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监会一年检查606家保险机构

今日,保监会官网披露的消息显示,2017年保监会全面落实“1+4”系列文件要求,坚决肃清项俊波流毒,恪守为民监管理念:全年共派出检查组585个,检查人员1813人次,对606家保险机构及中介机构开展专项检查和个案检查。
2018年四方面保护保险消费者
梁涛要求,2018年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要按照保监会“1+4”系列文件要求和2018年保险监管工作会议部署,坚持“保险业姓保、监管姓监”,打好治理损害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行为、防范声誉风险攻坚战:
一是要抓住关键,通过立规矩、严考核,强化保险公司维护消费者权益主体责任;
二是要聚焦服务,继续深化保险公司服务评价,深入开展保险小额理赔监测,加快推进保险服务标准化建设,督促保险公司切实提高和改进保险服务水平;
三是要精准发力,针对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典型问题和突出公司,组织开展“精准打击行动”;
四是要化解矛盾,继续推进投诉处理、纠纷调解、诉调对接、司法裁判等环节有机结合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防止发生重大群体性投诉事件和声誉风险;
五是要夯实基础,扎实做好保险实名登记、保险广告行为监管、《保险消费投诉管理办法》修订、保险销售行为可回溯制度落实、消费者教育和风险提示、保险业信用体系建设等各项基础性工作。
2017年投诉反映四大问题
一是互联网保险消费投诉大幅增长。
随着互联网等科技手段在保险行业深度应用,涉及互联网保险的消费投诉逐渐增多。2017年,中国保监会及各保监局共接收互联网保险投诉4303件,较去年同期增长63.05%。
销售平台方面,涉及非保险公司自营互联网销售平台的投诉3821件,占互联网保险消费投诉的88.80%,具体涉及127家各类网络销售平台,其中,携程网、支付宝、微信、淘宝等4家大型互联网平台的投诉占非保险公司自营平台投诉的47.87%。互联网保险消费投诉反映问题主要集中于销售告知不充分或有歧义、理赔条件不合理、拒赔理由不充分等。
二是财产险投诉主要集中在车险理赔。
2017年,中国保监会及各保监局共接收机动车辆保险投诉42068件,其中理赔投诉32044件,占财产险投诉总量的68.56%。主要反映车险定核损和核赔阶段的责任认定争议、理赔时效慢、理赔金额无法达成一致等问题。除机动车辆保险投诉之外,2017年非车保险消费投诉增长较快,如农业保险投诉802件,同比增长40.70%;信用保证保险272件,同比增长183.33%。

三是人身险销售纠纷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2017年,中国保监会及各保监局共接收人身险销售投诉21329件,占人身险投诉总量的46.00%,主要反映夸大保险责任或收益、隐瞒保险期限和不按期交费的后果、隐瞒解约损失和满期给付年限、虚假宣传等问题。人身险销售纠纷投诉中,涉及银邮兼业代理渠道9498件,占比44.59%,涉及营销员渠道8889件,占比41.68%。
四是消费者商旅相关保险投诉值得关注。
近年来,保险产品多样化发展,逐渐深入消费者的日常生活,与商旅相关的场景化产品投诉也随之增多。2017年全年,涉及网络购物、旅游相关的退货运费险、数码产品意外险、旅游险、航班延误险、酒店取消险等险种投诉共计1300件。商旅相关投诉主要反映夸大产品责任、夸大服务内容、责任免除事项显示不完全、不实宣传等问题。与出行相关的保险消费投诉呈现季节性和气候性特点。
保监会2017年加强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机制建设,起草保险实名登记制度,出台保险消费风险提示制度,发布保险领域违法失信相关责任主体联合惩戒合作备忘录,推出保险销售行为可回溯制度。
新品测评


保险方案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先生
女士
获取验证码
相关文章


