017年,上市险企“保费收入前五产品”中,年金占比过半。
据媒体人梳理,2017年中国人寿、中国平安、新华保险披露的15款“保费收入前五产品”中,有8款为年金保险,5款两全保险,重疾险与终身寿险各1款。
其中,中国人寿有4款为年金保险,1款两全保险;中国平安3款两全保险,1款年金保险,1款终身寿险;新华保险3款年金,1款两全保险,1款重疾保险。
对比来看,2016年上述三家险企保费收入前五的产品中,一共有6款年金,4款两全保险,2款重疾险,3款终身寿险。不难看出,2017年保费收入前五的产品中,年金保险与两全保险占更大的比重,终身寿险与重疾险占比下降。
事实上,保险产品结构的变化,源于去年监管层对保险产品下发的一系列规定。其中,《中国保监会关于规范人身保险公司产品开发设计行为的通知》中明确规定,“两全保险产品、年金保险产品,首次生存保险金给付应在保单生效满5年之后,且每年给付或部分领取比例不得超过已交保险费的20%。保险公司不得以附加险形式设计万能型保险产品或投资连结型保险产品。”
实际上,年金产品附加万能账户是此前寿险市场主流产品之一。该组合的强势卖点在于“快速高额返还+复利型二次成长”。一方面,投保人通过主险的年金产品享受保险保障;另一方面,每年定期获得生存金(通常为基本保额的一定比例)自动进入附加的万能账户,通过日复利、月结息的方式提升投资回报。
而随着新规出台后,寿险公司的明星产品去年以来大批停售或更新升级,这使得2017年四大上市险企明星产品中既有此前一直热销的明星产品,也有2017年新推出的产品。
据媒体人梳理,四大上市险企2016年热销的8款年金产品中,有7款在2017年停售或更新升级,停售的7款年金产品,均受上述文件中对于快速返还型年金保险相关要求的影响。
例如,中国人寿在年报中表示,“保费收入前五位的保险产品”中,国寿鑫福年年年金保险、国寿鑫如意年金保险(白金版)两款产品由于已开发升级替代产品而均已停售,保费收入均为续期保费。中国平安保费前五的产品中,有1款没有新单标准保费;新华保险的福享金生终身年金保险(分红型)的原保费等于首年保费收入这说明这两家险企也对主打产品进行了更新升级。
各险企力推保障型产品
除结构变化之外,上市险企去年也改变产品战略,在加大期交保费占比的同时,进一步推动产品的多元化。
例如,中国人寿在年报中提到,公司去年大力发展保障型和长期储蓄型产品,加大中长期期交业务发展,优化业务结构。推出了“鑫”系列、“盛世”系列、“国寿福”系列等拳头产品,产品开发呈现体系化、多元化趋势。
中国平安在年报中提到,公司秉承“保险姓保”理念,聚焦“产品+”战略,延伸寿险产品边界。2017年对主力保障型产品“平安福”进行优化升级,提升保障额度;细分客群,开发具有癌症多次给付、长期残疾护理、高端终身寿险等保障功能的产品,构建多元化保障供给体系。
新华保险也提到,2017年公司持续深入推进战略转型发展,聚焦期交业务和保障型产品,继续优化业务结构,实现首年期交保费及其他核心经营指标的持续稳定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7年上市险企持续调整产品结构的同时,部分上市险企也提到了未来在产品及业务方面的压力。中国人寿在“可能面对的主要风险及应对举措”中提到,从长期看,“严监管”将进一步规范行业秩序,营造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从短期看,公司转型和防控风险压力有所加大。当前市场利率继续保持高位的情况下,面对金融市场的跨界竞争,储蓄型保险产品竞争力有所削弱。
明星产品由于占险企全年保费比例大,往往能反映出一家公司的产品策略。中国人寿、中国平安、新华保险3家险企披露的15款“保费收入前五产品”中,有8款为年金保险,有5款为两全保险,有1款重疾险,1款终身寿险。
保险方案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先生
女士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