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邦系高增长风光不再
2018年1月,安邦保险寿险原保费收入增速跌至-25.5%,安邦系旗下的安邦人寿和和谐健康原保费收入排名由2017年同期的第3位和第10位骤降至第25位和第45位。而2017年一季度,安邦人寿原保费收入增速曾高达699.67%。
1月,寿险公司原保费收入同比负增长26%,行业排名前7位的公司的市场份额提升5.65个百分点至72%,同比增加5.65个百分点,太保人寿重回行业第三把交椅。截至1月末,寿险公司累计原保费收入排名前3位的分别是中国人寿(1268.13亿元)、平安人寿(1152.22亿元)和太保人寿(501.94亿元),其中,太保人寿替代2017年同期的安邦人寿重回行业第三把交椅。
而排名第4至第10位的公司分别为人保寿险、太平人寿(排名较2017年同期上升1个位次)、泰康人寿、新华人寿(同比增速为9.95%,市占率由2017年同期的2.25%上升至3.33%)、生命人寿、华夏人寿和建信人寿(比2017年1月的排名上升12位)。期末共有86家寿险公司,较2017年同期增加8家(和泰人寿、华贵人寿、复兴联合健康险、信美人寿、爱心人寿、人保养老、三峡人寿和招商仁和)。
而最近几年叱咤风云的安邦系则跌落神坛,134号文拖累寿险公司原保费收入增速至-25.5%,凸显2017年1月原保费的高增长“成色不足”。就寿险公司原保费收入而言,安邦系旗下的安邦人寿和和谐健康2018年1月原保费收入排名由2017年同期的第3位和第10位骤降至第25位和第45位。
2017年一季度,安邦人寿原保费收入增速曾高达699.67%,而其保户储金及投资款新增缴费同比降幅则超过98%。2017年5月,安邦人寿被保监会点名,旗下“安邦长寿安享5号年金保险”产品设计偏离保险本源,通过生存金返还设计形式将消费者所交保费大量快速返还,把长期年金保险“长险短做”,实际做成两年期业务,规避中短存续期产品的有关监管规定,扰乱市场秩序。
由此,保监会要求自监管函下发之日起三个月内禁止新产品申报。2017年6月,安邦集团声明称:“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吴小晖因个人原因暂不能履职,已授权集团相关高管代为履行职务”。2018年2月,保监会公告接管安邦保险集团,安邦系一方面因自身虚假注资挑战监管底;另一方面大肆销售“明保险实理财”的万能险产品面临较大的现金流压力,风起清萍之末,自食其果终跌落神坛。
“开门红”年金产品销售难度增加拖累原保费增速,使得险企间的差异加速放大。“开门红”产品作为寿险公司营销推广中的一种特殊方式,专指采取各项措施以达到在阳历新年获得大额保费收入,为全年工作夺得好彩头的营销现象。“开门红”产品的销售在寿险公司中一直有着“一步先,步步先;开门红,月月红”的既定印象。2015年至2017年首月,人身保险公司合计实现原保费收入(包括寿险、健康险和意外险)分别为3114亿元、5397亿元和7517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0%、73%和40%,占当年全年人身险公司原保费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9.63%、24.88%和28.88%。
134号文明确规定:1.首次生存保险金给付应在保单生效满5年之后;2.每年给付或部分领取比例不得超过已交保险费的20%;3.保险公司不得以附加险形式设计万能型保险产品或投资连结型保险产品。
在监管的压力下,保险行业“开门红”产品形态出现较大的调整,主流险企通过分红型年金保险叠加万能险的“双主险”模式作为主流产品,并辅以终身寿险、重疾保险等产品同时销售,并有针对性地调整2018年开门红产品设计。然而,在监管新规下,由于前五年不得有现金流的返还,加之金融市场长短端利率整体上行且保监发[2017]283号文对银邮渠道的管控,过去“主险年金+附加万能账户”的快返年金模式遭遇强大的挑战。
寿险公司整体经营情况受制于134号文政策的限制,以安邦人寿(同比减少98.2%)为代表的部分资产驱动负债型险企原保费收入呈现坍塌式下跌。行业健康险去伪存真整体原保费收入降幅达到16.97%,主要系和谐健康和人保健康两家专业健康险公司原保费收入同比降幅达到99.89%和72.39%所致。
保险方案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先生
女士
获取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